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祺:8000萬粉絲“跨文化”交流 共築網絡社會文明
中國青年網天津9月1日電(記者 劉尚君)在短視頻的窗口裏,一群在中國生活的外國青年去采訪、去體(ti) 驗、去記錄、去傳(chuan) 播,讓中國當代的發展成果、獨具特色的中華文化“借船出海”,在世界青年的眼中“火熱”起來,並在全網收獲8000萬(wan) 粉絲(si) 。
這,是種怎樣的體(ti) 驗?
@歪果仁研究協會(hui) 聯合創始人劉祺說:“我們(men) 改變能改變的,真的慢慢改變了很多人。”
@歪果仁研究協會(hui) 自2016年在北京創立以來,通過長期在網絡上發布短視頻、測評賬戶、直播帶貨等新媒體(ti) 形式,關(guan) 心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也幫助外國青年了解真實的中國文化生活,從(cong) 而成為(wei) 跨文化交流的橋梁。
劉祺表示,跨文化是@歪果仁研究協會(hui) 的內(nei) 容優(you) 勢,“我們(men) 對它更核心的理解是,打破過去因為(wei) 傳(chuan) 播不暢給國家帶來的刻板印象,破除信息繭房。比如,在前互聯網時代,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大多數是熊貓和中國功夫,中國人也在單一的視角中為(wei) 外國人下定義(yi) ,嚴(yan) 謹的德國人、浪漫的法國人等等……我們(men) 現在想做的是通過‘歪研會(hui) ’這個(ge) 賬號,用當代自媒體(ti) 的方式,去除對某一群體(ti) 的固化標簽。”
目前,超過5000個(ge) 視頻在@歪果仁研究協會(hui) 的海內(nei) 外平台矩陣上傳(chuan) 播,涵蓋街頭采訪、記錄片、vlog等多種形式,隨著團隊社交媒體(ti) 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平台對內(nei) 容的打造也從(cong) “有趣的生活化”向“時代的深度化”轉變。
劉祺介紹,如何在國際傳(chuan) 播中展現中國當代發展成果,是近兩(liang) 年@歪果仁研究協會(hui) 正在探索和創新的領域,“我們(men) 發現,中國當代發展成果在國際傳(chuan) 播比較‘冷’,不是概念的‘冷’,是傳(chuan) 播形式和內(nei) 容上的‘冷’。”
從(cong) 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從(cong) 脫貧攻堅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在@歪果仁研究協會(hui) 的內(nei) 容生產(chan) 端,團隊會(hui) 根據每一期的主題開展“頭腦風暴”,結合彈幕熱點、觀看數據尋找關(guan) 注度較高的話題,前期進行紮實的資料調研,後期堅持深入基層走訪拍攝,力求不斷拓寬視頻的製作形式與(yu) 傳(chuan) 播路徑,讓中國發展更立體(ti) 、更真實地被看見、被理解。
得益於(yu) 逐漸被打開的創作思路,劉祺和他的團隊挖掘到了許多新奇發現。
他們(men) 聚焦中國供應鏈出海,將中國許昌的假發村與(yu) 非洲連接在一起,“非洲85%的假發是從(cong) 中國進口,隻要帶假發的非洲人,一定有一頂是中國製造”;他們(men) 受到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啟發,自創自導記錄片《中國工廠》,駐紮在山東(dong) 的鋁製品廠,觀察記錄中國工廠的組織形式;他們(men) 與(yu) 新疆的百姓同吃同住,展現新疆普通牧民家庭的真實生活。4期視頻在海外平台的播放量超過200萬(wan) ,收獲了2萬(wan) 餘(yu) 名外國網友的評論,劉祺還記得,“有一個(ge) 英國小夥(huo) 看了視頻留言,他想放棄外賣員的工作去新疆放羊、種棉花。”
從(cong) 這些視頻中不難看出,在跨文化理念的推動下,劉祺和團隊站在“他視角”,把目光轉向外賣員、快遞小哥、出租車司機、街頭的小商小販、留學生等群體(ti) ,“他們(men) 在生活中廣泛存在,但我們(men) 很少在海外聽見他們(men) 的聲音,我們(men) 始終在做的,就是把他們(men) 的真實聲音補全,展示不同視角下不同人所關(guan) 切的問題,希望以此打破中國人在海外的刻板印象。”
劉祺表示,跨文化交流是當代青年開放迎接世界的重要方式。他借用“鏡中我”的社會(hui) 學概念加以闡釋,“人對於(yu) 自我的定位和認知,不是單純來自自我,而是來自外部環境的反饋,對外環境的定位是什麽(me) 樣的,鏡子中形成的自我就是什麽(me) 樣。跨文化交流過程中,本身就是找到鏡子中的中國是什麽(me) 樣的、外國是什麽(me) 樣的,通過外界的評價(jia) 和真實體(ti) 驗,打破中國人對世界的刻板印象,也打破世界對於(yu) 中國的刻板印象,在這樣一個(ge) 過程中,青年人不斷看到世界、平視世界,如此就形成了豐(feng) 富的青年群體(ti) 畫像。”
在網絡直播的浪潮中,@歪果仁研究協會(hui) 正在構建自己的MCN機構,旗下30餘(yu) 位在中國生活的外國友人利用形式新穎的鏡頭語言,持續推進跨文化的探索和研究。
劉祺表示,網絡社會(hui) 文明也是全球化的,未來,@歪果仁研究協會(hui) 將繼續在海內(nei) 外營造建設網絡文明的氛圍,推動中國形象的國際傳(chuan) 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