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秋季跟風刷酸 小心煥膚不成反“爛臉”

發布時間:2022-09-19 16:56:00來源: 科技日報

  吳玲玲 天津中醫藥研究所附屬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

  好不容易熬過暴曬的夏季,伴隨著習(xi) 習(xi) 涼風,皮膚又要麵臨(lin) “多事之秋”。秋季早晚溫差大,同時空氣變得幹燥,特別是北方的秋天,很容易使皮膚出現缺水、粗糙、緊繃、發癢等問題。

  有不少自媒體(ti) 博主稱,秋季特別適合進行“刷酸”,特別是對於(yu) 長黑頭、粉刺、大油皮的人來說,效果極佳。如今,市麵上含“酸”的化妝品種類也越來越多,“酸”也從(cong) 專(zhuan) 業(ye) 醫美領域進入日常護膚行列,由“酸”引發的“事故”也隨之增多。

  護膚品中“酸”很多,它們(men) 功效各不同

  “護膚品中的‘酸’是一個(ge) 大家族,雖然名字中都帶著‘酸’字,但是它們(men) 的分子結構和成分差異卻非常大。”天津中醫藥研究所附屬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吳玲玲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道。

  比如,用於(yu) 滋潤保濕的“酸”,有透明質酸、泛酸、氨基酸等;用於(yu) 美白祛斑的“酸”,有傳(chuan) 明酸、曲酸、鞣花酸,這些成分在黑色素形成的不同階段都有著各自的抑製作用;還有抗衰老抗氧化的“酸”,包括抗壞血酸(維生素C),它們(men) 在中和自由基、還原抗氧成分活性方麵,功效顯著。

  “其中,名氣最大的是果酸,也被稱為(wei) 羥基乙酸,其是從(cong) 水果中提取的有機酸,共有37種,護膚品中常用的是甘醇酸、乳酸、杏仁酸等。”吳玲玲進一步介紹道,果酸可使角質細胞粘連性減弱,而普通痤瘡的形成原因之一就是毛囊漏鬥部角栓堵塞毛孔,致使皮脂腺不能通暢地排泄皮脂,從(cong) 而產(chan) 生白頭粉刺、黑頭粉刺,繼發感染就會(hui) 形成炎性丘疹、膿皰甚至囊腫,而外用果酸產(chan) 品可以使毛囊漏鬥部角栓脫落、油脂排泄暢快,因而可以治療痤瘡。同時,羥基有吸水性,可以增加皮膚水分,從(cong) 而起到保濕的作用。

  水楊酸也是護膚品中應用較多的“酸”,它可以溶解皮膚角質、促進角質脫落,因此能去除積聚過厚的角質層,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水楊酸若作用於(yu) 毛囊壁細胞,還能幫助清除被堵塞的毛囊,修正不正常的細胞脫落。

  “水楊酸是脂溶性的,所以它可以順著分泌油脂的皮脂腺滲入毛孔深層,有利於(yu) 溶解毛孔內(nei) 老舊角質層,改善毛孔阻塞的情況,進而可阻斷粉刺的形成並縮小毛孔。”吳玲玲介紹道。

  不過,“酸”的濃度及其pH值都會(hui) 影響最終護膚效果,而護膚品中的“酸”有嚴(yan) 格的使用限製和技術要求,隻允許使用濃度相對較低的“酸”。比如,護膚品中α-羥基酸的含量不得超過6.0%,水楊酸的含量不得超過3.0%,“酸”含量超過8%就屬於(yu) 藥品了。

  “通常來說,大家使用的部分含‘酸’的護膚品,能夠起到一定的清潔、保濕、去角質等效果,但這些產(chan) 品不具有醫療功能,與(yu) 醫療上的刷酸治療有著本質區別。僅(jin) 日常塗抹這類含‘酸’的護膚品,對於(yu) ‘加快皮膚新陳代謝,有效對抗出油、粉刺’的效果有限。”吳玲玲表示,而且對於(yu) 角質層較薄、皮膚敏感、有基礎皮膚病的人來說,塗抹含“酸”量過高的護膚品還可能會(hui) 讓炎症加重,導致肌膚屏障受損、水分流失更多,反而會(hui) 使皮膚變得更加幹燥。

  刷酸治療較複雜,自行操作風險高

  目前比較火的醫美項目——刷酸中的“酸”,主要是果酸、水楊酸等。

  “在醫美領域,刷酸治療又被稱為(wei) 化學剝脫術,是皮膚在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shang) 後,為(wei) 促進新皮膚再生的一種科學的方法。”吳玲玲說。

  進行刷酸治療時,專(zhuan) 業(ye) 醫生會(hui) 將一定濃度的“酸”塗在患者皮膚表麵,一般來說,刷酸治療需要按療程進行。由於(yu) 人的皮膚正常代謝周期為(wei) 28天,因此每次治療要間隔20天到30天。

  刷酸治療時,“酸”的濃度、在皮膚上停留的時間都要由醫生嚴(yan) 格把控。當患者感覺皮膚微疼時,就需要用堿中和,而後進行冰敷。此外,“酸”的濃度要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循序漸進地增加,“酸”的濃度越高,作用於(yu) 皮膚的深度就越深、效果就越明顯,但是風險也就越高。以刷酸治療粉刺為(wei) 例,一開始刷20%至30%濃度的“酸”,治療5次後,可嚐試將濃度增加到70%。

  “臨(lin) 床上,醫生經常會(hui) 遇到在家自行刷酸過度的患者。比如,有人看到網上流行的早A晚C療法,也就是早晨刷維生素A類產(chan) 品、晚上刷抗壞血酸(維生素C),由於(yu) 刷酸頻次過高,導致皮膚損傷(shang) 。”吳玲玲表示,還有網上銷售的一些國外含“酸”護膚品,其含酸量或達到15%甚至更高。這麽(me) 高濃度的“酸”,如果大家掌握不好其在皮膚停留的時間,很容易造成皮膚燒傷(shang) ,嚴(yan) 重的甚至會(hui) 留下疤痕、毀容。

  “雖然一般來說,使用濃度低於(yu) 20%的‘酸’進行治療安全性是比較大的,但是因每個(ge) 人皮膚敏感、耐受程度不同,有些人會(hui) 出現斑紅、刺痛、脫皮、長痘的現象。而有些人的膚質是不適合刷酸的,可能會(hui) 出現嚴(yan) 重性過敏、爛臉的情況。”吳玲玲提醒道,非專(zhuan) 業(ye) 人士最好不要在家自行嚐試刷酸治療。

  或對一些人有效,但並非適合所有人

  刷酸治療可能是一劑“良藥”,但同時也可能是一劑“猛藥”,並非人人都適合。

  “皮膚敏感、過薄、紅血絲(si) 明顯的人;患有接觸性皮炎、玫瑰痤瘡的人;長期從(cong) 事戶外工作,不能做好防曬的人;處在妊娠期的孕婦;處於(yu) 複發型單純皰疹發病期的人都不適合進行刷酸治療。”吳玲玲表示。

  吳玲玲建議,在進行刷酸治療前,最好先去專(zhuan) 業(ye) 醫院進行谘詢,了解自身膚質、敏感程度,是否有不適合刷酸的皮膚病以及刷酸的禁忌。

  “在購買(mai) 含‘酸’護膚品的時候,一定要仔細閱讀說明書(shu) 。正規廠家的說明書(shu) 都會(hui) 寫(xie) 得非常細致,內(nei) 容一般包括‘酸’的濃度、使用頻次以及使用禁忌等。”吳玲玲舉(ju) 例道,比如正規護膚品標簽上都會(hui) 標明“需與(yu) 防曬化妝品同時使用”“含水楊酸、3歲以下兒(er) 童勿用”等提示。

  除此之外,購買(mai) 含“酸”護膚品時,要盡量選擇果酸類產(chan) 品。果酸主要從(cong) 植物中提取,相對安全,較少發生中毒反應。而水楊酸屬於(yu) 化學物質,如果過量使用,其蓄積在人體(ti) 中若達到一定量,就可能會(hui) 引發中毒反應。

  吳玲玲建議道,刷酸治療三四次後,有些人會(hui) 出現“大爆痘”的情況,這就說明皮膚存在炎症,應先到專(zhuan) 業(ye) 醫院進行消炎,而後再視情況判斷是否繼續進行刷酸治療。

  刷完酸後,皮膚需要一定的時間自我調整和修複,不宜受到外界的刺激,所以最好在晚上進行相關(guan) 治療。如果白天刷酸,外出還不注意防曬,就會(hui) 導致皮膚出現色素沉澱等現象。此外,刷酸後,皮膚還可能會(hui) 出現幹燥緊繃感,因此還要特別注意給皮膚補水。(記者 陳曦)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