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修訂後迎來首次調整 新版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明年啟用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對大學生而言,學什麽(me) 專(zhuan) 業(ye) 總是一個(ge) 繞不開的話題。14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教育部印發《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2022年)》《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管理辦法》,為(wei) 未來我國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與(yu) 發展指明了方向。這也是自2011年修訂後,十年來的首次調整。
新版目錄將於(yu) 2023年啟用,包括14個(ge) 門類,共有一級學科117個(ge) ,博士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36個(ge) ,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31個(ge) 。
新版專(zhuan) 業(ye) 目錄有何調整?本次修訂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為(wei) 何修訂:及時回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
學科專(zhuan) 業(ye) ,有多重要?
“學科專(zhuan) 業(ye) 是人才培養(yang) 的重要載體(ti) ,在研究生教育中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基礎性作用。”教育部原副部長林蕙青說,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是學科專(zhuan) 業(ye) 的製度化呈現,是學位授予單位開展學位授予和研究生培養(yang) 工作的基本依據。
記者了解到,我國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先後有1983年版、1990年版、1997年版、2011年版等四個(ge) 版本,這些目錄為(wei) 不同階段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已施行10年的2011年版目錄及目錄管理機製已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形勢要求。主要問題有:一是修訂周期過長,對知識創新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求回應不夠及時;二是專(zhuan) 業(ye) 學位在目錄中的地位還不夠凸顯,類別、層次還需完善,交叉學科還需穩步發展;三是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存在固化、細化等傾(qing) 向,不利於(yu) 學科交叉融合和複合型人才培養(yang) ;四是現有學科專(zhuan) 業(ye) 內(nei) 涵需要更新。”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辦公室負責人說。
因此,修訂工作,不可謂不審慎。中國學位與(yu) 研究生教育學會(hui) 會(hui) 長楊衛透露,十年一度的《研究生教育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修訂過程持續一年有餘(yu) ,累計召開論證會(hui) 300餘(yu) 次,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近3400人次,對各方提出的近270個(ge) 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建議進行了深入論證,並征求了有關(guan) 部門、地方、“雙一流”建設高校等192家單位意見。
新變化:一級學科增量主要在交叉學科
新版之“新”,體(ti) 現在哪?
記者梳理發現,相比2011年版目錄,新版目錄中學科門類保持不變,一級學科的數量增量主要在交叉學科,新設了智能科學與(yu) 技術、遙感科學與(yu) 技術、納米科學與(yu) 工程、區域國別學等交叉學科,與(yu) 文物、密碼等交叉專(zhuan) 業(ye) 學位。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新版目錄加強了對科技前沿和關(guan) 鍵領域的學科支撐。新設智能科學與(yu) 技術、遙感科學與(yu) 技術、納米科學與(yu) 工程、法醫學等一級學科或交叉學科,並對部分一級學科進行更名。同時,加強對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學科專(zhuan) 業(ye) 支撐。根據藝術類人才培養(yang) 的特點,重點對藝術學門類下一級學科及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設置進行了調整優(you) 化,在原有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基礎上,設置了藝術學一級學科,包含藝術學理論及相關(guan) 專(zhuan) 門藝術的曆史、理論和評論研究,另設置了音樂(le) 、舞蹈、戲劇與(yu) 影視、戲曲與(yu) 曲藝、美術與(yu) 書(shu) 法、設計等6個(ge) 博士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
“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決(jue) 定了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與(yu) 供給的基本結構,其調整既要充分反映知識融合分化和創新發展趨勢,更要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應國家之所需。”在林蕙青看來,本次修訂工作,進一步強化一級學科、專(zhuan) 業(ye) 學位的同等重要地位,把支撐行業(ye)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專(zhuan) 業(ye) 學位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瞄準國際科技競爭(zheng) 的關(guan) 鍵領域和行業(ye)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方向,針對性新設智能科學與(yu) 技術等一批學科專(zhuan) 業(ye) ,提升了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快速反應能力。
“同時,新版目錄中增設了中共黨(dang) 史黨(dang) 建學、紀檢監察學、數字經濟、知識產(chan) 權等一批學科專(zhuan) 業(ye) ,為(wei) 進一步提升國家治理體(ti) 係與(yu) 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夯實了學科基礎和人才基礎。”林蕙青說。
創新建設模式: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與(yu) 清單並行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修訂工作的一個(ge) 特點是目錄與(yu) 清單並行,構建了“學科專(zhuan) 業(ye) 目錄+急需學科專(zhuan) 業(ye) 引導發展清單”的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管理新模式。“目錄是基本盤,突出規範性、普遍性、成熟度,每5年修訂一次,以學界業(ye) 界的共識為(wei) 基礎;清單是補充盤,突出靈活性、創新性,每年動態調整,不求係統性、完整性,著重服務國家重點發展領域和重大需求。”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辦公室負責人說。
“這種模式體(ti) 現了學科發展的長周期、專(zhuan) 業(ye) 發展的中長周期、急需專(zhuan) 業(ye) 發展的中短周期和不同周期國家需求的協動關(guan) 係,形成了急需學科專(zhuan) 業(ye) 建設這一中間層。”楊衛表示。
林蕙青認為(wei) ,本次修訂工作,聚焦國家重大需求,不拘泥於(yu) 一級學科,口徑可大可小,編製了急需學科專(zhuan) 業(ye) 引導發展清單,每年動態調整,為(wei) 國家急需學科專(zhuan) 業(ye) 的建設提供了更加靈活快速的通道。
清華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傳(chuan) 毅表示,急需學科專(zhuan) 業(ye) 引導發展清單應定期編製、動態調整,主動對接階段性重大需求,引導學位授予單位結合自身條件基礎,創新學科專(zhuan) 業(ye) 組織形式,加快培養(yang) 國家急需人才。
強化基礎支撐:夯實分類培養(yang) 、分類發展
“此外,本次修訂在統籌一級學科和專(zhuan) 業(ye) 學位類別設置方麵邁出了重要步伐,強化了對學術型和應用型兩(liang) 類高層次人才培養(yang) 的基礎支撐,這也是夯實分類培養(yang) 、分類發展基礎的重要舉(ju) 措。”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辦公室負責人說。
“多份行業(ye) 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在智能製造、現代醫療、數字經濟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普遍存在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缺口。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供需矛盾問題已經成為(wei) 我國產(chan) 業(ye) 升級發展的重要製約因素。”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育與(yu) 開放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薛新龍表示,新發展格局下,學科專(zhuan) 業(ye) 設置應進一步強化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功能,體(ti) 現專(zhuan) 業(ye) 學位與(yu) 經濟發展和社會(hui) 需求的緊密聯係。
“應根據對應產(chan) 業(ye) 領域細分的職業(ye) 技能要求和知識結構演進的基本規律,及時增設與(yu) 新經濟形態及民生建設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學位。根據技術知識密集型行業(ye) 應用型人才深化專(zhuan) 業(ye) 知識水平、適應就業(ye) 市場變革的職業(ye) 發展需求,提升相應專(zhuan) 業(ye) 學曆的教育層次和培養(yang) 規模。滿足新發展階段生產(chan) 和服務部門實現定製化、差異化、多樣化供給的人才技能需求。”薛新龍說。
據悉,根據學生備考和招生工作實際,今年下半年啟動的研究生招生工作仍按2011年版目錄執行,2023年下半年啟動的新一輪研究生招生工作將按照新版目錄執行。2022年的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工作仍按2011年版目錄執行,2023年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工作及新一輪學位授權審核工作將依據新版目錄開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