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潛心前行 打造“高峰”電影

發布時間:2022-09-19 16:26:00來源: 光明網

  潛心前行 打造“高峰”電影

  本報記者 苗 春

  在中國電影發展曆程中,不僅(jin) 有波瀾壯闊的長河、星光燦爛的天空,更矗立著一部部引人注目的“高峰”作品。由中央戲劇學院承辦的“電影強國之‘高峰’電影作品的探究、追求和打造”論壇日前舉(ju) 辦,依托2021年研究闡釋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戲劇影視‘高峰’作品創作建設研究”,邀請電影行業(ye) 的導演、演員、編劇、學者,為(wei) 推動中國電影誕生更多的“高峰”作品建言獻策。

  何為(wei) “高峰”電影

  中央戲劇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戲劇與(yu) 影視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2021年研究闡釋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戲劇影視‘高峰’作品創作建設研究”首席專(zhuan) 家郝戎說,一部中國電影史就是中國電影人不懈努力,致力於(yu) 打造優(you) 秀影片的曆史。學界認為(wei) “高峰”電影應該具備4個(ge) 基本屬性,即思想性、時代性、民族性、藝術性;而“高峰”電影要想經得起曆史檢驗,必須深深根植於(yu) 人民,所以人民性是其根本屬性。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誌社長兼主編皇甫宜川認為(wei) ,“高峰”電影的特質有3個(ge) 方麵:表現力、創新能力很強,對後來者有所啟迪和影響;能夠表達人類的共同情感和普通人的情感;能夠對曆史、對當代社會(hui) 有深刻的認知,並有很好的表達。

  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是文藝界公認的優(you) 秀作品的標準。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研究員、《電影藝術》主編譚政認為(wei) ,能做到這些而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最後沉澱下來的就是“高峰”電影。

  如何打造“高峰”電影

  北京電影家協會(hui) 主席,導演、監製、編劇黃建新是第五代導演的代表,曾拍攝出《背靠背、臉對臉》《黑豹事件》等優(you) 秀影片,近年來又以導演、監製、編劇等身份參與(yu) 了《建國大業(ye) 》《我和我的祖國》《長津湖》等影片的創作。他認為(wei) ,要想到達“高峰”必須先到達“高原”,電影的高質量須先有一定數量的積累,培養(yang) 出一批優(you) 秀從(cong) 業(ye) 者,包括演員、導演、編劇、攝影等。“到達相應高度後,再集合所有力量,一點一點往上攀爬,才能成功”。他指出,中國電影的基礎高度是可以通過努力達到的。比如新主流電影創作,從(cong) 《智取威虎山》開始嚐試,通過《十月圍城》《湄公河行動》等不斷推進,到《長津湖》獲得很大成功。

  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人以激情和創造力拍攝了大量影片,雖然質量不一,但是後來出現了吳宇森、王家衛等優(you) 秀導演。北京電影家協會(hui) 副主席,編劇、導演束煥認為(wei) ,這種曆史經驗值得借鑒。“‘高峰’不是像蓋樓一樣一層層搭建出來的,而是‘堆’出來的。一噸沙子做自由落體(ti) 運動,落下之後自然而然會(hui) 形成圓錐形,最上麵就是‘高峰’。”他表示,“我們(men) 也要靠大量電影人的忘我投入,最後能夠到達金字塔頂端的人會(hui) 成為(wei) 關(guan) 注的焦點,但是不能忘記所有為(wei) 電影事業(ye) 奮鬥的廣大從(cong) 業(ye) 者。唯有宏大的基礎才能支撐起‘高峰’。”

  演員章子怡近年來也從(cong) 事了導演、製片人和教學工作。她執導了《我和我的父輩》中《詩》的篇章,並且飾演了一位投身國防事業(ye) 的基層科學工作者,導演和表演都得到認可。她認為(wei) ,“高峰”表演會(hui) 讓觀眾(zhong) 念念不忘、感同身受,“演員心無旁騖、全力以赴,把自己的情緒、思維、雜念都拋棄,才能達到一種最投入的狀態,造就‘高峰’表演。”

  “高峰”電影需要年輕人

  現代社會(hui) 飛速發展,短視頻等百姓喜聞樂(le) 見的網絡視聽節目形式對電影產(chan) 生了一定影響。束煥的作品很多是貼近生活、大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喜劇創作,包括電影《人再囧途之泰囧》《港囧》等以及許多春晚小品。他認為(wei) ,短視頻倒逼喜劇電影創作更加純粹,“無厘頭、純搞笑的內(nei) 容其實拚貼不成一個(ge) 作品,喜劇電影必然回歸到戲劇傳(chuan) 統,更關(guan) 注人物,更講求劇情的完整性”。他指出,電影跟戲劇相比有一個(ge) 明顯的短板,就是不便嚐試,“唯一的辦法是進行集體(ti) 創作,團隊中盡量吸收更多的年輕人參與(yu) ”。

  黃建新說,電影一直是一種年輕人勇於(yu) 加入、勇於(yu) 推動的藝術形式。“年輕人永遠會(hui) 對上一代的作品表達不滿,這是電影發展的根本動力。我們(men) 當年也總想標新立異、與(yu) 眾(zhong) 不同,這是年輕人的普遍心態”。

  作為(wei) 傳(chuan) 承鏈條中的年輕電影人,演員劉昊然說,青年人、青年演員具有求知欲、探索欲、好奇心,而且無所畏懼。他曾在一部影片中飾演粟裕將軍(jun) ,“影片中的粟裕將軍(jun) 19歲,他們(men) 挑戰那個(ge) 時代的權威,去開創一個(ge) 新的世界。當時我也是19歲,但我沒有這樣的勇氣和想法,表演中隻能無限放大自己”。他表示,自己曾經總想演和自己性格不同的人物,“希望大家看到演員不同的側(ce) 麵,希望有所突破。但這幾年更多地思考自己出演的影片、飾演的角色到底能給觀眾(zhong) 傳(chuan) 遞什麽(me) ,這是我的成長和進步”。

  章子怡從(cong) 影以來,曾經與(yu) 很多著名導演合作,如張藝謀、李安、王家衛等,他們(men) 的影片不少堪稱“高峰”作品。章子怡表示,機會(hui) 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其實自己19歲出演第一部作品《我的父親(qin) 母親(qin) 》時也沒有準備好,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一直沒有放棄從(cong) 各方麵加強積累。“年輕演員要努力做好自己,尊重這門藝術、尊重自己的選擇、尊重導演的選擇,把給你的任務完成好。”

  “高峰”電影須與(yu) 時俱進

  皇甫宜川列舉(ju) 了他心目中國產(chan) 電影的優(you) 秀作品:《小城之春》《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東(dong) 流》《我這一輩子》《大鬧天宮》《黃土地》《紅高粱》以及近年來的《長津湖》《中國醫生》等。他表示,這些影片啟示我們(men) ,一方麵要潛心進行創作,沉浸到作品裏麵,沉浸到人物角色中,沉浸到要表達的情感中,才能創作出好作品;另一方麵,“高峰”作品不是孤立的,它們(men) 一定是被包含在大量同時代作品中的。“每一次創作高潮都會(hui) 誕生一大批優(you) 秀電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八九十年代,乃至於(yu) 新世紀以來都是如此。”

  導演鄭大聖認為(wei) ,越高的山峰越得落在實地,“‘高峰’與(yu) 否從(cong) 來不是創作者自我命名的。創作者跟時代相互遭遇,相互選擇,電影要與(yu) 時代偕行、與(yu) 時俱進,還將經受時間的考驗。”編劇、作家蘭(lan) 曉龍表示,創作者要潛心前行,其他的就留給時間去判斷和選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