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丨讓人人共享健康生活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加快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人民健康狀況持續改善,健康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基層衛生院建得好不好,直接關(guan) 係到老百姓看病是否便捷可及。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的世業(ye) 鎮是探入長江中的“一座小島”。過去,全鎮約1.4萬(wan) 村民大病小病都指望著小小的“島上衛生院”。2014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世業(ye) 鎮衛生院了解農(nong) 村醫療衛生事業(ye) 發展和村民看病就醫情況,他詳細詢問了正在就診的村民魏定瑜的身體(ti) 情況。
江蘇省鎮江市丹徒區世業(ye) 鎮東(dong) 大壩村村民 魏定瑜:總書(shu) 記問我們(men) 看病方便不方便,價(jia) 格貴不貴,醫療條件好不好。
在世業(ye) 鎮衛生院,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醫療衛生資源下沉,推動城鄉(xiang) 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jia) 廉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jue) 好基層群眾(zhong) 看病難、看病貴問題。8年過去了,如今的世業(ye) 鎮衛生院與(yu) 鎮江市醫療集團聯合成立了心血管等6個(ge) 聯合門診,一年的門診量比2014年增加了40%,基層就診率達83%,實現了“小病不出島,大病有依靠”。
在我國,縣市級醫院是衛生事業(ye) 發展的基礎,縣級醫院更是農(nong) 村醫療衛生服務的核心,是城鄉(xiang) 醫療服務體(ti) 係中承上啟下的樞紐,縣級醫院能力建設一直是國家醫療改革的核心工作任務之一。在寧夏固原市西吉縣人民醫院胸痛中心,患者何正權通過綠色急救通道,在抵達醫院後一個(ge) 小時之內(nei) 就裝上了心髒支架。
患者 何正權:(大夫)及時地給我治療,做了支架手術,使我的病恢複了很好的健康。
寧夏固原市西吉縣人民醫院院長 梁誌高:以前像這樣的心梗、腦梗患者我們(men) 醫院沒有能力救治,現在我們(men) 醫院建成了胸痛、卒中、危重孕產(chan) 婦、危重新生兒(er) 、創傷(shang) 五大急救中心,近幾年開展新技術100多項。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推進縣級醫院的服務和管理能力建設,1000多家城市三級醫院與(yu) 縣級醫院結對幫扶,開展新技術、新項目達到15000多項,醫療服務能力大幅提升。全國50%的縣醫院已能夠開展顱腦腫瘤手術、頸椎手術、肺葉切除術和內(nei) 鏡治療技術等治療項目,縣域內(nei) 就診率達到95% 。
頭疼腦熱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縣市,大病重病不出省,為(wei) 了讓人民群眾(zhong) 就近看上病、看好病,我國正在持續推進優(you) 質醫療資源下沉。在河南、福建等患者流出多、優(you) 質醫療資源相對薄弱的20個(ge) 省份,我國已試點建設了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在全國第一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已經完全實現同上海總部醫院一體(ti) 化管理,針對當地疾病譜和患者需求,成立了包括由院士領銜的15個(ge) 工作室,團隊專(zhuan) 家輪流到廈門醫院工作,參與(yu) 門診、手術和疑難雜症的診治,這家醫院已經成為(wei) 東(dong) 南沿海疑難重症診療中心,有效地緩解了當地患者跨省就醫看病問題。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院副院長 張博恒: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是深入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布局,通過一係列創新製度安排,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治療下沉,使急危重症、疑難病症基本在省域內(nei) 就能得到解決(jue) ,讓百姓不出省就能看上病、看好病。
讓人民群眾(zhong) 看上病、看好病,還要看得起病。我國依托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台,每個(ge) 縣都實現了包括門診費用在內(nei) 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極大減輕百姓就醫負擔,每年基本醫保惠及近40億(yi) 人次。通過談判降價(jia) 和醫保報銷,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減負超過2400億(yi) 元。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已經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體(ti) 係,醫療服務總量居世界第一,人民健康水平總體(ti) 上優(you) 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中國特色醫療衛生製度框架基本建立,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打下堅實健康基石。
(總台央視記者 項飛 白央 楊陽 張萍 曉勤 靜英 凱俊 錢坤 佳樂(le) 張斌 丹楓 乃之 大為(wei) 鄭軼 廈門台 官宇 浙江台 長興(xing) 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