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村彰英:中國街舞會成為新潮流嗎?
中新社北京9月19日電 題:北村彰英:中國街舞會(hui) 成為(wei) 新潮流嗎?
作者 馬毅
誰能想到一曲民族範兒(er) 十足的《金蛇狂舞》能夠出現在街舞比賽中,又有誰能想到自帶“仙氣兒(er) ”的傳(chuan) 統戲劇《白蛇傳(chuan) 》能演繹出“震撼舞步”。一檔舞蹈綜藝節目將全世界街舞愛好者吸引來到中國,他們(men) 跨越國界、以舞切磋,演繹了多場中式街舞作品。在最新一季開播的節目中,人們(men) 再次看到了頭戴鬥笠的俠(xia) 客在水墨意境中起舞。
當中國文化與(yu) 外來的街舞相遇,能否碰撞出新的“東(dong) 方街舞”門派?日本國寶級舞者——北村彰英(ACKY),近日接受中新社“東(dong) 西問”欄目專(zhuan) 訪,分享了他對這個(ge) 問題的見解以及其與(yu) 中國的奇妙緣分。
因為(wei) 熱愛,所以不害怕輸掉比賽
北村彰英2001年開始往返於(yu) 中日兩(liang) 國之間推廣震感舞(Popping,街舞舞種之一),看到中國街舞如今發展成為(wei) 一項全民參與(yu) 的運動十分感慨,“我初到北京時,跳震感舞的舞者大概隻有10個(ge) 人。2005年增加到了100人,到了2007年已經突破500人,近幾年的震感舞活動有上千人參加。這是我完全沒想到的。”
他對中國街舞的關(guan) 注不僅(jin) 僅(jin) 是看到參與(yu) 群體(ti) 壯大,更重要的是向人們(men) 傳(chuan) 達街舞理念。因為(wei)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各國幾乎所有大型街舞比賽都停辦。2021年中國一檔街舞綜藝節目向北村彰英發出邀請,這位擁有27年舞齡的裁判級舞者起初也有些猶豫:孩子尚幼、擔心疫情又或是害怕輸掉比賽,然而憑著對舞蹈的熱愛,他毅然選擇來到中國。“我跳舞這麽(me) 久的原因就是緣於(yu) 兩(liang) 個(ge) 字——堅持。從(cong) 技術上講,我不能再與(yu) 年輕人競爭(zheng) 。我隻能憑借我的熱情和精神來跳舞。我相信舞蹈是應該把動作和情感結合在一起的。不考慮勝負的因素,在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用舞蹈給人們(men) 勇氣是我決(jue) 定參加這個(ge) 節目的最大初衷。”
其實,在疫情發生之初,他就自發在網絡授課並把收入所得捐給武漢舞者,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wei) 在他最初跳舞的時代,街舞舞者很難被公眾(zhong) 接受,他希望用這樣的方式凝聚街舞舞者,共同向人們(men) 傳(chuan) 達街舞的優(you) 秀理念。他的努力和堅持也讓看過這個(ge) 節目的中國年輕人在網絡發出這樣的感慨:“看到從(cong) 小崇拜的偶像如今依然在舞台上用最熱血的方式Battle(鬥舞),自己還有什麽(me) 理由停滯不前。”
街舞舞台上,不應隻有一種風格
在中國跳舞的經曆及與(yu) 舞者的交流中,北村彰英有了更深的感悟,不同文化融合在一起時碰撞出了新的街舞範兒(er) 。他表示,街舞在中國乃至亞(ya) 洲最初隻是一個(ge) 文化舶來品,如今跳出了越來越濃厚的中國味兒(er) 並不稀奇。
北村彰英對中國舞蹈曆史的認知是從(cong) 敦煌壁畫開始的,那些曆經千年的石刻壁畫不僅(jin) 展現出當時音樂(le) 、舞蹈、服飾以及社會(hui) 風俗的各個(ge) 方麵,還能從(cong) 中看到古代伊朗、印度、希臘等國家文化藝術的影子,“這就是融合與(yu) 互鑒的偉(wei) 大產(chan) 物。我想在每一時期,中國悠久的舞蹈文化正如這股厚重的曆史感一般,展現出了強大的包容與(yu) 創造性。因此我很尊重和欽佩中國的曆史文化。在如今張揚灑脫的街舞舞台上,不應該隻有一種舞蹈風格。我在中國舞者身上看到,他們(men) 渴望借助全球舞者交流的舞台,去表達對來自西方街舞文化的認識與(yu) 理解,並且創造出‘中國範兒(er) ’的舞蹈。”北村彰英說。
這種東(dong) 西方街舞文化的交流與(yu) 碰撞,對世界街舞的整體(ti) 發展也有著推動作用。北村彰英表示,街舞舞者因為(wei) 中西方交流機會(hui) 的增多相互熟識,在交流切磋中相互學習(xi) ,這種麵對麵的交流不僅(jin) 會(hui) 提高個(ge) 人的舞蹈技藝,還帶動了10年來街舞的整體(ti) 發展。而世界各地舞者的交流,又能帶動街舞文化的發展,繼而下一代舞者們(men) 也會(hui) 因為(wei) 街舞而成為(wei) 朋友。“我年輕的時候從(cong) 來沒想過,會(hui) 通過街舞結識世界各地的朋友。當然在鬥舞中會(hui) 有勝負,會(hui) 有懊悔,會(hui) 有哭泣,但隻有經曆了這些才能萌發出真正的友誼。這才是街舞真正意義(yi) 上的發展。通過交流和分享,使世界各地的舞者共同進步,我覺得這是像我這樣的‘大叔’的使命。”
中西舞風相遇,會(hui) 有奇妙反應
與(yu) 歐洲、亞(ya) 洲各國街舞看似有些“風格迥異”的中國風街舞未來是否會(hui) 發展為(wei) 一種潮流新趨勢呢?
北村彰英表示,在全球範圍內(nei) ,不光是舞者,人與(yu) 人之間都會(hui) 有意識差異。“我年輕的時候,既沒有手機,也沒有網絡社交平台。由於(yu) 信息匱乏,我不得不在有限的條件下學習(xi) 各國曆史文化、並通過觀看視頻練習(xi) 舞蹈。”現在,人們(men) 生活在信息共享時代,所以在知識學習(xi) 上沒有太大差異。但是,每個(ge) 國家都會(hui) 有不同的流行趨勢。正如有不同類型的飲食方式,如中華料理、法國料理、意大利料理等。對於(yu) 舞者來說,各國在舞蹈風格上確實有差異,但對街舞的表現形式和熱情是共通的。
北村彰英表示,兩(liang) 年的中國街舞之行讓他見識到了震撼的中國風格作品。中國街舞舞者們(men) 將中華文化融入街舞作品,不僅(jin) 體(ti) 現了對民族文化的自信,更用獨特的街舞形式,讓民族文化得到傳(chuan) 承和發揚。“作為(wei) 一名日本街舞舞者,我至今從(cong) 沒嚐試過像中國舞者這樣,跳一支日係風街舞作品。這對我來說既深受觸動,同時又是一個(ge) 很好的學習(xi) 經曆。我親(qin) 眼見證了中國風格和西洋風格舞蹈融合的奇妙反應,這對街舞界的未來至關(guan) 重要,必將會(hui) 成為(wei) 一種流行趨勢。”
東(dong) 方舞者,具備“衝(chong) 奧”優(you) 勢嗎?
在中國街舞圈近日發生了一件喜事,16歲中國姑娘劉清漪奪得國際頂尖霹靂舞賽事“Outbreak大賽”女子組冠軍(jun) ,這是中國霹靂舞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兩(liang) 年後的巴黎奧運會(hui) ,霹靂舞將首次亮相奧運賽場,那麽(me) 這個(ge) 世界冠軍(jun) 是否意味著中國舞者有“衝(chong) 奧”可能?
北村彰英介紹,霹靂舞(Breaking,街舞舞種之一)起源於(yu) 1970年代美國街頭,這種街舞的很多動作與(yu) 體(ti) 操和中國武術有著聯係,其舞蹈風格本身沒有規定動作,更多的是即興(xing) 發揮。後經多年演變成為(wei) 一項有規則的競技運動。越來越多的大型體(ti) 育賽事的舉(ju) 辦使這項運動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在奧運會(hui) 上增加霹靂舞項目,對街舞舞者們(men) 是件好事。因為(wei) 這意味著街舞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相較於(yu) 比賽的贏輸,能以和平的方式競爭(zheng) ,並讓年輕人擁有夢想更有意義(yi) 。”
他表示,在過去40年裏,亞(ya) 洲人已活躍在這種誕生於(yu) 西方的舞蹈世界裏,亞(ya) 洲舞者也越來越得到國際認可。
據介紹,近年來中國舉(ju) 辦了各種街舞賽事,常邀請外國霹靂舞者參賽、交流。迎戰兩(liang) 年後的巴黎奧運會(hui) ,中國舞者除了已經具備過硬的舞蹈功底,將自身擅長的中國風街舞充分發揮,形成獨特的風格就是一種優(you) 勢。
對於(yu) 視舞蹈為(wei) 生命的北村彰英來說,雖然身體(ti) 不再年輕,但他從(cong) 不輕言放棄。“我的表現力還可以加強,跳舞感悟力還可以提升……”他說,自己會(hui) 堅持到生命的最後時刻。(完)
受訪者簡介:
北村彰英(ACKY),日本Popping(震感舞)國寶級舞者,舞齡27年。日本最高水準街舞賽事OLD SCHOOL NIGHT街舞大賽七屆冠軍(jun) 、日本齊舞大賽Japan Dance Delight三屆冠軍(jun) 。2002年參加美國洛杉磯“BBOY-SUMMIT”震感舞比賽,成為(wei) 第一個(ge) 贏得一對一Battle世界冠軍(jun) 的亞(ya) 洲人。他從(cong) 2001年開始往返於(yu) 中日兩(liang) 國之間推廣震感舞(Popping),在業(ye) 界被譽為(wei) “中日街舞文化親(qin) 善大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