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元首外交 | 共同譜寫中烏全麵戰略夥伴關係新篇章

發布時間:2022-09-15 16:00:00來源: 新華社

  新華社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撒馬爾罕9月14日電2016年訪問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時,習(xi) 近平主席在當地媒體(ti) 發表的署名文章中曾引用兩(liang) 句話:《論語》中的“與(yu) 朋友交,言而有信”和烏(wu) 茲(zi) 別克斯坦諺語“隻有結滿果實的大樹才會(hui) 引人注意”。這兩(liang) 句話,正是中烏(wu) 兩(liang) 國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生動寫(xie) 照。

  在中烏(wu) 建交30周年、《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簽署20周年之際,習(xi) 近平主席將再次訪問烏(wu) 茲(zi) 別克斯坦,並出席在撒馬爾罕舉(ju) 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hui) 第二十二次會(hui) 議。古城撒馬爾罕以嶄新麵貌敞開懷抱,翹首期待中國貴賓的到來。

元首外交 | 共同譜寫(xie) 中烏(wu) 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新篇章

  元首外交把舵領航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地處中亞(ya) ,是古絲(si) 綢之路上的重要國度,也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國家。中烏(wu) 建交30年來,雙方堅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互利共贏,不斷深化政治互信,推進互利合作,兩(liang) 國關(guan) 係不斷邁上新台階。

  元首外交戰略引領,為(wei) 雙邊關(guan) 係發展把舵領航。習(xi) 近平主席2013年和2016年兩(liang) 次訪問烏(wu) 茲(zi) 別克斯坦。2016年,中烏(wu) 關(guan) 係提升為(wei) 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自2016年上任以來數次訪華、參加國際會(hui) 議,將發展烏(wu) 中友好關(guan) 係視為(wei) 外交領域重要事項之一。2022年2月,米爾濟約耶夫總統赴華出席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和其他相關(guan) 活動,中烏(wu) 兄弟情誼再次得到有力印證。

  當前,中烏(wu) 關(guan) 係正處於(yu) 曆史最好時期。兩(liang) 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保持著密切協作: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觀,深化中烏(wu) 執法安全合作,嚴(yan) 厲打擊“三股勢力”和販毒等跨國有組織犯罪,共同營造地區和平發展的安全環境;深化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亞(ya) 信等多邊舞台上的協調與(yu) 配合,及時就全球經濟治理、能源安全、水資源等全球性問題和阿富汗、西亞(ya) 北非局勢等地區和熱點問題交換意見,共同維護好兩(liang) 國戰略利益。正如米爾濟約耶夫總統所說,“烏(wu) 中兩(liang) 國有著兄弟般的深厚互信”。

  2022年1月2日,習(xi) 近平主席同米爾濟約耶夫總統互致賀電,雙方高度評價(jia) 中烏(wu) 關(guan) 係在各領域取得的成就,相約以建交30周年為(wei) 契機,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共同譜寫(xie) 中烏(wu) 全麵戰略夥(huo) 伴關(guan) 係曆史新篇章。

  務實合作廣惠民生

  “我見證了‘一帶一路’合作如何為(wei) 本地物資運輸和人員流動提速。”現年70歲的圖蘭(lan) 拜·庫爾班諾夫說。通過“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老人從(cong) 居住地首都塔什幹回家鄉(xiang) 安集延的時間,從(cong) 一天縮短到僅(jin) 6個(ge) 小時。

  2016年6月,正在烏(wu) 茲(zi) 別克斯坦訪問的習(xi) 近平主席出席“安格連-帕普”鐵路隧道通車視頻連線活動。這條由中國企業(ye) 承建的“中亞(ya) 第一長隧”自開通以來,為(wei) 當地民眾(zhong) 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便利,成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的標誌性工程。

  古老的絲(si) 綢之路,見證著烏(wu) 茲(zi) 別克斯坦與(yu) 中國源遠流長的交集。蓬勃的“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兩(liang) 國合作之路越走越寬,將兩(liang) 國人民的友誼之手越拉越緊。

  中國-中亞(ya) 天然氣管道西起土庫曼斯坦和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邊境,穿過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等國,全長近1萬(wan) 公裏,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是管道主要氣源之一。中國-中亞(ya) 天然氣管道首站副站長拉斐爾·坎索洛夫說,得益於(yu) 兩(liang) 國人員“全方位緊密合作”,項目給當地創造了大量就業(ye) ,提升了基建水平,造福當地民眾(zhong) 。

  中烏(wu) 還合作推動了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最大的聚氯乙烯生產(chan) 項目。納沃伊氮肥公司聚氯乙烯生產(chan) 綜合體(ti) 副總經理卡莫利丁·阿薩多夫說,項目投產(chan) 後改變了烏(wu) 國內(nei) 聚氯乙烯對進口的依賴,中方還幫助烏(wu) 方培養(yang) 了專(zhuan) 業(ye) 人才。

  2016年起,中國連年成為(wei) 烏(wu) 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國,在烏(wu) 中國企業(ye) 超過2000家。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雙方在經貿、投資、能源、交通、農(nong) 業(ye) 等領域均展開緊密合作,形成了鵬盛工業(ye) 園、安集延產(chan) 業(ye) 園、華新吉紮克水泥廠等一批標誌性項目。

  加快推進中吉烏(wu) 鐵路建設、恢複和增加兩(liang) 國直航航班,共同努力提升跨境公路、鐵路和國際多式聯運運力……隨著雙方加快“一帶一路”倡議同“新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戰略對接合作,兩(liang) 國合作的前景將更加廣闊。

  人文交流潤澤民心

  2013年9月,習(xi) 近平主席訪問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期間,當地珍藏的有關(guan) 古絲(si) 綢之路的兩(liang) 幅圖引起了中國最高領導人的注意。

  一幅古絲(si) 綢之路地圖收藏在帖木兒(er) 家族曆史博物館。習(xi) 近平主席當時指著地圖右邊的一處地方說,那裏是西安,絲(si) 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我的故鄉(xiang) 。

  另一幅古絲(si) 綢之路路線圖收藏於(yu) 兀魯伯紀念館。習(xi) 近平主席聽講解員講述中國漢代張騫出使西域、輾轉來到費爾幹納(今烏(wu) 茲(zi) 別克斯坦境內(nei) )的曆史後說,歡迎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朋友去中國、去西安。

  如今擔任帖木兒(er) 家族曆史博物館副館長的蘇拉約·烏(wu) 利婭巴耶娃,對當年習(xi) 近平主席的到訪記憶猶新:“習(xi) 近平主席不僅(jin) 非常了解本國的曆史,還非常了解世界各國人民的曆史,對此充滿濃厚興(xing) 趣。”她說,習(xi) 近平主席再次訪問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是一件大事,一定會(hui) “進一步加強兩(liang) 國人民之間的文化聯係”。

  時空宏闊,情誼雋永。日益豐(feng) 富的人文交流架設起連通兩(liang) 國人民心靈的友誼之橋。近年來,中烏(wu) 聯合修複希瓦古城曆史文化遺跡順利完成並移交烏(wu) 方,雙方還聯合發掘明鐵佩古城遺址。中國科學院中亞(ya) 藥物研發中心和全球蔥園塔什幹中心相繼投入運營,成為(wei) 中烏(wu) 醫藥、植物學合作研究的重要載體(ti) 。

  撒馬爾罕孔子學院教師阿卜杜拉蘇爾·圖赫塔米舍夫說,習(xi) 近平主席再次來訪將在這座古老城市的曆史上書(shu) 寫(xie) 具有特殊意義(yi) 的一筆。

  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烏(wu) 兩(liang) 國守望相助。從(cong) 疫情困難時期的互相緊急馳援,到中國派出赴烏(wu) 聯合醫療工作組;從(cong) 兩(liang) 國加強新冠疫苗和藥物合作,到中方在烏(wu) 建立中亞(ya) 地區首家疫苗生產(chan) 中心……中烏(wu) 雙方不斷用實際行動詮釋“真朋友”的含義(yi) 。

  新冠疫情暴發後,烏(wu) 茲(zi) 別克斯坦青年穆羅江·肯傑柏耶夫自費購買(mai) 了近三萬(wan) 枚口罩,兩(liang) 次從(cong) 家鄉(xiang) “逆行”回到中國支援母校廣東(dong) 外語外貿大學的師生們(men) 。此後,肯傑柏耶夫又自告奮勇為(wei) 中國赴烏(wu) 醫療工作組擔任翻譯,陪同中國專(zhuan) 家赴撒馬爾罕等地交流防疫經驗。他說,攜手抗疫加深了兩(liang) 國公共衛生合作,“兩(liang) 國人民也將更堅定地站在一起”。

  當前,中烏(wu) 兩(liang) 國均處於(yu) 各自發展的重要階段。在兩(liang) 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在兩(liang) 國政府和人民的積極支持和共同參與(yu) 下,雙方將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推動雙邊關(guan) 係和各領域合作不斷邁上新台階,續寫(xie) 下一個(ge) 30年的輝煌篇章。

  -END-

  策劃:倪四義(yi) 範偉(wei) 國 班瑋 李忠發

  監製:李拯宇

  統籌:閆珺岩 王豐(feng) 豐(feng) 劉愷

  記者:孫浩 蔡國棟 孟菁 黃河 白雪騏 李濤 石昊

  視頻:蔡國棟 孟菁 白雪騏 丁海濤 卡利然·奧斯帕諾夫

  編輯:王申 王豐(feng) 豐(feng) 韓梁 陳杉 王雅晨 馬驍

  剪輯:王玉玨

  製圖:魯豫

  新華社國際部製作

  新華社國際傳(chuan) 播融合平台出品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