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雪域生命的自然之美——評舞劇《大河之源》
作者:趙雅嬌(媒體(ti) 人)
近日,由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出品、青海省演藝集團創排的大型原創生態舞劇《大河之源》在北京上演,為(wei) 首都觀眾(zhong) 帶來雪域高原的淳樸氣息與(yu) 獨特風情,也讓久居城市的人們(men) 去尋找關(guan) 於(yu) 遠方的奧秘,發現萬(wan) 物與(yu) 自我的關(guan) 聯。
《大河之源》完整講述了一個(ge) 關(guan) 於(yu) 守護的故事。在青海省三江源保護區,來自沿海地區的青年遊客“我”結識了當地巡山隊長紮西和他的夥(huo) 伴們(men) ,還有他的女兒(er) 卓瑪。高原發生嚴(yan) 重的盜獵,紮西踏上追剿盜獵者的征途,卻不幸犧牲。他的精神激勵著當地人,也感染“我”加入保護三江源的行列。
不過,這並不是舞劇所講述的全部。舞劇開始,一隻由女舞者扮演的雪豹率先登場,巍巍高山上,汩汩清泉邊,皎皎月光下,雪豹自由舒展著身體(ti) ,釋放著無盡的生命力。當動物屍體(ti) 頻頻出現,一部分人類已然變成了屠殺者。隻有當巡山隊長紮西出現時,雪豹才會(hui) 展現出它溫馴可愛的一麵。雪豹與(yu) 紮西的兩(liang) 段共舞富有極強的表現力,一段是一人一豹互相靠近,一段是雪豹在紮西懷中掙紮而亡。在紮西的葬禮上,雪豹主動前來,至此,雪豹已不是開場時的無情動物,它開始對保護它的人類有了感念之心。
與(yu) 雪豹的轉變相呼應,“我”也經曆了轉變的過程。“我”的出場頗為(wei) 驚豔,炫酷的摩托,時尚的裝扮,再配上電音和現代舞步。這傳(chuan) 遞出一種信息:看到什麽(me) 都想舉(ju) 起相機拍一拍的“我”隻是一個(ge) 闖入這裏的遊客,是一個(ge) 旁觀者。但隨著對這片土地的了解,“我”發現了河源之地的遠古舞蹈,深入了紮西卓瑪父女的生活,“我”已經由旁觀者變成了親(qin) 曆者。尤其是感受到紮西們(men) 為(wei) 了保護動物奮不顧身,“我”被這種精神感染,由親(qin) 曆者成長為(wei) 實踐者,成為(wei) 真正的“護源人”。
人物故事是舞劇的主線,但人卻並非整部劇的核心。正如雪豹與(yu) “我”的轉變,表麵上看是聚合在巡山人紮西的身上,更深層次的原因則在於(yu) “大河之源”的力量。
雪豹比人類更早出現在這片土地上,在動物群舞中,雪豹處於(yu) 核心位置,有萬(wan) 物之靈的含義(yi) 。人類最初的出現並未打破當地的生態平衡,盜獵者才是罪魁禍首。盜獵者的背後是利益,而巡山人的內(nei) 心則是對自然的敬畏和對萬(wan) 物的守護。雪豹與(yu) 巡山人的親(qin) 近,是自然萬(wan) 物間本能的反應,更是大河之源的本真意味。
“我”來自城市,最初以遊客心態闖入這裏,覺得一切都新鮮而有趣。當地舞蹈讓“我”想起人類文明初期的彩陶紋飾,背星辰水的少女和卓瑪讓“我”感受到當地人的美好純真。帶著這種感情,我與(yu) 卓瑪順流而下,見風吹稻花,見濁浪奔湧,見河床龜裂,見百川歸海,對河源有了更深的認識。在途中,“我”得知紮西的噩耗,重回河源,看到無數巡山人不畏艱險與(yu) 犧牲,用生命守護萬(wan) 物,更感受到這片土地的意義(yi) 非凡。
這片土地,萬(wan) 物有靈。舞劇不僅(jin) 塑造了雪豹,更讓無數雪域動物出現在舞台上:犛牛敦厚剽悍,款款漫步;山鷹飄逸而不失強勁,展翅翱翔;剛出生的小羚羊學習(xi) 站立,一次次摔倒又站起;還有鹿、狼、熊、兔,都自由生長在這片土地上。舞蹈演員舞步並不整齊,卻擬態逼真,呈現雪域之美。
除了這些有生命的動物,舞劇更賦予“河源”以形象,與(yu) 舞者表現水流時或翻湧或奔騰或沉靜或鋪展不同,“河源”隻是保持著不斷旋轉的姿態,舞者的裙擺轉出優(you) 美的弧度,手中的寬幅長絹鋪展出靈動的形態,在舞台的深處盡顯悠然,卻又傳(chuan) 遞出生生不息的力量。正是這樣無言的河源,孕甘泉以滋天下,峙高原以領八方,流淌出生命之水,哺育著世間萬(wan) 物,也因此顯示出其不可替代的價(jia) 值。由此,本劇想要表達的“敬畏自然、敬畏生靈、敬畏生命與(yu) 真情,呼喚人類與(yu) 自然、與(yu) 山水、與(yu) 動植物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體(ti) ’和‘生靈共命運’”的創作主旨便呼之欲出。
雪豹與(yu) 卓瑪,是整部舞劇中最出彩的形象。扮演雪豹的舞者幾乎全程匍匐前行,又需表現威猛、孤絕、可人、掙紮等多種狀態,以絕佳的肢體(ti) 控製力與(yu) 表現力完美詮釋了雪豹的形象。扮演卓瑪的舞者用舞步與(yu) 動作表現卓瑪的清純、善良,見到父親(qin) 紮西時的小兒(er) 女情態,收集星辰水時的婉轉柔美,追尋河流脈絡時的心隨境轉,聽聞父親(qin) 離世時的肝腸寸斷。兩(liang) 個(ge) 形象共同展現了雪域生命的自然之美和內(nei) 在力量。
整部舞劇在表現性和抒情性的基礎上充分融合了敘事性,使三者和諧統一。在保留舞劇精髓的同時,利用戲中戲、“蒙太奇”、時空穿越等結構和形式,將史前文明、遊牧文明、生態文明與(yu) 現代文明熔於(yu) 一爐,為(wei) 觀眾(zhong) 展示出一個(ge) 別開生麵的藝術世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