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華論:辦好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
翻開《習(xi) 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等專(zhuan) 題引人注目。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團結奮鬥,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立足於(yu) 新發展階段國際國內(nei) 新形勢新情況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重要內(nei) 容,具有深刻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現實邏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yi) 和深遠曆史意義(yi) 。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堅持統籌好發展和安全兩(liang) 件大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奪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勝利。
(一)
7月中旬,2022年中國經濟半年“成績單”公布。上半年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2.5%,二季度經濟頂住下行壓力實現正增長。與(yu) 此同時,中國是世界主要大國中,新冠肺炎發病率最低、死亡人數最少的國家。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
今年以來,疫情延宕反複,國際環境複雜嚴(yan) 峻,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更趨艱巨繁重。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引領億(yi) 萬(wan) 人民勠力同心,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經過不懈努力,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新成績,在高質量發展中贏得曆史主動。來之不易的紮實成績,充分證明黨(dang) 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這一重大決(jue) 策部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wei) 統籌發展和安全寫(xie) 下了生動的實踐注解。
“備豫不虞,為(wei) 國常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我國正處於(yu) 一個(ge) 大有可為(wei) 的曆史機遇期,發展形勢總的是好的,但前進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當今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時期。統籌發展和安全,著眼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在風雲(yun) 變幻的發展環境中更好地把握曆史機遇、應對風險挑戰,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確保民族複興(xing) 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朝著我們(men) 黨(dang) 確立的偉(wei) 大目標奮勇前進。
登高方識遠,天地納於(yu) 心。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麵對世所罕見、史所罕見的風險挑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洞察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科學把握國家安全形勢發展變化新特點新趨勢,創造性提出總體(ti) 國家安全觀,堅持將國家安全貫穿到黨(dang) 和國家工作各方麵、全過程,同經濟社會(hui) 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從(cong) 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一係列重大決(jue) 策部署。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首次把統籌發展和安全納入“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指導思想,“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此列專(zhuan) 章作出戰略部署。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體(ti) 學習(xi) 時就貫徹總體(ti) 國家安全觀提出“十個(ge) 堅持”的要求,其中一點就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審議通過黨(dang) 的第三個(ge) 曆史決(jue) 議,從(cong) 13個(ge) 方麵總結新時代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的曆史性成就、發生的曆史性變革,其中一個(ge) 重要方麵就是維護國家安全。10年來,國家安全得到全麵加強,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麵的風險挑戰考驗,為(wei) 黨(dang) 和國家興(xing) 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證。
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jue) 中國所有問題的關(guan) 鍵。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國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我國經濟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之路。2012年以來,中國經濟總量從(cong) 50萬(wan) 億(yi) 元量級躍至114萬(wan) 億(yi) 元,占世界經濟比重從(cong) 11.3%上升到超過18%;人均GDP從(cong) 6300美元升至超過1.2萬(wan) 美元,形成超過4億(yi) 人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ti) ;近1億(yi)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在中華大地上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
發展和安全是一體(ti) 之兩(liang) 翼、驅動之雙輪。從(cong) 提出“統籌發展安全兩(liang) 件大事”,到部署“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再到要求“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把握發展和安全辯證統一關(guan) 係,讓發展和安全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動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新時代10年的偉(wei) 大變革啟示我們(men) ,既辦好保證國家安全這個(ge) “頭等大事”,又抓好發展這個(ge) “第一要務”,才能築牢治國安邦的根基、增強攻堅克難的底氣,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二)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疊加,全球經濟複蘇脆弱乏力,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發展和安全形勢錯綜複雜,人類麵臨(lin) 著許多共同挑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先後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其核心要義(yi) 在於(yu) 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以可持續發展促進可持續安全,以可持續安全保障可持續發展,為(wei) 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安全治理難題貢獻了中國方案,是推動人類和平與(yu) 發展的長遠之策。
從(cong) 國內(nei) 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我國發展進入各種風險挑戰不斷積累甚至集中顯露的時期,麵臨(lin) 的重大鬥爭(zheng) 不會(hui) 少,各種鬥爭(zheng) 不是短期的而是長期的,至少要伴隨我們(men)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全過程。當代中國正在經曆人類曆史上最為(wei) 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前所未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變化前所未有。我們(men) 必須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把國家安全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wei) 可靠的基礎之上。踏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是擺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麵前的重要課題。
發展和安全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統一於(yu)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偉(wei) 大實踐。統籌發展和安全,既是重大理論問題,也是重要實踐要求。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x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專(zhuan) 題研討班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men) 自己的事情做好”。新征程上,辦好發展和安全兩(liang) 件大事,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方能以改革發展的“確定性”有效應對外部的“不確定性”,牢牢把握發展主動和曆史主動。
(三)
從(cong) 2012年到2021年,我國群眾(zhong) 安全感由87.55%上升至98.62%;我國長期處於(yu) 全球命案發案率最低國家行列……“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有關(guan) 部門發布的數據引發廣泛共鳴。
期盼“天下太平,萬(wan) 物安寧”,矚望“民富國強,眾(zhong) 安道泰”,祈願“風調雨順民安業(ye) ”……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zhong) 最基本、最普遍的願望,謀發展、保安全,始終是人心所向、人民福祉所在。發展為(wei) 了誰,安全為(wei) 了誰,往往是檢驗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政權性質的試金石。
“不論遇到什麽(me) 困難,我們(men) 都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在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hui) 議演講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番話擲地有聲。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開展抗擊疫情人民戰爭(zheng) 、總體(ti) 戰、阻擊戰,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統籌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在“2022·北京人權論壇”上,與(yu) 會(hui) 嘉賓紛紛表示,在抗疫過程中,中國政府始終將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權。
“國以民為(wei) 本,社稷亦為(wei) 民而立。”印在武夷山九曲溪畔朱熹園內(nei) 一麵牆上的一句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久久凝視。為(wei) 人民謀幸福、為(wei) 民族謀複興(xing) ,既是我們(men) 黨(dang) 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新發展理念的“根”和“魂”。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堅持以人民安全為(wei) 宗旨,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貫穿著統籌發展和安全的價(jia) 值取向,指明了新時代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前進方向。
“我們(men) 黨(dang) 是為(wei) 人民服務、為(wei) 人民造福的黨(dang) 。把老百姓關(guan) 心的事一件件辦好,是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共同心願。”在遼寧考察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一番話飽含深情,揭示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一以貫之的為(wei) 民宗旨。回望百年奮鬥路,黨(dang) 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wei) 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麵臨(lin) 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jia) ,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責任。新征程上,抓好發展、確保安全,就要堅持一切為(wei) 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解決(jue) 好人民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切實推動人的全麵發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wei) 明顯的實質性進展,讓人民群眾(zhong) 安居樂(le) 業(ye)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胸懷“國之大者”,點亮“萬(wan) 家燈火”,確保“萬(wan) 家平安”,更加富足安泰的美好生活正在14億(yi) 多人民的共同奮鬥中變成現實……
(四)
“有一定之略,然後有一定之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謀劃和推進黨(dang) 和國家各項工作,必須深入分析國際國內(nei) 大勢,科學把握我們(men) 麵臨(lin) 的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強調以正確的戰略策略應變局、育新機、開新局。
戰略問題是一個(ge) 政黨(dang) 、一個(ge) 國家的根本性問題。戰略上判斷得準確,戰略上謀劃得科學,戰略上贏得主動,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就大有希望。統籌發展和安全,必須把握大勢、著眼長遠,采取正確的戰略策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發生深度調整,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逆全球化趨勢,我國經濟發展的內(nei) 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yan) 峻。
形勢怎麽(me) 看?發展怎麽(me) 辦?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統籌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大局、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掌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長遠之策。
這是應對時代發展大勢的戰略抉擇。當今世界,“黑天鵝”亂(luan) 飛,“灰犀牛”頻現,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因非經濟因素而麵臨(lin) 衝(chong) 擊,傳(chuan) 統國際循環弱化。相比以前,大進大出的環境條件已經變化。隻有立足自身,充分發揮國內(nei) 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通過繁榮國內(nei) 經濟、暢通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才能塑造我國參與(yu) 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以“弄潮兒(er) 向濤頭立”的姿態開創未來。
這是準確把握曆史發展趨勢的主動作為(wei) 。曆史經驗表明,凡是能夠成功實現經濟崛起的大國,無一不是本國經濟體(ti) 內(nei) 聚力釋放能量的結果。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guan) 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集中體(ti) 現在發展質量上。構建新發展格局,有利於(yu) 打通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確保經濟體(ti) 係健康暢通,增強我國經濟的抗風險能力,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
構建新發展格局,著眼於(yu) 統籌發展和安全,科學應對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有效回應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轉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是把握發展主動權、實現高水平安全的戰略謀劃,具有深刻的曆史必然性和強烈的現實針對性。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dong) 流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men) 的生存力、競爭(zheng) 力、發展力、持續力。新征程上,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不停步,維護高水平安全不放鬆,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動態平衡,我們(men) 就能贏得優(you) 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開創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發展新境界。
(五)
14739萬(wan) 噸!今年全國夏糧再獲豐(feng) 收,托穩了經濟底盤,為(wei) 中國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提供了堅實支撐。
“洪範八政,食為(wei) 政首。”解決(jue) 好十幾億(yi) 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關(guan) 係國計民生的一個(ge) 重大問題。從(cong) 糧食安全到能源安全,從(cong) 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安全到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底線思維,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打好化險為(wei) 夷、轉危為(wei) 機的戰略主動戰,保持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hui) 大局穩定。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luan) ,這是一個(ge) 百年大黨(dang) 深沉的曆史自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men) 黨(dang) 治國理政的一個(ge) 重大原則。
於(yu) 內(nei) 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一路走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風險意識。早在1945年,毛澤東(dong) 同誌在黨(dang) 的七大上講“準備吃虧(kui) ”時就一口氣列了17條困難,強調在看到光明的同時,更要準備迎接困難,“要在最壞的可能性上建立我們(men) 的政策”。1988年,在談到改革與(yu) 風險時,鄧小平同誌強調:“我們(men) 要把工作的基點放在出現較大的風險上,準備好對策。這樣,即使出現了大的風險,天也不會(hui) 塌下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反複強調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極端重要性。黨(dang) 的十九大把防範化解重大風險作為(wei) 三大攻堅戰之一。2018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列舉(ju) 了8個(ge) 方麵16個(ge) 具體(ti) 風險,其中就告誡全黨(dang) “像非典那樣的重大傳(chuan) 染性疾病,也要時刻保持警惕、嚴(yan) 密防範”。在2019年1月舉(ju) 辦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專(zhuan) 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再次就防範化解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科技、社會(hui) 、外部環境、黨(dang) 的建設等領域重大風險作出深刻分析,提出明確要求。
難走的路是上坡路,難開的船是頂風船。隨著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轉化和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麵臨(lin) 的風險和挑戰比以往更加錯綜複雜。統籌發展和安全,必須勇於(yu) 和善於(yu) 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範“灰犀牛”事件;既要打好防範和抵禦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wei) 夷、轉危為(wei) 機的戰略主動戰。
“不困在於(yu) 早慮,不窮在於(yu) 早豫。”戰勝風險挑戰,必須激發“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果斷處置、主動作為(wei) 。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把舉(ju) 措落實得更周密一些,從(cong) 最壞處著眼,做最充分的準備,努力爭(zheng) 取最好的結果,牢牢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線。
底線就是安全線,行動就是保障力。戰勝風險挑戰,必須真抓實幹,讓工作踩在點子上、抓到要害處。拿出高招硬招實招,著力在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you) 勢上下功夫,把黨(dang) 員幹部的“辛苦指數”轉化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指數”、事業(ye) 發展的“上升指數”。
戰勝風險挑戰,必須把握危中有機、化危為(wei) 機的辯證關(guan) 係,既堅定信心,又奮發有為(wei) 。危與(yu) 機同生並存、相互依賴,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克服了危即是機。在一個(ge) 更加不穩定不確定的世界中謀發展,隻要我們(men) 堅定遠大之誌、激發進取之心、增強鬥爭(zheng) 之能,在“山雨欲來”前未雨綢繆,在“風起青萍”時見微知著,做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就一定能夠在抗擊大風險中創造出大機遇,始終牢牢把握發展主動。
(六)
“鑒前世之興(xing) 衰,考當今之得失”。曆史反複證明,能否統籌好發展和安全,關(guan) 係國家興(xing) 衰、曆史走向。沒有發展作為(wei) 支撐的安全,必然難以長久;沒有安全作為(wei) 保障的發展,必然不可持續。這是曆史留給我們(men) 的深刻啟示。
統籌發展和安全,必須掌握和運用科學方法論,堅持係統思維,善於(yu) “彈鋼琴”,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既要在發展中更多考慮安全因素,通過發展提升國家安全實力,善於(yu) 運用發展成果來夯實國家安全的基礎,又要善於(yu) 營造有利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安全環境,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既堅持動態清零,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又堅持科學精準,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影響;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wei) 規律,既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又支持和引導資本規範健康發展,促進非公有製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製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在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既堅持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又要時不我待推進科技自立自強,隻爭(zheng) 朝夕突破“卡脖子”問題,努力把關(guan) 鍵核心技術和裝備製造業(ye) 掌握在我們(men) 自己手裏……
統籌好發展和安全,關(guan) 鍵是深刻理解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guan) 係,堅持“兩(liang) 點論”和“重點論”相統一,用發展的、係統的、普遍聯係的眼光想問題辦事情,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在統籌兼顧中把握全局,求得“最優(you) 解”、實現“最優(you) 化”,讓發展和安全兩(liang) 個(ge) 目標有機融合,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ye) 。
(七)
大江奔流,不舍晝夜;穿越關(guan) 山,永遠向前。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麵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men) 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信心、迎難而上,一仗接著一仗打,克服外部不利因素,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交出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精彩答卷。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勇於(yu) 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wei) 大鬥爭(zheng) ,準備付出更為(wei) 艱巨、更為(wei) 艱苦的努力。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我國發展麵臨(lin) 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jue) 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複雜。新征程上,保持“亂(luan) 雲(yun) 飛渡仍從(cong) 容”的定力,鉚足“擼起袖子加油幹”的拚勁,激揚“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我們(men) 堅信,無論時代風雲(yun) 如何變幻,有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有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的科學指引,有14億(yi) 多中國人民的團結奮鬥,就一定能譜寫(xi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嶄新篇章。
曆史大勢,不可阻擋;時代大潮,浩浩蕩蕩。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辦好發展和安全兩(liang) 件大事,中國號巨輪必將乘風破浪,駛向民族複興(xing) 的光輝彼岸。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