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我們這十年@坐標中國】瓊粵海底 “牽手”,“雲電入瓊”點亮萬家燈火

發布時間:2022-09-16 11:10: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15日電 題:瓊粵海底 “牽手”,“雲(yun) 電入瓊”點亮萬(wan) 家燈火

  記者 左宇坤

  數十萬(wan) 年前,石器時代的一簇篝火,點亮了黑暗中的眼睛;如今,新時代的一項電網工程,點亮了瓊崖的萬(wan) 家燈火。

  世界明暗,萬(wan) 物章章,人類從(cong) 未停止對光的追逐,哪怕是跨越海峽,亦有人迎光走去。

  “海島要有光”

  1914年,海口海甸河殼寮小島上點亮了海南第一盞電燈。這個(ge) 被海浪日夜拍打的島嶼,看見了自己黑暗中的模樣。

  倏忽百年,“要有光”從(cong) 夢想變為(wei) 現實,凝結了南網人一諾千金的不懈奮鬥。2009年6月30日,500千伏海南聯網一回工程成功投產(chan) 。曾與(yu) 內(nei) 地電網隔著瓊州海峽相望的瓊島,開始告別電力“孤獨”。

  曾經的海南電網是什麽(me) 模樣的?在瓊州海峽的分隔之下,自從(cong) 1914年通電以來,海南電網都是孤立的島嶼電網,電網結構薄弱,“大機小網”問題突出,影響了供電安全可靠性,時不時的停電也給居民生活帶來影響。

  “正忙著寫(xie) 材料,還沒來得及存盤,忽然停電導致數據丟(diu) 失,半天的勞作化為(wei) 烏(wu) 有,氣得‘鼻子冒煙’。”曾經參與(yu) 了海南聯網工程建設、現為(wei) 南方電網公司計劃與(yu) 財務部(運營監控中心)副總經理的符永鋒回憶道。

  “夏天海南天氣炎熱,用電需求比較大。我們(men) 做餐飲的店鋪空調基本都是24小時工作,但以前不時就會(hui) 出現停電的情況,基本這一天就沒多少客人進店,收入少了很多。”在海口市從(cong) 事餐飲行業(ye) 的李女士說。

  除了島上居民用電需求得不到滿足,電力供應也難以追上海南省發展的腳步。海南電網負荷增長速度加快,但省內(nei) 可開發的水電資源有限,電源建設不確定因素較多,導致電網麵臨(lin) 缺電困擾。

  2005年9月,台風“達維”更是對海南電力設施造成重創。“那時候台風風力過大,海南出現全島大麵積的停電,工程項目建設停擺了好長時間,最後出現工期延遲。”海口市某建築公司的王經理說。

  “想辦法跨過海去與(yu) 主網聯網!”一個(ge) 大膽的夢想在海南電力人心中萌芽。

  “定海神針”來了

  回望海南聯網工程建設初期,國內(nei) 關(guan) 於(yu) 海底電纜工程的經驗幾乎是空白。瓊州海峽海況複雜、沒有海上作業(ye) 經驗、不熟悉有關(guan) 海洋管理的工作流程和手續辦理、電纜專(zhuan) 業(ye) 人才稀缺……這一切都是挑戰和考驗。

  聯網工程中,海底電纜的敷設是關(guan) 鍵一環。海底電纜與(yu) 普通電纜不同,要求一次性把一根電纜完全敷設到海底中,不能中斷、停頓或者出差錯,難度相當大。建設過程中,需要一直有隨行的警戒船24小時現場監護和警戒,以有效保證施工船舶的安全以及施工作業(ye) 不受外來船舶的幹擾,確保海底電纜安全施工。

  按照施工要求,海纜路由周圍300米海域內(nei) 不允許有任何雜物,沉在100米以下的漁具要如何處理?施工人員注意到了漁船上一把毫不起眼的D字型刀,在漁民的幫助下,利用這種簡陋工具的原理輕鬆切除漁繩,一天最快可以割10根漁繩,而此前的操作一天隻能割2根,“土方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海纜看起來是個(ge) “大家夥(huo) ”,其實卻非常“脆弱”。在將海纜從(cong) 臨(lin) 時泵站轉移到終端站時,外籍施工方提出的大型機械搬運方案開價(jia) 上百萬(wan) 元、耗時1個(ge) 月。但工期不等人,工程項目部找來100多位村民,經過多次演練,用肩挑背扛的人海戰術成功搬運了海纜。

  據了解,海南聯網一回工程投運後的10多年,不管是抵禦台風襲擊,還是承擔重大活動保供電,海南省再也沒有出現過大麵積停電,因此這一工程也被譽為(wei) 海南電力供應的“定海神針”。

  一次次創舉(ju) ,一次次突破,500千伏海南聯網一回、二回工程相繼建成投產(chan) 運行,在“全國電網一盤棋”的坐標係中,落下來自南方的重重一子。

  “雲(yun) 電亦可入瓊”

  2018年,黨(dang) 中央決(jue) 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島打開新篇章,迎來新使命。海南經濟社會(hui) 飛速發展,原有的單回聯網已不能滿足海南省內(nei) 的電力供應及電網係統需要。

  瓊州海峽的另一端,呼喚著更多動力源,而藍圖早已繪就。2015年10月,海南聯網二回工程陸地工程在海南省澄海縣破土動工。

  “聯網二回的整個(ge) 施工過程中,最困難的是海底電纜敷設階段。”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廣州局海口分局海纜運維部經理郭強介紹,由於(yu) 瓊州海峽海況複雜,風急浪高,平均水深44米,最深達到110米,要一次性把沒有接頭的電纜安全地敷設到海底,難度非常大。

  “深海作業(ye) 的海纜敷設部分,通過動力定位船隻,配備水下遙控機器人、自動定位等全自動化施工設備,準確將海纜敷設到指定路由位置。海纜登陸段的敷設作業(ye) 敷設船停在距岸邊1公裏左右的地方,將綁紮好浮體(ti) 的海纜從(cong) 船尾‘吐’出。”

  曆時近4年的艱苦建設,瓊粵再度海底“牽手”。2019年5月30日,海南聯網二回工程建成投產(chan) 運行。從(cong) 此,海南通過瓊粵海底牽手實現電力雙回線路聯網。聯網二回的投運,為(wei) 海南新增60萬(wan) 千瓦的送電規模,加上聯網一回,兩(liang) 條電力大通道的送電規模達到120萬(wan) 千瓦,相當於(yu) 2018年海南全省最大用電負荷的四分之一。

  “海南聯網二回極大提升了係統輸電能力,有效降低了台風多發的海南島大麵積停電的機率,同時保障了島內(nei) 核電等大機組出力期間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電網結構和電能質量進一步得到優(you) 化。”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公司廣州局海口分局福山變電站站長鄧傑說。

  海南聯網二回工程還進一步增強了海南居民的電力獲得感。李女士說,“現在基本沒有出現突然性跳閘或是停電,也就不會(hui) 因為(wei) 供電問題影響我們(men) 這些小本生意。”

  據南方電網介紹,除了電網安全係數大幅提升外,海南聯網工程還可以有效地調劑海南電力餘(yu) 缺,為(wei) 南方電網主網向海南輸入清潔能源創造條件。“雲(yun) 電入瓊”有效改善了海南能源結構,助力海南清潔能源島建設,為(wei) 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南網力量。

  世界崎嶇跌宕,光無畏直行。海南電力供應穩定,點亮了萬(wan) 家燈火,也點亮了海島的中國坐標。(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