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世界最貴的樂器:唐代古琴“九霄環佩”

發布時間:2022-09-21 11:12: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提起最貴的樂(le) 器,我們(men) 首先想到的就是名貴小提琴或者鋼琴。可事實上,到目前為(wei) 止,世界上最貴的樂(le) 器是屬於(yu) 中國的古老樂(le) 器——名為(wei) 九霄環佩的唐代古琴。九霄環佩的市值估價(jia) 約為(wei) 四億(yi) 人民幣,這個(ge) 價(jia) 值,堪稱文物界與(yu) 古琴界的雙絕。

  九霄環佩伏羲琴一共存世四張,均為(wei) 唐琴。目前一張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一張在中國曆史博物館,一張在遼寧省博物院,一張為(wei) 何作如先生私人收藏。

  唐代的古琴流傳(chuan) 到現在的雖然稀少,卻也不是絕無僅(jin) 有,九霄環佩為(wei) 何價(jia) 值如此之高,成為(wei) 世界上最貴的樂(le) 器呢?

  做工 故宮九霄環佩代表著斫琴的最高水準

  九霄環佩為(wei) 伏羲式,四張相同。

  唐玄宗時期,皇帝與(yu) 貴妃都熱愛音律,推動了音樂(le) 的發展。這個(ge) 時期,斫琴者出現了鼎鼎大名的雷氏家族,彈琴者,有董庭蘭(lan) 等音樂(le) 家活躍。

  傳(chuan) 說中九霄環佩的製作者為(wei) 雷威(琴銘依稀可見雷威字跡)。雷威鼎盛於(yu) 玄宗時期,有中華第一製琴師美稱,他的琴千金難求,後被封為(wei) 琴待詔,專(zhuan) 為(wei) 皇室製琴。

  九霄環佩四個(ge) 字為(wei) 小篆體(ti) ,刻於(yu) 古琴龍池上方,琴腹銘文有一行寫(xie) 著“開元三年斫”,正是雷威的時代。

  九,在傳(chuan) 統文化中是皇權的象征,至高無上的意思,九霄是神話傳(chuan) 說中的仙境,在九重天之上。所以九霄,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環佩,是玉製飾物,走路叮當作響,聲音清脆動聽。

  古琴取名九霄環佩,無疑是為(wei) 皇室特製的古琴。何作如先生收藏的九霄環佩就曾經出現在唐肅宗的登基大典上。

  古琴有很多樣式,如伏羲式、落霞式、神農(nong) 式、仲尼式、蕉葉式、連珠式……而伏羲式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yi) 。

  古琴與(yu) 伏羲的緣分源遠流長,傳(chuan) 說古琴的發明者,正是伏羲。伏羲時期,天地不安,鬼神橫行,他試圖以音樂(le) 天籟之音淨化世間邪魔,帶領人族平安生活,於(yu) 是製作出了古琴,彈奏出了純淨的音樂(le) 。

  伏羲之後,古琴一直在完善和流傳(chuan) 。

  九霄環佩為(wei) 存世最早的伏羲式古琴,伏羲製式,也是對古琴之祖的一種致敬。這個(ge) 造型的琴琴首微圓,上闊下窄,與(yu) 琴首一體(ti) ,琴腰內(nei) 收為(wei) 弧形,渾厚大氣。自九霄環佩之後,伏羲式成為(wei) 古琴最重要的樣式之一,曆代都有伏羲式名琴傳(chuan) 世。

  而故宮所藏的九霄環佩,始終是最有名、曝光率最高的伏羲式古琴,我們(men) 目前所說的九霄環佩,大體(ti) 都是指這張琴。

  《琴史》中講:“琴有四美,一曰良製,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約正心。”前兩(liang) 則,是琴的材質,後兩(liang) 則是彈者的技藝與(yu) 情感。四美俱存,則可感動天地人神。

  九霄環佩出自名家之手,來自皇室,琴麵材質為(wei) 桐木,琴底為(wei) 梓木,鹿角灰胎,葛布為(wei) 底,材質精良,蚌徽、紅木軫、白玉足,護軫為(wei) 紫檀。無論從(cong) 材質或者製琴師還是造型,都代表著古琴最高的規格。

  收藏 它的主人之一為(wei) 雷琴的忠實粉絲(si) 蘇軾

  故宮的九霄環佩,為(wei) 曆代名家收藏,這些名家,為(wei) 這張古琴賦予了更深厚的文化價(jia) 值。

  這張琴,除龍池刻的“九霄環佩”四字外,龍池左側(ce) 行書(shu) 刻有“超跡蒼霄,逍遙太極”,落款“庭堅”。庭堅是宋代大詞人黃庭堅,名盛一時。

  而琴的龍池、雁足間刻有楷書(shu) 四句詩:“藹藹春風細,朗朗環佩音。垂簾新燕語,滄海老龍吟。”落款是“蘇軾記”三個(ge) 字。

  蘇軾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巔峰,是無數文人的偶像。他豁達瀟灑,又有曠世才華,精通音律,是音樂(le) 史上極其著名的音樂(le) 家。蘇軾一生不得誌,一直在被貶的路上,許多苦悶的歲月,是古琴陪伴他度過的。

  蘇軾是雷琴的忠實粉絲(si) ,隻要有機會(hui) ,他就收集雷琴,不惜代價(jia) 。蘇軾對雷琴有多癡迷呢?他不僅(jin) 撰寫(xie) 了一篇《家藏雷琴》介紹自己的寶貝們(men) ,為(wei) 了研究雷琴的發音特點,他還不惜將家中珍藏的一張雷琴拆開來觀察,一點點分析雷琴的奧妙,可謂雷氏知音,也可謂琴癡。

  他在《家藏雷琴》中寫(xie) 了這個(ge) 研究的過程:“此最琴之妙而雷琴獨然。求其法不可得,乃破其所藏雷琴求之。琴聲出於(yu) 兩(liang) 池間,其背微隆如薤葉,然聲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餘(yu) 韻,此最不傳(chuan) 之妙。”

  拆了一張名貴的雷琴,終於(yu) 被他發現了這琴的特點,於(yu) 是寫(xie) 了一首詩道:“我有鳳鳴枝,背作蛇蚹紋。月明委靜照,心清得奇聞。”

  蘇軾愛琴,將古琴審美拔高到了哲學程度,他寫(xie) 的最著名的一首琴詩:“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yu) 君指上聽?”

  這首詩寫(xie) 古琴,又充溢著哲學思想,對音樂(le) ,對古琴,或者是對命運,發出了天問:這古琴的天籟之音,到底是琴發出來的,還是僅(jin) 限於(yu) 手指的技藝呢?

  如此愛琴,蘇軾收藏過雷氏的這張九霄環佩就順理成章了。

  而黃庭堅幾乎與(yu) 蘇軾齊名,是著名的書(shu) 法家,文學家,兩(liang) 個(ge) 人同時代,究竟是誰先得到了九霄環佩不得而知,但是他們(men) 都曾擁有過,收藏過,珍愛過,彈奏過,兩(liang) 位文豪,為(wei) 這張九霄環佩賦予了文化內(nei) 涵。

  蘇軾和黃庭堅之後,不斷有收藏家珍愛這張琴。琴龍池的右側(ce) 行書(shu) 刻有:“泠然希太古,詩夢齋珍藏。”並有“詩夢齋”印落款。詩夢齋,是著名的清代古琴家葉赫那拉·佛尼音布的書(shu) 齋名稱,佛尼音布收藏之後,九霄環佩還有最後一段銘文,刻的是“楚園”印,這方印的主人是清末著名收藏家劉世珩的印。

  保存 千年之後,古琴顏值、音色依然完美

  大琴學家楊時百在《琴粹》中說:“歐陽公之琴記,唐琴在北宋時已不可多得,況更曆千年乎?宜乎今日唐琴如鳳毛麟角也。”

  古琴的保存是很難的,九霄環佩從(cong) 唐代到宋代的蘇軾手裏,已經是難得,又從(cong) 北宋到現代,已經過去了千年之久,這其間氣候與(yu) 時光,都可以讓一張古琴失去原有的音色。

  古琴的修複是重塑的過程,繁瑣又漫長,要想毫無損傷(shang) 地修複一張唐琴,隻有頂級大師能做到,而現今流傳(chuan) 的唐琴幾乎都需要修複。

  九霄環佩是個(ge) 例外,在漫長的歲月中,經過了濕度與(yu) 炎熱的考驗,居然保存完好,這既是一種幸運,也因為(wei) 琴材質精良。

  四張九霄環佩均為(wei) 珍品,連歲月匆匆也放過了對這幾張琴的侵蝕。

  四張琴,其中三張已經成為(wei) 博物館的珍藏品,作為(wei) 文物被妥善保管,輕易不再彈奏,另外一張私人藏琴,承擔了為(wei) 後世展示天籟之音的重任。

  這張九霄環佩刻有隸書(shu) 腹款“至德丙申”(至德丙申為(wei) 唐肅宗元年),為(wei) 唐肅宗登基大典上的奏樂(le) 琴。龍池、鳳沼間有兩(liang) 枚方印,一為(wei) “清和”篆印,一為(wei) “東(dong) 坡蘇軾珍賞”篆文印,內(nei) 填金漆。這張九霄環佩應該也被蘇軾收藏過。

  傳(chuan) 說何作如先生得到九霄環佩後,曾經遍邀名家彈奏,音色均不理想,後來遇到古琴大師、中央音樂(le) 學院教授李祥霆先生,請他彈奏。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千年奇緣,這張流傳(chuan) 了千年的古琴在李先生指下煥發出了完美的音色。

  李祥霆先生以七個(ge) 詞評價(jia) 這張唐琴的音韻:“鬆透、恬靜、圓潤、雄偉(wei) 、沉厚、悠遠、神奇。”

  人與(yu) 琴的緣分奇妙而又似乎順理成章。

  2012年8月,上海東(dong) 方藝術中心歌劇廳的“雅樂(le) ·他來自唐朝古琴音樂(le) 會(hui) ”,何作如先生無償(chang) 將琴借出,李祥霆再次成為(wei) 了九霄環佩的演奏者。

  2012年10月李祥霆先生的個(ge) 人音樂(le) 會(hui) “天府唐音”在成都寬窄巷子舉(ju) 行,這場音樂(le) 會(hui) ,先生依然使用九霄環佩演奏。

  當《流水》與(yu) 《廣陵散》等名曲於(yu) 指下流瀉而出,在沉厚流暢的琴聲中,經過了這麽(me) 長的時光流逝,九霄環佩仿佛將盛唐與(yu) 當代的音樂(le) 之魂連接了起來。

  一張古琴,價(jia) 值上億(yi) 與(yu) 否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複活了千年前的天籟之音,延續了雷琴與(yu) 中華文化的奇跡。

  文/月滿天心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