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鄉風吹在希望田野上
各地區各部門深化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紮實推動移風易俗
文明鄉(xiang) 風吹在希望田野上
本報記者 顧仲陽 常 欽
河南唐河縣倡導婚事新辦、孝老愛親(qin) ,農(nong) 民精神風貌大幅提升;天津寶坻區把家庭美德、公益美德等進行量化積分,軟約束有了硬抓手;遼寧岫岩滿族自治縣以家鄉(xiang) 英雄為(wei) 榜樣,賡續紅色血脈,譜寫(xie) 文明新篇……近日,第三屆“縣鄉(xiang) 長說唱移風易俗”優(you) 秀節目展演上,各地縣鄉(xiang) 長化身“演員”和“宣傳(chuan) 員”,說唱移風易俗新鮮事,倡導鄉(xiang) 風文明新風尚,拉開了今年“移風易俗主題宣傳(chuan) 月”活動的序幕。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別要注重提升農(nong) 民精神風貌”“要弘揚新風正氣,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xiang) 村文明新氣象”。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大力加強農(nong) 村公共文化建設,全力推進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推動移風易俗,不斷提升農(nong) 民精神風貌,廣大農(nong) 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feng) 富,鄉(xiang) 村文明不斷煥發新氣象。
深入推進移風易俗,農(nong) 村風氣煥然一新
推進鄉(xiang) 村移風易俗,必須革除高價(jia) 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xi) 。2019年中央農(nong) 辦、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部門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xiang) 風的指導意見》。近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實施《開展高價(jia) 彩禮、大操大辦等農(nong) 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治理工作方案》。各地結合實際,紮實推進農(nong) 村移風易俗,深入倡導鄉(xiang) 風文明新風尚。
——村規民約立起來,製度上形成規範。
“新婚喜宴一天清,外村親(qin) 朋五桌內(nei) ……”在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義(yi) 張莊村,每逢有婚嫁喜事,一張特別的“粉紅紙”總會(hui) 張貼在辦事村民宅院門前。全區共建立紅白理事會(hui) 157個(ge) ,紅白喜事有了具體(ti) 的操辦標準。
各地堅持製度創新,成立紅白理事會(hui) 為(wei) 婚喪(sang) 嫁娶提供惠民服務,製定村規民約對高價(jia) 彩禮、人情攀比等行為(wei) 形成約束,推動移風易俗,為(wei) 農(nong) 民減輕負擔。
——現實難題解決(jue) 好,思想上形成自覺。
“兩(liang) 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彩禮聘金。”甘肅省合水縣組織開展青年聯誼會(hui) 、舉(ju) 辦集體(ti) 婚禮等,推廣“零彩禮”,省心省錢還隆重大方,既有麵子也保住了“裏子”。
各地區各部門采取務實有效辦法,組織活動拓寬青年交友擇友麵,提供喜事新辦、簡辦服務,很多農(nong) 村青年選擇主動“為(wei) 愛減負”。截至2021年底,民政部門確認32個(ge) 國家級、近300個(ge) 省市級婚俗改革實驗區,各個(ge) 實驗區的高價(jia) 彩禮、大操大辦等陋習(xi) 得到有力遏製。
——弘揚新風易舊俗,風氣上形成氛圍。
“咱們(men) 東(dong) 風村,人好民風淳。家宴唱主角,山鄉(xiang) 育新風……”在浙江省長興(xing) 縣煤山鎮東(dong) 風村文化禮堂裏,村民們(men) 圍坐在一起,跟著誌願者學唱鄉(xiang) 風文明詩歌。長興(xing) 縣圍繞移風易俗開展文藝排演、政策宣講、誌願服務等活動,新風尚的種子播撒到千家萬(wan) 戶。
各地區各部門創新方式方法,用好縣鄉(xiang) 廣播電視、鎮村公開欄等傳(chuan) 統陣地,探索利用短視頻等新媒體(ti) 方式,向農(nong) 民群眾(zhong) 講清楚為(wei) 什麽(me) 要移風易俗,移什麽(me) 樣的風、易什麽(me) 樣的俗,宣傳(chuan) 教育深入人心,文明新風在廣袤農(nong) 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公共文化體(ti) 係更加健全,農(nong) 民文化生活更加豐(feng) 富
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加快補上鄉(xiang) 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短板,提升鄉(xiang) 村文化活動服務效能,讓文明鄉(xiang) 風融入農(nong) 村發展和農(nong) 民生活。如今的農(nong) 村,公共文化體(ti) 係更加健全,有場所、有活動、有隊伍,農(nong) 民文化生活更加豐(feng) 富多彩。
——補短板,農(nong) 村文化設施更齊全。
9月7日,浙江省開化縣華埠鎮新安村,“月滿錢江源”中秋晚會(hui) 在村文化禮堂拉開帷幕。“改造後的文化禮堂,成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舉(ju) 辦文化活動、休閑健身的好去處。”村民黃勇平說。
放眼全國,農(nong) 村公共文化設施不斷完善。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542個(ge) ,公共圖書(shu) 館3215個(ge) ,鄉(xiang) 鎮(街道)文化站4萬(wan) 多個(ge) ,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57萬(wan) 個(ge) ,所有行政村都有了農(nong) 家書(shu) 屋、電子閱覽室和文化活動室。
——建平台,文明實踐有了大舞台。
“來,下盤象棋”“你看我這毛筆字寫(xie) 得怎麽(me) 樣”……廣西賓陽縣黎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nei) ,前來休閑娛樂(le) 的群眾(zhong) 有說有笑、其樂(le) 融融。“休閑健身,健康義(yi) 診、理論宣講,實踐站的活動真不少,我也成了誌願者。”農(nong) 民劉民登說。
一場場活動,一次次服務,各地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逐漸成為(wei) 豐(feng) 富文化生活的舞台、倡導移風易俗的平台,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滿足人民群眾(zhong) 需求、培育社會(hui) 文明風尚等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優(you) 供給,家門口“吃”上文化“大餐”。
在河南省靈寶市,62個(ge) 鄉(xiang) 村文化合作社,一支支業(ye) 餘(yu) 小劇團、蒲劇團、舞蹈隊活躍鄉(xiang) 間,一場場精彩的演出豐(feng) 富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文化生活。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近年來,廣播電視村村通、農(nong) 村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斷推進,全國現有群眾(zhong) 文化團隊超過45萬(wan) 個(ge) ,比2012年增加了50%。各地支持農(nong) 民自發組織開展村歌、“村晚”、廣場舞等文體(ti) 活動,越來越多的鄉(xiang) 親(qin) 在家門口“吃”上文化“大餐”。
建機製樹新風,鄉(xiang) 村文明不斷煥發新氣象
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需要久久為(wei) 功。各地探索創新農(nong) 村移風易俗的方法路徑,將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經驗上升為(wei) 政策製度、轉化為(wei) 長效機製,大力弘揚時代新風,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鄉(xiang) 村文明不斷煥發新氣象。
——培養(yang) 文明鄉(xiang) 風,榜樣模範帶動身邊人。
日前,四川省華鎣市華龍街道石堰牆村村民唐中良再次獲得街道鄉(xiang) 風文明先進典型的表彰獎勵。唐中良細心照顧90多歲的老母親(qin) ,帶頭把家中收拾得幹幹淨淨,還主動擔任村裏的鄉(xiang) 風文明宣傳(chuan) 員。通過先進典型評選獎勵,尊老愛幼、愛護環境等逐漸成了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好風尚、好習(xi) 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各地選樹農(nong) 村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引導形成文明鄉(xiang) 風。各地加強傳(chuan) 統美德教育,建設家庭和睦、鄰裏守望、誠信重禮、勤儉(jian) 節約的文明鄉(xiang) 村,全國共評選表彰全國文明村鎮4625個(ge) 。
——傳(chuan) 承優(you) 秀家風,良好家風涵養(yang) 鄉(xiang) 風文明。
“孝善傳(chuan) 家,耕讀育人……”走進山東(dong) 省夏津縣蘇留莊鎮北鋪店村,家風長廊、家風館裏展示了不少名人和村民的家風家訓。“不少老人現場誌願給村裏的孩子、年輕人講述,優(you) 良家風代代傳(chuan) 承,潤物無聲地融入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日常生活。”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孫登強說。
良好家風涵養(yang) 鄉(xiang) 風文明。各地區各部門積極組織開展家庭文明建設活動,弘揚優(you) 秀家風、家庭美德。截至2021年底,累計評出全國最美家庭6808戶,推選出各級各類最美家庭539.89萬(wan) 戶,累計表彰全國五好家庭9912戶。
——滋養(yang) 淳樸民風,激勵機製引導群眾(zhong) 廣泛參與(yu) 。
走進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樂(le) 化鎮徐鄧村“移風易俗積分製兌(dui) 換超市”,各類生活用品全都“明碼標價(jia) ”,牆上張貼著積分兌(dui) 換標準。“文明積分帶來的實惠看得見,鄉(xiang) 親(qin) 們(men) 向上向善、守望相助,鄰裏關(guan) 係更加和諧。”徐鄧村村民鄧文財說。
各地區各部門大力推廣文明積分、道德超市、紅黑榜等做法,對文明行為(wei) 給予相應的精神激勵、物質獎勵,引導農(nong) 民群眾(zhong) “家家做好事、戶戶爭(zheng) 先進”。去年,全國新創建100個(ge) 鄉(xiang) 村治理示範鄉(xiang) (鎮)、994個(ge) 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嘎查),全麵推廣積分製、清單製等經驗,為(wei) 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注入新動能。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站在新起點上,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文化振興(xing) ,紮實推進農(nong) 村移風易俗,讓文明鄉(xiang) 風勁吹希望田野,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