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亞洲視聽技術應用論壇在2022年服貿會期間舉行

發布時間:2022-09-13 16:50:00來源: 光明網

  9月5日,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hui) ——亞(ya) 洲視聽技術應用論壇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首鋼園區舉(ju) 辦,該論壇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辦,中廣電國際網絡有限公司、首都會(hui) 展(集團)有限公司、京東(dong) 集團、光明網聯合承辦。

  來自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中國廣播電視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數字電視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等部門及企業(ye) 的70餘(yu) 名代表出席參會(hui) ,吉爾吉斯斯坦隆電視台、新加坡英富曼公司、蒙古國新桑斯爾有限電視等國外機構代表通過視頻參會(hui) 。

  國家廣電總局國際合作司二級巡視員常進,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孔建華分別為(wei) 論壇致辭。

  常進表示,新一輪技術革命帶來媒介環境和傳(chuan) 播格局的深刻變化,給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國際傳(chuan) 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要貫徹習(xi) 總書(shu) 記指示,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提高我國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響力和規則製定能力。聚焦促進新發展,推動媒體(ti) 產(chan) 業(ye) 和數字經濟建設,加強視聽技術研發和新技術應用領域國際交流與(yu) 合作,為(wei) 發展中國家媒體(ti) 能力建設提供技術、人才等方麵支持,為(wei) 中外媒體(ti) 產(chan) 業(ye) 和數字經濟的創新性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孔建華表示,近年來,亞(ya) 洲視聽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特別是我國地麵國標演進係統(DTMB-A)、廣電5G+4K/8K+AI等一係列技術的應用,為(wei)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廣播電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數字改變生活,高品質的廣播內(nei) 容,離不開高科技的傳(chuan) 播技術,讓我們(men) 攜起手來,用中國廣電技術的提升,為(wei) “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中國聲音”賦能。

  中國廣播電視國際經濟技術合作總公司副總經理何東(dong) 波從(cong) BIRTV的角度,分享了對廣播電視技術和品牌的觀察與(yu) 體(ti) 會(hui) 。

  數字電視國家工程實驗室(北京)主任宋健指出,中國地麵數字電視標準已成功推廣至老撾、柬埔寨等14個(ge) 國家及地區,開創了我國廣播電視“標準上有輸出、傳(chuan) 播上有突破、合作上有朋友、文化上有影響、產(chan) 業(ye) 上有帶動、發展上可持續”的成功模式。

  吉爾吉斯斯坦德隆電視台創始人、原董事長張素蘭(lan) 講述開拓海外有線電視頻道的經曆,分享了IPTV在中亞(ya) 的實踐與(yu) 經驗。

  國家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所所長朱新梅從(cong) 我國視聽節目國際貿易與(yu) 國際傳(chuan) 播政策與(yu) 實踐入手,闡釋了我國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的戰略傳(chuan) 播體(ti) 係內(nei) 容。

  北京數碼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350公裏時速的高鐵列車上,依托5G技術打造的超高清直播演播室,5G超高清移動演播室,將5G信號、超高清視頻的編解碼技術以及高鐵——三大中國名片合而為(wei) 一,實現拍攝內(nei) 容的實時采集、隨時傳(chuan) 輸以及任意調度,極大地提升了節目拍攝的自由度。

  獵豹項目負責人,總台技術局特種設備科負責人趙偉(wei) 分享4K超高速軌道攝像機係統研製和使用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其核心設備、材料均實現全國產(chan) 化、本土化,打破了冬奧特種設備國外技術公司一統天下的局麵。

  中國與(yu) 蒙古國聯合成立“新桑斯爾”公司,共同推進桑斯爾有線網絡改造升級,創造了新的廣電合作模式,中國高清電視技術給蒙古受眾(zhong) 帶來的新改變,為(wei) 蒙古國受眾(zhong) 帶去了生動精彩的高清視聽服務,蒙古國新桑斯爾公司副總經理恩·寶力德巴特爾激動地說。

  四川九州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彩霞,從(cong) 終端出發,解讀了超高清+AI智能終端應用。

  來自英富曼公司的新加坡國際廣播電視展ATxSG Event/BCA(BroadcastAsia)項目總監許誌程對東(dong) 南亞(ya) 電視和在線視頻市場趨勢進行了分析講解。  廣西華麗(li) 播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分享了AI人工智能小語種譯配技術在提升文化傳(chuan) 播能力方麵的作用。

  本次論壇圍繞“分享視聽技術應用新成果,搭建海外視聽合作新平台”發布相關(guan) 研究成果,以此次論壇為(wei) 基礎,各方將加強合作,在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下,共同應對全球視聽產(chan) 業(ye) 發展帶來新機遇和挑戰,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視聽產(chan) 品、網絡基礎的迭代升級,加快我國視聽技術、產(chan) 品、服務走出去,為(wei) 亞(ya) 洲受眾(zhong) 提供中國標準、中國方案,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光明網記者 孔繁鑫)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