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上合組織開啟新征程
作者:崔錚(遼寧大學俄羅斯東(dong) 歐中亞(ya) 研究中心主任)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肆虐全球、全球安全挑戰和發展困境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hui) 第二十二次會(hui) 議在烏(wu) 茲(zi) 別克斯坦撒馬爾罕舉(ju) 行。今年是《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簽署20周年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5周年,撒馬爾罕峰會(hui) 的召開正當其時。作為(wei) 全球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組織,上海合作組織二十餘(yu) 載的發展令人矚目。上合組織成員國團結互助、抱團取暖,有力地維護了地區和世界的穩定。上合組織倡導對話解決(jue) 衝(chong) 突、致力於(yu) 加強互聯互通合作,成為(wei) 提振全球發展進程的重要動力。
地區和平安全的穩定器
上合組織成員國集中在歐亞(ya) 大陸的東(dong) 端,不僅(jin) 成為(wei) 維護地區和平與(yu) 安全的重要力量,本身還形成了巨型的安全共同體(ti) 。上合組織成立以來,成員國始終把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作為(wei) 優(you) 先方向,拓展合作領域,豐(feng) 富合作實踐,嚴(yan) 厲打擊“東(dong) 突”等“三股勢力”,積極防範熱點問題負麵影響擴散外溢,為(wei) 確保地區長治久安和發展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wei) 嚴(yan) 格遵守國際法規範的國際組織,上合組織堅定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信外交手段對解決(jue) 衝(chong) 突有無可比擬的價(jia) 值,有效維護了區域局勢的穩定。上合組織還積極推動成員國發展戰略與(yu) “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始終堅持以發展促安全。通過20多年來的深入合作,曆史、文化、民族和宗教信仰不同的成員國相互信任不斷增強,使得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ti) 構建得更加緊密。
當前,國際格局正處於(yu) 變革期,大國戰略博弈態勢更趨緊張。但是,這些因素並沒有削弱上合組織的凝聚力,上合組織成員國比以往更為(wei) 團結、呼喚更多合作,為(wei) 維護世界和平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首先,上合組織與(yu) 西方集團政治小圈子不同,秉持倡導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超越冷戰思維,從(cong) 不將自身意誌強加於(yu) 他國。“上海精神”是上合組織日益發展壯大的理念基礎和行動指南,並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nei) 涵。其次,和平與(yu) 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改變,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沒有改變,上合組織推動成員國互聯互通、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曆史使命也沒有改變。20多年來,上合組織成員國休戚與(yu) 共,以自身的穩定發展為(wei) 地區和世界發展貢獻了上合力量。最後,上合組織是不同文明、不同製度、不同意識形態國家和睦相處的典範,上合組織倡導多元文明交流互鑒,不以意識形態差異劃線,不以文明不同論高低,走出了一條成功的區域合作道路,其影響力不斷提升,壯大了捍衛國際公平正義(yi) 的力量。
全球經濟複蘇的強引擎
百年變局與(yu) 世紀疫情交織,地緣政治緊張態勢加劇,給本已脆弱的世界經濟複蘇雪上加霜。與(yu) 此同時,新一輪工業(ye) 革命方興(xing) 未艾,以數字技術革命為(wei) 核心的深刻政治社會(hui) 變遷影響人類前途命運。科技革命、產(chan) 業(ye) 變革帶來的國家間競賽異常激烈,加劇了國家內(nei) 部和國家間的貧富差距,加劇了一些國家的不安全感。一些擁有強大科技、經濟和軍(jun) 事實力的國家為(wei) 了一己之私,固守僵化的冷戰思維肆意破壞國際秩序,鼓噪逆全球化,踐踏國際經濟規則,搞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世界經濟複蘇更需要團結合作、同舟共濟。
上合組織在地區經濟合作上堪稱典範,成為(wei) 帶動全球經濟複蘇的強大引擎。早在2003年,上合組織第一次總理會(hui) 議上就批準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隨後兩(liang) 年通過的《綱要》措施計劃和建立相關(guan) 機製的決(jue) 議,推動成員國在多個(ge) 領域的深度合作。經過多年發展,上合組織經濟總量接近20萬(wan) 億(yi) 美元,對外貿易總額比之前增加了整整100倍。成員國間能源資源型國家與(yu) 加工製造業(ye) 國家優(you) 勢互補,相互間的經濟依存和發展周期的協同效應越發明顯。2019年通過的新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草案強調經濟數字化和高科技合作,加速了成員國產(chan) 業(ye) 升級和新興(xing) 工業(ye) 化發展。特別是,上合組織成員國高度認同“上海精神”,主張通過平等對話解決(jue) 分歧,不僅(jin) 積極拓展合作空間,建立共同的生產(chan) 合作模式,合作培育新興(xing) 的經濟增長點,逐步優(you) 化了歐亞(ya) 大陸東(dong) 端的商業(ye) 結構,推動了區域經濟快速健康增長,還塑造出對和平與(yu) 發展的強烈預期收益,進而推動可持續性機製建設,為(wei) 區域經濟一體(ti) 化深入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
區域互聯互通的催化劑
在經濟全球化與(yu) 區域一體(ti) 化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上合組織實施交通、能源、電信等領域跨境聯通成為(wei) 成員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以推動互聯互通為(wei) 主線的“一帶一路”倡議最先在上合組織地區提出,並率先得到了上合組織成員國的積極擁護。9年來,“一帶一路”倡議成為(wei) 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chan) 品,上合組織成員國也在共建“一帶一路”方麵邁出堅實步伐。
一是推動區域合作轉向區域治理,突出表現為(wei) 中俄合作進入機製對接合作新階段。2015年上合組織烏(wu) 法峰會(hui) 期間,各成員國就共建“一帶一路”首次達成共識,標誌著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與(yu) “一帶一路”建設進入融合發展的新階段。在中俄的共同努力下,“一帶一路”與(yu) 歐亞(ya) 經濟聯盟順利對接,成為(wei) 雙方打造歐亞(ya) 夥(huo) 伴關(guan) 係的重要平台,向地區提供了更多更高質量的公共產(chan) 品。二是互聯互通建設走深走實,為(wei) 成員國經濟增長提供重要助力。中國與(yu) 俄、哈、塔、吉等大部分成員國之間都建立了雙邊層麵的交通、能源及電信等合作委員會(hui) ,簽訂了相應的合作協議和協定,有力地推動和協調上述領域的合作。2021年通過的《上海合作組織二十周年杜尚別宣言》肯定了成員國各方為(wei) 共同實施“一帶一路”倡議,包括為(wei) 促進“一帶一路”建設與(yu) 歐亞(ya) 經濟聯盟建設對接所做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中吉烏(wu) 鐵路即將開工,鐵路建成後將極大地推動成員國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各種交流。
當前,世界處於(yu) 動蕩變革期,時代呼喚踐行真正多邊主義(yi) 的上合組織發揮更大作用。繼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後,2022年3月11日,上合組織同伊朗簽署紀要,正式開始履行伊朗加入的法律程序,上合組織的國際影響力日益擴大。在各成員國努力合作以及製度、組織和規範加速構建的背景下,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ti) 意識已落地生根。相信上合組織成員國將繼續高舉(ju) “上海精神”旗幟,沿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人間正道砥礪前行,開啟上合組織發展新征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