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閃耀吧!中華文明》熱播 六大考古現場還原曆史高光時刻

發布時間:2022-09-20 16:43: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六大考古現場還原曆史上的高光時刻【《閃耀吧!中華文明》熱播】

  是誰在甲骨上刻下了第一個(ge) 文字?神秘的三星堆是否證明了神話的存在?八千秦俑守護著怎樣的秘密?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司、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優(you) 酷和河南衛視聯合打造的國內(nei) 首檔文化探索紀實節目《閃耀吧!中華文明》正在熱播。節目用曆史謎題做牽引,發起人陳坤和追光夥(huo) 伴許丹睿大膽猜測,小心求證,一麵積極尋找線索,一麵尋求專(zhuan) 家答疑解惑,網友亦跟隨著感受燒腦解謎的樂(le) 趣。

  用推理解密三星堆

  “探索之旅”首站深入三星堆,通過推理解謎、國漫動畫等年輕化的表達形式,探尋古蜀文明。節目一經上線,便吸引了眾(zhong) 多優(you) 酷網友的關(guan) 注,直呼“三星堆充滿了浪漫與(yu) 想象”,“太燒腦”則成為(wei) 彈幕高頻熱詞。節目還融入了CG特效、國漫動畫等創新形式,用技術呈現藝術,尋求文化類節目的視聽和跨次元表達,讓“這是什麽(me) 神仙節目”“眼球福利時刻”等評論刷屏。“人文節目並不意味著曲高和寡,我們(men) 希望用新穎的故事和獨特的視覺,讓網友共情。”《閃耀吧!中華文明》總監製、優(you) 酷人文中心自製工作室總監李炳表示。

  考古現場還原曆史上的高光時刻

  據介紹,《閃耀吧!中華文明》以六大考古現場為(wei) 依托,以一線考古專(zhuan) 家、資深文博曆史學者第一手的真實經曆和研究成果為(wei) 支撐,後續還將展現秦始皇帝陵、敦煌等多個(ge) 文博場景,大唐遺寶等曆史謎團也將鋪陳在觀眾(zhong) 眼前。

  “如果把中國五千年的曆史比作一條曲線的話,它一定是波瀾起伏的,每一個(ge) 波峰都是曆史長河裏的一個(ge) 高光點,我們(men) 把它稱之為(wei) ‘閃耀時刻’。”李炳以大唐遺寶舉(ju) 例,上世紀70年代,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何家村出土了一批唐代金銀器,多達1100多件的寶物,被埋藏在2個(ge) 大陶甕和1個(ge) 銀罐之中,這批金銀器屬於(yu) 唐代的皇家器物,其中不僅(jin) 包括了皇家日常用品,還有古羅馬的金幣、中亞(ya) 特征的器物,由此可見唐代文化交流的繁盛。

  32位出鏡專(zhuan) 家保障學術嚴(yan) 謹

  《閃耀吧!中華文明》雖然在嚐試以創新的表達方式做曆史題材,卻保持了學術上的嚴(yan) 謹。製片人鄧瑞玲介紹,節目策劃和研發曆時8個(ge) 月,整個(ge) 項目得到了50多個(ge) 文博單位的支持,聯絡拜訪了105位專(zhuan) 家老師。

  “整季12期的節目裏麵一共32位出鏡專(zhuan) 家,在策劃每一期台本的時候,導演組和編劇組會(hui) 先閱讀很多的書(shu) 籍和學術論文,有一個(ge) 初步的腳本設想,提交專(zhuan) 家審核,再修改再審核,然後在實地勘景之後,根據我們(men) 實際的拍攝安排,還會(hui) 再跟專(zhuan) 家麵對麵地做最後的確認。最多一次修改次數的台本,文檔上寫(xie) 的是第15稿。”

  考古人的奉獻讓陳坤兩(liang) 度落淚

  陳坤和許丹睿兩(liang) 位“文明追光人”對於(yu) 節目的內(nei) 容也做了大量準備,在節目策劃期間,陳坤和許丹睿就主動向導演組要了參考書(shu) 籍,包括去了解節目將要接觸的史學專(zhuan) 家。鄧瑞玲回憶,在拍博物館的時候,隻要是節目換景或者是調機位的間隙,一溜煙陳坤就不見了,他會(hui) 用這個(ge) 時間段仔仔細細去看展櫃裏的文物,用手機拍了很多的照片,“看得出來他是內(nei) 心自發有探索文明的原動力。”鄧瑞玲說,在整個(ge) 節目錄製過程中,陳坤有兩(liang) 次落淚的場景,一次是在廣東(dong) 海上絲(si) 綢之路博物館,當時陳坤跟崔勇(廣東(dong) 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南海I號項目負責人)對著大海有一段對話,崔勇講到覺得自己很幸運,從(cong) 事這個(ge) 職業(ye) 一直到退休都是跟南海I號在一起的,“陳坤說一生一船,一生都是為(wei) 了水下考古,當時那一段陳坤是熱淚盈眶。”第二次是在敦煌,陳坤聽婁婕(敦煌研究院研究員)講述一代又一代敦煌守護人的故事,“陳坤當時感動於(yu) 婁婕老師用那麽(me) 平實的語言,講述了那麽(me) 有力量的故事,他是眼淚掉下來了。”

  從(cong) 《閃耀吧!中華文明》到《國寶100》《隱秘的細節》,近年來,優(you) 酷深耕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容賽道,出品和播出了大量優(you) 質文博節目。優(you) 酷已連續三年舉(ju) 辦“雲(yun) 遊非遺·影像展”活動,在“文化和自然遺產(chan) 日”期間推出了80餘(yu) 檔非遺節目,覆蓋文化精品、非遺美食、中國節日、戲曲藝術等不同板塊,在線上打造傳(chuan) 統文化“百花園”。據優(you) 酷發布的《2022文博節目報告》顯示,近8000萬(wan) 人次“雲(yun) ”逛文博,其中六成熱衷於(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博節目,95後成觀看主力軍(jun) 。

  此前,優(you) 酷出品的《中國潮音》,以及與(yu) 河南衛視聯合出品的“中國節日”係列、與(yu) 天津衛視合作的《青春守藝人》等傳(chuan) 統文化綜藝亦頻頻“出圈”。節目還將觀眾(zhong) 對傳(chuan) 統文化的熱愛沉澱到興(xing) 趣社區,4月,一眾(zhong) 手繪大神現身優(you) 酷社區“國風月”活動,14萬(wan) 網友在這裏聊起了傳(chuan) 統文化。

  據了解,曆史文化題材作為(wei) 優(you) 酷人文的核心賽道之一,未來還將持續加大精品內(nei) 容的創作和產(chan) 出。優(you) 酷將以年輕化敘事,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的創新發展提供新思路、開拓新邊界。

  文/本報記者 祖薇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