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話銀杏
金秋話銀杏
陳 亞(ya)
銀杏之美,美在姿態、美在氣質,它既有夏季吐綠的蓬勃生機,也有秋季搖曳的金黃璀璨。自古以來,銀杏就有很高的觀賞價(jia) 值。西漢時期《上林賦》中“沙棠櫟櫧,華楓枰櫨”的枰即為(wei) 銀杏,司馬相如形容其“誇條直暢,實葉葰楙”。宋代蘇軾也曾寫(xie) 道:“四壁峰山,滿目清秀如畫。”不僅(jin) 如此,中國古代經典的造園著作、明代《長物誌》中提到“銀杏株葉扶疏,新綠時最可愛”。郭沫若先生曾言“亭亭最是公孫樹,挺立乾坤億(yi) 萬(wan) 年”,並把它稱作“東(dong) 方的聖者”“中國人文的有生命的紀念塔”。可見,銀杏為(wei) 世人呈現的不僅(jin) 是視覺之美,更是根植於(yu) 人內(nei) 心的精神象征。
銀杏作為(wei) 中國的特有樹種,不獨為(wei) 中國人所喜愛,也在曆史長河中被引進到歐美以及日本、朝鮮等地,並作為(wei) 綠化樹種廣泛使用,受到世界人民歡迎。銀杏東(dong) 渡日本約在7世紀至8世紀中葉,在那裏,銀杏也被稱作“希望的使者”,深受日本人民喜愛。英國的皇家植物園邱園和荷蘭(lan) 的烏(wu) 得勒支植物園均栽植銀杏。在美國,從(cong) 華盛頓、肯塔基州開始,銀杏如今已遍及紐約州、加利福尼亞(ya) 州等20餘(yu) 個(ge) 州。
據《中國樹木誌》記載,銀杏生於(yu) 古生代。它以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在地球上存活至今,在提高空氣質量、涵養(yang) 水源、抗輻射等方麵發揮著作用,具有較高的綜合生態係統服務價(jia) 值。銀杏具有很強的生態適應性,它的根係相當發達,分布較深,且固土能力強,具有耐旱瘠薄的特性;銀杏病蟲害較少,壽命長,是效果良好的綠化樹種。此外,它抗汙染和抗輻射的能力較強,在日本廣島、長崎遭受原子彈的破壞之後,它作為(wei) 最早生發出來的植物,以其旺盛活力喚醒了這片受創的土地。目前,銀杏作為(wei) 增強碳匯能力的優(you) 良樹種,在固碳釋氧、降低碳排放方麵具有顯著作用。
銀杏還有良好的經濟價(jia) 值。除了對銀杏葉、果等的藥用價(jia) 值開發,銀杏木材也因質地好、紋理直,素來有“銀香木”的美稱。此外,通過銀杏與(yu) 其他農(nong) 作物之間的互補互作,開發銀杏與(yu) 其他作物的混合栽培模式,還可以充分發揮銀杏在生態經濟方麵的價(jia) 值。
縱觀銀杏的發展,它既為(wei) 世人展現了獨特的美學價(jia) 值,也蘊含著長壽的基因密碼,發揮著自身的藥用價(jia) 值,助力人類健康事業(ye) 的發展,還為(wei) 改善環境貢獻著獨特力量。又逢金九銀十,何不與(yu) 銀杏來一場美麗(li) 邂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