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好時節丨中秋
“隔千裏兮共明月”
“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今天是農(nong) 曆八月十五
又是一年中秋佳節至
《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八月軸》(局部)清 佚名
八百多年前的中秋之夜
愛國詞人辛棄疾對著朗朗明月
吟出“乘風好去,長空萬(wan) 裏,直下看山河”
在想象中乘風直上
翱翔萬(wan) 裏長空
俯瞰祖國大好山河
央視新聞《人間好時節》
複原古詩、古畫裏的中秋
穿越時空
賞詩人與(yu) 畫家筆下的明月
領略山河之美
中秋小知識
中秋節由傳(chuan) 統的“秋分祭月”而來。現存文字記載中,“中秋”一詞最早見於(yu) 《周禮》,先秦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拜月”等活動。唐代中秋賞月風俗極盛,《唐書(shu) 》中有“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記載,詩詞中多名篇佳句。北宋時期,正式定陰曆八月十五為(wei) 中秋節。
節日習(xi) 俗
賞月、追月:唐朝時期,中秋賞月頗為(wei) 盛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追月”即是過了農(nong) 曆八月十五,興(xing) 猶未盡,繼續賞月。
吃月餅:吃月餅是我國中秋習(xi) 俗。《西湖遊覽誌餘(yu) 》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
賞桂花、飲桂花酒:中秋時,人們(men) 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製成的各種糕點、糖果,飲桂花酒等。
燃燈、看花燈:中秋之夜,江南一帶有製燈船、看花燈的節俗。
今夜,品詩賞月人團圓
本期福利:《人間好時節丨中秋》手機壁紙,長按即可保存~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閆博
製片人丨王薇 楊秀紅 申珅
主編丨李瑛
策劃丨陳寧澤一
編輯丨樊嘉晨 劉天哲 王映涵
承製丨新聞包裝工作室
技術監製丨李宏海
項目製作負責丨吳浩 劉強
項目設計及AR製作丨吳崢 李華 邢禕
音樂(le) 配樂(le) 丨王璿
書(shu) 法文字丨董倚橋 王金陽
手繪及場景動畫合成製作丨侯曉磊 段晨陽 高晨凱 張磊 郭帥 齊文 謝依原
AR技術丨馬亮 王奕涵
視覺設計丨汪澤源 李靈睿
撰稿丨郭林麗(li)
專(zhuan) 家顧問丨丁樂(le)
[ 責編:楊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