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時刻備戰極端天氣 全力以赴奪秋糧豐收

發布時間:2022-08-30 15:4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入夏以來,我國南方多個(ge) 省份出現持續高溫天氣。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評估,從(cong) 6月13日至今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紀錄以來最強。據水利部統計,7月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4.5成。秋糧豐(feng) 收保衛戰已經打響。

  “眼下旱情正緊,每天從(cong) 桃花河裏抽水用於(yu) 蔬菜基地灌溉,這一季收成總算保住了。”重慶市長壽區石堰鎮普子村蔬菜基地負責人戴茂德正在絲(si) 瓜地裏采摘,他開心地說,這絲(si) 瓜是他抽了30多天水換來的收獲,一天摘一次,每次都在幾百斤。

  往年全是靠天吃飯,而今即使幹旱,戴茂德也不會(hui) 再因沒水灌溉煩惱了,這都得益於(yu) 三峽後續項目龍溪河桃花溪水係連通工程的成功建成。7月以來,長壽區利用該工程,從(cong) 龍溪河向桃花溪調水4次,補水33天,共330萬(wan) 立方米,惠及桃花溪沿岸群眾(zhong) 42萬(wan) 人,覆蓋沿線農(nong) 作物1.2萬(wan) 畝(mu) 。

  時刻備戰極端天氣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zhuan) 門委員會(hui) 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近50年來,全球變暖正以過去2000年以來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高溫、幹旱等極端天氣更頻繁地出現在世界各地。中國也不例外,除了連發高溫預警,8月18日,中央氣象台還發布了今年首個(ge) 氣象幹旱預警。

  持續高溫帶來一係列不利影響,近期肆虐重慶的山火隻是其中之一。湖北省十堰市急救中心培訓科科長傅聖嵐走訪當地10多個(ge) 村莊後發現,目前農(nong) 村患病率最高的病種還是心腦血管疾病,而“天熱心梗腦梗會(hui) 加重,熱射病發病率也會(hui) 增高”。這對農(nong) 村有基礎性疾病的老人而言並非好消息。

  為(wei) 此,十堰市各村通過大喇叭進行廣播,提醒村民正午不要下地,做好防暑降溫措施等,“灑水車跑勤一些,村衛生室多配些藿香正氣水之類的防暑藥物。”傅聖嵐說,市裏還要求各級急救站加強急救保障,及時出診,全力救治。

  8月份以來,長江流域旱情快速發展。據介紹,四川、安徽等地,因旱臨(lin) 時飲水困難人口數量達78.8萬(wan) 人。近日,水利部派出4個(ge) 工作組赴湖北、湖南等地,通過開展摸底排查、做好應對準備、積極補水蓄水、因地製宜施策等措施,“千方百計保障農(nong) 村群眾(zhong) 飲水安全”。

  水利部提供的數據顯示,自8月16日以來,共計435處農(nong) 村供水工程得到補水,受益人口達1385萬(wan) 人,有效減輕了旱情影響。通過延伸管網及新開辟水源較好保障了12.6萬(wan) 人的供水需求、通過拉水送水為(wei) 53.3萬(wan) 人提供了飲用水、通過分時供水等措施基本滿足了12.9萬(wan) 人的飲水需求。

  水利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受旱地區要提醒村民強化節水意識,養(yang) 成節約用水習(xi) 慣,掌握節水方法,杜絕用水浪費,並關(guan) 注水利等部門發布的分時供水、送水信息,在有水時多儲(chu) 水。發現水管、閥門等漏水時,要及時報修或報告管水員。

  旱情疊加高溫熱害,同樣給秋糧生產(chan) 造成嚴(yan) 重威脅,農(nong) 業(ye) 抗旱減災形勢異常嚴(yan) 峻。據水利部統計,截至8月25日,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貴州、江蘇、陝西等10省(市)耕地受旱麵積達6632萬(wan) 畝(mu) ,主要受旱作物為(wei) 水稻和玉米。

  四川省簡陽市江源社區5組村民葉文忠家裏種有4.1畝(mu) 水稻,最近正為(wei) 秋種做準備,紅薯、大豆已經下種,油菜則因幹旱遲遲無法下種。葉文忠發現,今年5月地裏就有了幹旱的苗頭,“若一直得不到灌溉,每畝(mu) 水稻產(chan) 量預計將大幅減產(chan) 。”

  不過,談到是否對秋糧豐(feng) 收有信心時,葉文忠斬釘截鐵地表示了肯定。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采訪來自重慶、四川、湖北的村民時,也得到了類似的答案。

  秋糧豐(feng) 收的信心之源

  國家統計局根據10省(區)早稻實割實測抽樣調查結果推算,我國2022年早稻總產(chan) 量562.5億(yi) 斤,比2021年增加2.1億(yi) 斤,增長0.4%。早稻產(chan) 量增長隻是一個(ge) 方麵,真正讓村民對今年秋糧豐(feng) 收充滿信心的原因還在於(yu) 中央的高度重視,以及各地區的積極落實。

  8月26日,財政部緊急通過了中央預備費安排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水利救災資金100億(yi) 元, 支持各地做好抗旱救災、秋糧防災穩產(chan) 、保障群眾(zhong) 飲水安全等相關(guan) 工作。8月22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水利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文件,要求全力以赴打贏抗高溫熱害幹旱奪秋糧豐(feng) 收保衛戰。

  發揮農(nong) 業(ye) 12316熱線電話作用、分區分類抓好蔬菜生產(chan) 、強化高素質農(nong) 民培育抗旱保秋糧培訓……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作出係列部署,因災因地因作物精準指導服務,科學抗旱救災,並派出25個(ge) 包省包片聯係工作組和12個(ge) 科技小分隊分赴秋糧重點省和受高溫幹旱影響重點地區開展技術指導。

  7月1日至8月24日,簡陽市累計降水量較曆年同期偏少87%,“水渠放了幾次水,緩解了水稻缺水問題。”葉文忠告訴記者。據簡陽市水務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劉榮華介紹,為(wei) 全力保障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用水,簡陽市3個(ge) 中型提灌站全力投入抗旱,並對全市736座中小型提灌站7至8月的電費進行全額補貼。

  對於(yu) 受災嚴(yan) 重的地塊,簡陽市在申報農(nong) 保的基礎上,及時采取補育補栽措施,搶抓有利農(nong) 時播種(移栽)生長期短的秋紅苕等作物。截至目前,簡陽市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指導農(nong) 戶4200餘(yu) 人次,發放技術資料2萬(wan) 餘(yu) 份,提水849.6萬(wan) 立方米,提水灌溉麵積達13.197萬(wan) 畝(mu) ,並完成秋收7.07萬(wan) 畝(mu) 、補種0.1萬(wan) 畝(mu) 。

  麵對嚴(yan) 重旱情,自8月16日起,水利部實施“長江流域水庫群抗旱保供水聯合調度專(zhuan) 項行動”,指導各地利用專(zhuan) 項行動契機,全力做好抗旱保灌工作。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5省直接從(cong) 中受益,356處大中型灌區累計引水17.65億(yi) 立方米,灌溉農(nong) 田2856萬(wan) 畝(mu) 。5省還通過臨(lin) 時泵站抽水、打井等多種方式解決(jue) 了2000多萬(wan) 畝(mu) 農(nong) 田的灌溉用水需求。旱情發生以來,長江流域10省(市)已累計灌溉農(nong) 田2.7億(yi) 畝(mu) ,其中3500多處大中型灌區供水近270億(yi) 立方米,灌溉農(nong) 田達到1.7億(yi) 畝(mu) 。

  根據中央氣象台預報,8月24日起,黃淮、江淮、江漢等地高溫基本解除;26日起,四川盆地、江南的高溫範圍有所減小、強度減弱,部分地區解除,當前已進入華西秋雨集中期。不過,有專(zhuan) 家提出,要小心防汛等其他極端天氣。

  中國氣象局提醒,根據預測,華西地區前期持續高溫幹旱,受華西秋雨影響,可能出現旱後轉澇的情況。此外,今年北方秋汛預期較重,防汛形勢不容樂(le) 觀。距離秋糧陸續收獲還有不到一個(ge) 月的時間,目前是各糧食主產(chan) 區秋糧產(chan) 量形成的重要階段,防汛抗旱仍處於(yu) 關(guan) 鍵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婉 高蕾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