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明社會共建:使者亦行者 創新見初心——網絡文明社會共建論壇綜述
中國青年網天津9月1日電(記者 曾繁華)風雲(yun) 際會(hui) ,渤海之濱;網絡文明,共建為(wei) 民。
8月29日下午,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網絡文明社會(hui) 共建論壇在天津舉(ju) 辦。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共青團中央書(shu) 記處常務書(shu) 記、全國青聯主席汪鴻雁出席論壇並致辭。有關(guan) 政府主管部門、部分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和商業(ye) 網站平台負責同誌,以及正能量網絡名人、青年好網民代表等共同圍繞論壇主題“爭(zheng) 做網絡文明使者 共建網上精神家園”暢所欲言,為(wei) 匯聚社會(hui) 各方力量、共建共享網絡文明提供了許多真知灼見與(yu) 鮮活案例。
網絡文明為(wei) 人民
“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hui) 文明的重要內(nei) 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在2021年致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的賀信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發展和治理相統一、網上和網下相融合,廣泛匯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擔當責任,網絡平台、社會(hui) 組織、廣大網民等要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以時代新風塑造和淨化網絡空間,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寄語諄諄,滿是對各方共建網上精神家園、推動互聯網造福人民的殷切期望。
當日論壇上,盛榮華在致辭中指出,網絡文明作為(wei) 伴隨互聯網發展而產(chan) 生的新的文明形態,已經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興(xing) 領域和重要內(nei) 容。要強化思想引領,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統領網絡文明建設,用真理力量激發億(yi) 萬(wan) 網民團結奮進的澎湃動力,唱響共建網絡文明的時代強音。要堅持多元共建,廣泛調動主管部門、網絡社會(hui) 組織、媒體(ti) 網站、網信企業(ye) 和廣大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共建網絡文明的磅礴力量。要重視實踐養(yang) 成,開展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網絡文明建設新活動,發掘和創造一批富有魅力的網絡文明成果,打造共建網絡文明的響亮品牌。要積極主動作為(wei)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明蔚然成風,彰顯共建網絡文明的責任擔當。
網絡文明如此重要,也因其同時指向現實的文明與(yu) 美好——在互聯網時代,對青年而言,網絡文明更是蘊含著許多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汪鴻雁在致辭中指出,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hui) 文明的重要內(nei) 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也是為(wei) 黨(dang) 育人的重要載體(ti) 。要把握青年健康成長的內(nei) 在需要,把牢政治定位、履行政治功能,共建安全有序、向上向善、健康溫馨的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不斷夯實網絡文明建設的青少年群眾(zhong) 基礎。要貢獻網絡文明建設的青年力量,引導青年在網絡空間裏崇德向善、見賢思齊,自覺引領網絡風氣之先,發出“青年好聲音”,爭(zheng) 做“青年好網民”,為(wei) 網絡文明建設貢獻充盈的正能量。要匯聚共建網絡文明的廣泛合力,進一步完善協同聯動、多維一體(ti) 的工作格局,不斷提升青少年網絡引導的思想性精準性實效性,讓互聯網成為(wei) 青少年健康成長、創新創業(ye) 的熱土。
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青年,引導青年。據悉,中央網信辦、共青團中央聯合實施“爭(zheng) 做青年好網民”工程,並開展中國青年好網民優(you) 秀故事征集活動,目前已成功舉(ju) 辦五屆,累計征集全國各地兩(liang) 萬(wan) 餘(yu) 個(ge) 優(you) 秀故事,數千萬(wan) 網友對優(you) 秀故事點讚,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千行百業(ye) 齊聚力
積極創新、合力共建網絡文明的單位、組織還有很多。
“我們(men) 連續7年與(yu) 中央網信辦聯合舉(ju) 辦‘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zheng) 做中國好網民’主題活動,已經成為(wei) 工會(hui) 參與(yu) 網絡文明社會(hui) 共建的一張靚麗(li) 名片。”全國總工會(hui) 網絡工作部部長王嬌萍表示,互聯網已成為(wei) 工會(hui) 聯係職工、服務職工的重要平台。
全國婦聯也與(yu) 中央網信辦共同開設了“巾幗好網民”女性公開課,瀏覽量已超過5.9億(yi) 人次。全國婦聯宣傳(chuan) 部部長劉慶華介紹,在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的關(guan) 心指導下,全國婦聯做實工作,積極引領廣大婦女共建網絡文明的同心圓。
國鐵集團堅持每年和中央、地方網信部門聯手開展“發現最美鐵路”活動,傳(chuan) 遞網絡文明之美。國鐵集團黨(dang) 組宣傳(chuan) 部部長宋強太表示,集團每年還堅持發出總動員,激勵更多鐵路人和“鐵粉”創作展示網絡正能量評論、網絡感人故事、網絡理論微課和網絡文化作品,並構建了鐵路網絡傳(chuan) 播服務矩陣,回應關(guan) 切、匯聚民智、傳(chuan) 播文明,還推出電子客票等一係列便民利民措施,彰顯網絡文明之力。
億(yi) 萬(wan) 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不僅(jin) 因一項項別出心裁的活動、一次次呼喚創意的征集、一部部激蕩人心的作品而愈加豐(feng) 富多彩;另一方麵,更多元的形式也為(wei) 各單位組織創新落實好現實職能提供了抓手。
在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王秋蘋看來,“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因為(wei) 食品安全關(guan) 係著人民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關(guan) 注度非常高。網絡空間由此也滋生了不少失實信息和錯誤言論去博眼球、誤導人。市場監管總局在中央網信辦大力支持下,持續深入地開展網上食品“清朗”行動,以科普辟謠、曝光的組合拳,著力打造了“舌尖上的清朗晴空”。
互聯網時代,各部門、組織積極擁抱網絡,擘畫各自獨到履職藍圖的同時,又形成相互呼應共鳴之勢,呈現出覆蓋社會(hui) 生活方方麵麵、更好服務人民群眾(zhong) 的可喜態勢。
青春上善看青年
“在團中央書(shu) 記處領導下,《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始終堅持服務青年成長,倡導‘青春上善好活法’。”中國青年報社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編輯張坤介紹,近年來,中青報·中青網不斷探索全媒體(ti) 手段、途徑、方式的創新:上承“把青春華章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宣傳(chuan) 和互動引導活動,中青報、中青網部門聯動,推出了“青年大學習(xi) ·大思政課”“習(xi) 近平與(yu) 大學生朋友們(men) ”等融媒體(ti) 策劃;中青網“文脈頌中華·非遺傳(chuan) 承新生代”主題傳(chuan) 播活動,在網絡空間點燃了青少年文化傳(chuan) 承的新火炬。今年,中青報正在進行新一輪可視化改革,並牽頭發起了“青年文化大數據基地”建設,更通過“青春元宇宙之家”這樣的新文化業(ye) 態講好青年故事……種種努力與(yu) 探索,都是為(wei) 了更好地引導青少年在新時代知行合一、建功立業(ye) 。
“微博樂(le) 見主流聲音、主流賬號建立起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微博運營高級副總裁曹增輝表示,希望以“微博”之力,為(wei) 青年學習(xi) 、發聲提供有公信力、有影響力、有趣味的社交平台。他表示,希望以後能在平台培養(yang) 出更多具有榜樣作用的大V。
“我們(men) 可以把大V的流量積澱到具體(ti) 目標上,比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網絡正能量人士代表、時政評論員雷希穎表示,互聯網為(wei) 年輕人發揮聰明才智、貢獻社會(hui) 提供了平台。他曾帶領團隊積極推動地方傳(chuan) 統文化擁抱網絡,把福建本土儒家文化代表朱熹打造成一個(ge) 卡通IP,並通過這個(ge) 卡通IP來講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正是“大話熹遊文化IP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的由來。“現在這個(ge) 形象已經成為(wei) 福建省南平市的城市文化IP,並且已經開始成為(wei) 南平市綠色數字經濟發展的示範性模板。”
互聯網之於(yu) 青年人,不僅(jin) 是精神家園,還給一批內(nei) 容創新的“有才青年”提供了展示平台和機會(hui) 。他們(men) 中有的人用最燃的情詮釋“今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的錚錚誓言;有的人在田園牧歌的鏡頭下,傳(chuan) 承熠熠生輝的民族文化;有的人指尖飛舞,傳(chuan) 遞愛國熱血;有的人借國風韻律,譜寫(xie) 青春態度;有的人還原悠久曆史,致敬浴血英雄……這群有良知、有才華的青年不僅(jin) 僅(jin) 得益於(yu) 互聯網之便,更以各自的方式去正本清源、傳(chuan) 遞文明火炬,反哺與(yu) 守護著互聯網“精神家園”。
“在我們(men) 大學生群體(ti) 中也湧現了很多的優(you) 質網絡博主。” 青年好網民代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獻詞領誦員趙建銘說,“他們(men) 創作了很多有深度、有意義(yi) 的視頻或者博文,把自己的個(ge) 人經曆、興(xing) 趣特長,或者是專(zhuan) 業(ye) 知識做了很正向的分享和輸出。我覺得這就是當下網絡世界所需要的,也是價(jia) 值觀正在形成時期的青年朋友們(men) 所需要的。”
當日論壇上,雷希穎等20位青年好網民獲頒“青年網絡文明使者”證書(shu) 。這些“使者”亦是努力創新、守護網絡“精神家園”清朗的“行者”。像他們(men) 一樣優(you) 秀的青年好網民還有很多,他們(men) 就在你我身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