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網絡中國節·中秋】月滿中秋④:中秋節詩詞(下)

發布時間:2022-09-13 16:11:00來源: 光明網

  講述人:王傑,中共中央黨(dang) 校哲學部教授

  追溯曆史長河,仍不乏文人騷客乘興(xing) 創作,我們(men) 也得以追隨這些詩詞,透過朝代更迭一窺中秋演化的曆程。

  一剪梅·中秋無月

  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cong) ,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yun) 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杯且從(cong) 容,歌且從(cong) 容。

  這個(ge) 中秋,辛棄疾感慨:中秋無月遺憾,人生壯誌難酬心傷(shang) 。辛棄疾自投南宋以來,從(cong) 未獲得朝廷信任重用,相反屢遭權奸彈劾,一貶再貶,直至削職閑居,無法實現自己的報國理想。

  辛棄疾借此中秋無月之時,將自己那種欲“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的怨恨,那種報國無門、濟世無望、壯誌難酬的悲憤全都傾(qing) 注於(yu) 問“月”之中,連帶著中秋之月,也帶著神傷(shang) 之感。同為(wei) 中秋,對辛棄疾來說,是“滿堂唯有燭花紅,杯且從(cong) 容,歌且從(cong) 容”的曠達自嘲,也是“老來情味減,對別酒,怯流年。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的百感交集。

  到了現代,我們(men) 對中秋的歌頌情結一直延續著,例如:

  五律·喜聞捷報

  毛澤東(dong)

  秋風度河上,大野入蒼穹。

  佳令隨人至,明月傍雲(yun) 生。

  故裏鴻音絕,妻兒(er) 信未通。

  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

  這是一九四七年中秋毛澤東(dong) 在京杭大運河散步,聞西北野戰軍(jun) 收複蟠龍所作,其意為(wei) :“秋風瑟瑟,輕輕從(cong) 河麵上吹過,目之所及的無邊原野漸漸與(yu) 天地融為(wei) 一體(ti) 。中秋佳節隨著前方歸來的人一起到來,夜空中明月傍著如霞似錦的晚雲(yun) ,脫穎而出。家裏的音信已經徹底斷絕了,妻子兒(er) 女的書(shu) 信也無法收到。廣大人民都翹首以盼,渴望聽到勝利佳音,邊城奏響凱歌之日,正是人民額手相慶之時。”

  中秋佳節總體(ti) 仍是喜悅團圓的節日,中秋節寄托了中國人太多信仰與(yu) 情感,這種對待家庭、親(qin) 人、對故鄉(xiang) 和祖國深厚且由來已久的獨特的民族情感,值得我們(men) 好好傳(chuan) 承下去。

  製作:李方舟 張悅鑫

  校對:陳逸蕙(實習(xi)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