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連雲港搭建互聯互通新平台
原標題:
為(wei) 哈薩克斯坦產(chan) 品提供從(cong) 太平洋揚帆起航的出海口——
連雲(yun) 港搭建互聯互通新平台
9月15日,來自哈薩克斯坦的2400噸鐵合金搭乘國際班列運抵連雲(yun) 港,它們(men) 將從(cong) 連雲(yun) 港港裝船運往日韓等地。今年1至7月,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基地貨物進出庫量突破259萬(wan) 噸,同比增長13.8%,集裝箱進出場量15.1萬(wan) 標箱,同比增長24.5%。
作為(wei) 內(nei) 陸國家,哈薩克斯坦沒有出海口,連雲(yun) 港是哈薩克斯坦東(dong) 向出海距離最近的港口。2014年,“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合作首個(ge) 實體(ti) 平台項目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落地連雲(yun) 港。2017年6月8日,4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cong) 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合作基地、霍爾果斯—東(dong) 門無水港同時發出,拉開了中哈亞(ya) 歐跨境運輸大幕。目前,港口班列已經布局4個(ge) 過境口岸,實現對中亞(ya) 地區主要站點的全覆蓋,至土耳其、波蘭(lan) 、德國和日中蒙、中吉烏(wu) 等班列線路穩定運營,班列滿載率基本達到100%。
在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內(nei) ,憑借將理貨、海關(guan) 、鐵路等申報手續由“串聯”變成“並聯”,“落場—提箱—進場—等待”中間環節被省去,海船靠港後,吊車就能將集裝箱直接轉移到一旁的卡車、火車上。更高的作業(ye) 效率讓中哈合作更加緊密。數據顯示,哈薩克斯坦過境中國進口的日用消費品和出口的礦產(chan) 品、糧食等優(you) 勢貿易商品80%以上通過連雲(yun) 港口岸集散分撥。
作為(wei) 中哈兩(liang) 國物流合作領域的標誌性成果,中哈物流合作基地自建成投產(chan) 至今年8月底,場站累計到發中歐班列4652列。目前,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常態化開行6條精品線路,從(cong) 中亞(ya) 五國逐步拓展到土耳其、德國、俄羅斯等國家,覆蓋了104個(ge) 國際貨運站點。
連雲(yun) 港還抓住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雲(yun) 港片區建設重要機遇,積極探索船車直取、國境糧食監管等新模式,2021年,國際班列過境集裝箱“車(站)船直取”零等待模式獲得了國家層麵的認可,並向全國口岸推廣。同時,新開中東(dong) 海灣、美國西海岸、南非等方向遠洋幹線,將航線總數增加到83條。2019年已實現中歐班列“重去重回”,其滿載率、重箱率基本達到100%,哈國小麥、中亞(ya) 鐵合金、鉀肥、棉紗專(zhuan) 列數量全國領先。
1992年12月1日,首列國際集裝箱專(zhuan) 列“東(dong) 風1808”從(cong) 連雲(yun) 港發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30年來,新亞(ya) 歐大陸橋完成國際貨運量超過115萬(wan) 標箱,以哈薩克斯坦為(wei) 代表的中亞(ya) 五國成為(wei) 連雲(yun) 港國際陸海聯運最重要的“腹地市場”。依托向東(dong) 的“海上絲(si) 路”、向西通達的“陸上絲(si) 路”,連雲(yun) 港搭建起互聯互通新平台。連雲(yun) 港市委書(shu) 記馬士光表示:“作為(wei) 推進新亞(ya) 歐陸海聯運通道和‘一帶一路’強支點建設的關(guan) 鍵切入口,我們(men) 將搶抓機遇,加快打造標杆示範項目,早日實現‘千萬(wan) 標箱、東(dong) 方大港’建設目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