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東湖高新區左嶺街道智苑社區——凝聚各方力量資源 用心用情服務群眾(喜迎二十大)
今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湖北省武漢市東(dong) 湖高新區左嶺街道智苑社區考察時指出,要把更多資源下沉到社區來,充實工作力量,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應急反應能力和管理服務水平,夯實城市治理基層基礎。
智苑社區幹部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囑托,加強黨(dang) 建引領,創新社區治理,凝聚各方力量資源,用心用情為(wei) 群眾(zhong) 服務,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聽說您剛出院,我們(men) 來看望您。”中秋節前,智苑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胡雲(yun) 帶著網格員、樓棟長和誌願者,拎著食用油等慰問品,來到社區居民趙銀芝家探望。
今年72歲的趙銀芝是智苑社區8棟的居民,今年7月因糖尿病和痛風引發並發症,在社區和下沉單位協調幫助下,住進湖北省中醫院葛店院區治療,如今病情穩定。
“您和社區幹部們(men) 的關(guan) 心,讓我感到十分溫暖。”趙銀芝笑著說。幾年前,她和老伴方建民都罹患疾病,子女不在身邊,生活很不方便。社區組織工作人員、下沉黨(dang) 員和誌願者,為(wei) 空巢老人、重症患者、殘疾人等困難群體(ti) 提供送菜送藥等服務,定期上門慰問,幫助解決(jue) 生活困難。
方建民指著天花板上閃爍的紅點說,“前不久,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上門,免費給我們(men) 安裝了煙霧報警器等適老化設備。”
智苑社區是一個(ge) 國有企業(ye) 棚改還建小區,常住人口約3800人,老年人占比大。7月8日,智苑社區迎來武漢光穀航天三江激光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未來城校區等4家新成員。至此,社區共有葛化集團機關(guan) 支部等11家成員單位,要事共商、活動聯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
“在黨(dang) 員幹部常態化下沉服務社區的基礎上,社區治理力量進一步加強了。”8棟樓棟長、誌願者馬紅武說,葛化集團出資建立食堂,方便老年居民用餐;湖北好鄰居醫藥有限公司提供遠程診療、送藥上門等服務;共建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組織誌願者為(wei) 社區的孩子們(men) 上科普課……
“現在社區建立起黨(dang) 建聯席會(hui) 議製度,每月召開一次聯席會(hui) ,社區梳理需求清單,成員單位提供資源清單,雙方對接形成項目清單,收集匯總了居民反映的數十項需求。”胡雲(yun) 介紹,在成員單位幫助下,社區已安裝48台高空拋物監控,修繕物業(ye) 用房和食堂,解決(jue) 了屋頂防水和外牆修繕等問題。
“如今,我們(men) 在社區生活得更加安心、放心和舒心。”趙銀芝握著胡雲(yun) 的手說。
送走胡雲(yun) 一行,趙銀芝告訴老伴,頭發長了,想下樓理個(ge) 發。“現在社區對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費上門理發服務。”方建民打了一個(ge) 電話,社區便民理發室的誌願者李海清很快帶著工具上門。
“社區調動各方力量資源服務居民。”李海清邊給趙銀芝老人剪發邊說。
在社區黨(dang) 組織領導下,居民自發成立調解、環保等多支誌願服務隊,200多名“紅馬甲”常年活躍在便民服務、清潔家園、治安巡邏等社區工作一線,黨(dang) 員幹部和群眾(zhong) 擰成一股繩,社區力量進一步得到充實。
“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對我們(men) 智苑社區工作者來說,就是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轉化為(wei) 砥礪前行的強大動力,秉持‘做實身邊每件事、當好群眾(zhong) 貼心人’工作理念,及時解決(jue) 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做好事,把黨(dang) 的溫暖送到居民心坎上。”胡雲(yun) 說。(本報記者 範昊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