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 致敬默默堅守的“飛天鑄夢人”
1992年9月21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上馬
發射場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如今,“三十而立”
奔赴星辰大海步伐矯健
而一次次問天探索的背後
也有著不為(wei) 人知的驚險
是一群默默堅守的航天人
“較真”細節,排除風險
他們(men) 常說
“辦法總比困難多”
“神十四”垂直轉運時間
曾因天氣變化推遲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地處巴丹吉林大漠邊緣
受周邊地形影響
風速風力都會(hui) 增大
直接影響航天發射任務
楊靜儉(jian)
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氣象室主任
參加了從(cong) 神舟四號到神舟十四號
以及百餘(yu) 次航天發射氣象保障工作
2022年5月27日上午
神舟十四號準備就緒,靜待轉運
楊靜儉(jian) 卻突然發現
天氣形勢發生劇烈變化
他基於(yu) 多年經驗評估
斬釘截鐵地告訴大家
天氣不具備轉運條件
“垂直轉運過程中
火箭和飛船是‘頭重腳輕’的狀態
一旦風速過大
就會(hui) 對箭體(ti) 產(chan) 生結構上的損害
甚至造成傾(qing) 覆的災難性後果”
因為(wei) 風的因素
轉運調整至5月29日
當天淩晨
楊靜儉(jian) 再一次查看轉運前天氣
“29日上午的天氣也不是風平浪靜
我們(men) 判定8點以後具備條件
9點以後更穩妥”
轉運現場
船箭組合體(ti) 一出廠房
楊靜儉(jian) 的心就跟著揪了起來
時刻關(guan) 注風速風向
直到成功轉運
才如釋重負
突發推進劑泄漏
他毫不猶豫衝(chong) 進去
劉華兵
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測發部門高級技師
1994年
20歲的他來到這裏
從(cong) 事火箭推進劑加注工作
至今已參加了神舟一號至神舟十四號
載人航天發射任務
推進劑是火箭的“血液”
但對於(yu) 人體(ti) 來說卻很危險
劉華兵說
推進劑四氧化二氮在工作時冒的煙
如果手和臉被不小心熏到了
都會(hui) 掉一層皮
一次次操作,一次次積累經驗
他從(cong) 戰戰兢兢的小夥(huo) 兒(er)
成長為(wei) 能冷靜處置的老師傅
2016年9月15日
天宮二號發射在即
剛完成加注工作的劉華兵和同事
正準備撤收設備
突發推進劑泄漏
氧化劑庫房周圍全是濃煙
發射塔架也籠罩在一層黃煙之中
此時已經加注完成的火箭
就有幾百噸燃料
燃料一旦發生接觸
發射場將是一片火海
濃煙擋住了視線
情急之下
劉華兵和同事隻穿戴簡單的過濾式麵具
忍受著呼吸道火辣辣的灼傷(shang) 感
朝著燃料濃度最高的地方
摸著尋找泄漏點
終於(yu) 查清了設備泄漏的原因
作為(wei) 主操作手的劉華兵
一直堅持到故障處理完畢
晚上就住進了醫院
當天,天宮二號如期發射
劉華兵說:
“我往前衝(chong) ,是義(yi) 不容辭的
在這個(ge) 時候,隻有一條路
盡快地解決(jue) 問題”
“有問題找老尹”
“神九”發射難題“跨專(zhuan) 業(ye) ”解決(jue)
神舟九號飛船發射
再與(yu) 天宮一號對接
任務的成敗將直接影響到後續任務計劃
然而當時,正當任務實施之際
發射場推進劑升降溫係統
由於(yu) 設備老化,出現故障
任務迫在眉睫
專(zhuan) 家組會(hui) 議連夜召開
最後決(jue) 定讓電力專(zhuan) 家尹國祥
來解決(jue) 這個(ge) 難題
被“趕鴨子上架”的尹國祥
經過7天7夜的連續作業(ye)
順利完成了5台調溫設備的恢複工作
尹國祥說:
“是技術骨幹、專(zhuan) 家
見了問題就不能說‘不’
也不能說‘沒辦法’”
這件事後
尹國祥也成為(wei)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唯一擔任非標、電力和機電設備
3個(ge) 專(zhuan) 家組成員的專(zhuan) 家
每年,老尹都會(hui) 帶著徒弟
走遍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大大小小百餘(yu) 個(ge) 點號
進行設備檢修維護
大家都說:“有問題找老尹”
1981年來到這裏
從(cong) 神舟一號到神舟十四號
從(cong) 測控點號到設備機房
他一幹就是41年
在東(dong) 風航天城
還有無數這樣的“飛天鑄夢人”
一次次排除險情
一次次保障任務
紮根大漠,助推問鼎蒼穹
他們(men) 托舉(ju) 起中華民族的飛天夢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年
致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