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丨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
光明網訊(記者袁晴)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了哪些進展?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中宣部9月15日舉(ju) 行的“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作出回應。
黃潤秋介紹,這些年,藍天白雲(yun) 漸成常態、綠水青山隨處可見,老百姓生態環境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都顯著增強。根據國家統計局去年的調查統計,人民群眾(zhong) 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超過了90%。
黃潤秋表示,“汙染防治攻堅戰”主要取得的成效可以用三大變化來概括:
第一,空氣質量發生了曆史性的變化。空氣質量指標PM2.5全國的平均濃度從(cong) 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到了2020年的33微克/立方米,進一步降到了去年的30微克/立方米,曆史性達到了世衛組織第一階段過渡值。另外,優(you) 良天數比率去年達到了87.5%,比2015年增長了6.3個(ge) 百分點,中國已經成為(wei) 世界上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根據美國彭博新聞社的報道,2013年到2020年這7年,中國空氣質量改善的幅度相當於(yu) 美國《清潔空氣法案》啟動實施以來30多年的改善幅度。
第二,水環境質量發生了轉折性的變化。這十年,中國I—III類優(you) 良水體(ti) 斷麵比例提升了23.3個(ge) 百分點,達到了84.9%,已經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體(ti) 基本得到了消除,人民群眾(zhong) 的飲用水安全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第三,土壤環境質量發生了基礎性的變化。這些年我國出台了第一部土壤汙染的基礎性法律《土壤汙染防治法》,這是一部很重要的法律。開展了全國農(nong) 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土壤汙染詳查,實施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應該說,土壤汙染加速的趨勢得到了有效遏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