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學藝術:像泉水一樣奔湧 像星空一樣燦爛

發布時間:2022-09-21 14:57: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十年答卷】

  光明日報記者 劉江偉(wei)

  或許,在某個(ge) 夏夜的劇場裏,一場富有傳(chuan) 統文化韻味的演出,如詩如幻、精美絕倫(lun) ,令你深受感染、陶醉其中。

  或許,在某個(ge) 假期的影院裏,一部展現愛國精神的電影,紅旗獵獵、壯誌淩雲(yun) ,讓你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或許,在某個(ge) 秋日的書(shu) 店裏,一本充盈日常煙火的小說,溫情脈脈、娓娓道來,使你為(wei) 之流淚,也為(wei) 之會(hui) 心微笑。

  或許,還在某個(ge) 旭日初升的早晨,一首蘊含時代氣息的詩歌,韻律昂揚、青春萌動,點燃了你理想的火炬、逐夢的自信。

  回望這十年,劇場內(nei) 外、線上線下、大屏小屏,有無數個(ge) 這樣的高光時刻、心動瞬間,裝點著我們(men) 美好的生活,振奮著民族豪情,它們(men) 匯聚成了文藝最美麗(li) 、最豐(feng) 盈的風景。

  走進新時代文藝百花園,隻見花開正好,美景正盛!

  囑托

  煙火騰起,夜空如晝,2021年的冬天,世界再次將目光聚焦北京。

  奔騰的“黃河水”、綻放的“迎客鬆”、深情的“送別柳”、溫馨的“留聲機”……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文藝表演,唯美、空靈、詩意、溫暖,“中國式浪漫”驚豔世界。

  在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總結表彰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高度讚賞:“四場開閉幕式精彩紛呈,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主題貫穿始終,中華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輝映,體(ti) 現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運動之美,詮釋了新時代中國可信、可愛、可敬的形象。”

  語含深情,念茲(zi) 在茲(zi) 。

  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開閉幕式總導演張藝謀深受感動:“總書(shu) 記對開閉幕式亮點如數家珍,讓我倍感驕傲,也充滿動力。”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ye) ,不朽之盛事。這十年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文藝工作高度重視、殷切囑托,把繁榮發展文藝事業(ye) 貫穿治國理政全過程。

  2014年10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hui) 。會(hui) 議錨定了新的條件下文藝創作的價(jia) 值航標,標注了中國文藝發展的曆史方位。

  作家馮(feng) 驥才感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在一個(ge) 關(guan) 鍵的曆史時期、在一個(ge) 全新的時代環境,論述了發展文藝事業(ye) 一係列根本的問題,對當前文藝去蕪存菁、廓清亂(luan) 象、健康發展和走向繁榮,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此後,出席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看望參加政協會(hui) 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給耄耋之年入黨(dang) 的電影表演藝術家牛犇寫(xie) 信,給內(nei) 蒙古自治區蘇尼特右旗烏(wu) 蘭(lan) 牧騎的隊員們(men) 、中央美術學院8位老教授、中國戲曲學院師生、中國國家話劇院的藝術家回信……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文藝發展深切掛牽,對文藝工作者關(guan) 懷備至,對文藝精品創作寄予厚望。

  唯有奮起而為(wei) ,方能不負所托。

  在脫貧攻堅戰場,在深化改革前沿,在疫情防控一線,在普通勞動者生產(chan) 生活之中,到處都活躍著文藝工作者的身影。

  在大地上行走,成為(wei) 新時代文藝的一道亮麗(li) 風景。

  攀登

  2022年虎年伊始,電視劇《人世間》熱播,給觀眾(zhong) 帶來別樣的溫暖與(yu) 感動。每晚,許多家庭靜靜守在電視機旁,與(yu) “周家三代人”共同經曆平凡樸素、充滿著人間煙火和喜怒哀樂(le) 的生活。

  導演、總製片人李路把該電視劇的成功歸結於(yu) 對時代和生活的細膩捕捉,“《人世間》是一部厚重的百姓生活史,向觀眾(zhong) 傳(chuan) 達的是一種觀照現實的力量和溫度,不論是對普通人的描摹和刻畫,還是對社會(hui) 問題的探討和反思,都能讓觀眾(zhong) 與(yu) 時代產(chan) 生共情”。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li) ,人民豪邁,前程遠大。波瀾壯闊的時代巨變為(wei) 文藝創作敞開了極為(wei) 廣闊的生活圖景。

  大型文藝晚會(hui) 《勝利與(yu) 和平》《我們(men) 的四十年》《奮鬥吧 中華兒(er) 女》《偉(wei) 大征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長津湖》,電視劇《最美的青春》《大江大河》《功勳》……一批批熾熱而凝重的文藝精品,記錄了偉(wei) 大祖國翻天覆地、萬(wan) 象更新的非凡成就,激發了中華兒(er) 女萬(wan) 眾(zhong) 一心、接續奮鬥的昂揚激情。

  清溪村,湖南省益陽市的一個(ge) 小村莊,因巨變而被載入文學,因文學而廣為(wei) 人知。

  20世紀50年代,周立波從(cong) 北京歸來,以清溪村為(wei) 原型,創作了反映中國農(nong) 村深刻變革的長篇力作《山鄉(xiang) 巨變》,彪炳當代文學史。時至今日,人們(men) 依然能夠從(cong) 中真切感受到曆史巨變中農(nong) 民的精神風貌,感受到社會(hui) 生活對文學的饋贈。

  2022年夏天,冒著酷暑,中國作協與(yu) 作家們(men) 一起來到這裏尋訪創作初心。在益陽市,中國作協啟動“新時代山鄉(xiang) 巨變創作計劃”“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旨在充分發揮文學工作者的積極性、創造性,調動各方力量,推動新時代文學高質量發展。

  矚目未來,時代浪潮翻滾向前,文藝發展天高地闊。

  中國作協黨(dang) 組書(shu) 記、副主席張宏森表示,希望廣大文學創作者從(cong) 人民群眾(zhong) 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中汲取創作靈感,把握廣袤中國大地的深刻變化,展現時代新人的精神麵貌,為(wei) 人民捧出一批帶著露珠、散發泥土芳香的文學精品。

  深耕

  當在創作道路上走得越遠,文藝工作者越清晰地認識到:文藝作品裏裝著多少曆史和人民,人民和曆史就會(hui) 接納、銘記多少。

  電視劇《山海情》成為(wei) 2021年熒屏“爆款”,“真實”與(yu) “土味”是觀眾(zhong) 評價(jia) 最多的兩(liang) 個(ge) 詞。

  拍攝期間,劇組一頭紮進黃土地,挖掘真實的故事,塑造真實的形象,搭建真實的場景,投入真實的感情,目的是讓觀眾(zhong) 真看真信真愛。製片人侯鴻亮坦言:“找不到方向時,就去問腳下的土地,去到人民中間,尋找力量。”

  有專(zhuan) 家感歎,《山海情》之所以獲得廣泛共鳴與(yu) 共情,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yu) 做到了生活提煉、精神提純,既能腳下有泥,還能心中有火、眼裏有光,處處彰顯博大的家國情懷。

  人民是文藝之母。在人民的壯闊奮鬥中,隨處躍動著創造曆史的火熱篇章,聚集起來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詩。

  “在鳥語花香間演唱,在披星戴月中行軍(jun) 。”河南省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院長金不換習(xi) 慣了這樣的“浪漫”。

  田間地頭、山峁溝壑,搭起舞台就唱;一天三場演出,經常連夜換地方。這是鶴壁市豫劇牛派藝術研究院的演出常態。

  “老百姓是最知心的觀眾(zhong) 。”這是金不換常念叨的。下鄉(xiang) 演出雖然累,但能夠為(wei) 群眾(zhong) 演唱,他就特別開心,“從(cong) 他們(men) 渴望、開心的眼神中,我收獲了溫暖,體(ti) 會(hui) 到戲曲對於(yu) 老百姓的重要意義(yi) ”。

  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在火熱的生產(chan) 生活中深耕,文藝便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表示,人民既是文藝的源泉和目的,也是文藝的根本方法,新時代的文藝鑄就高峰,就是要讓文藝的聲音在一個(ge) 一個(ge) 有血有肉的人的心靈中回響,讓文藝講述的故事既是“我們(men) ”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同時也是麵向世界麵向人類的中國故事。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