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體檢報告看不懂?手把手教您看常見指標

發布時間:2022-09-21 16:39:00來源: 文匯報

  又逢體(ti) 檢高峰季,定期體(ti) 檢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已知悉,但不少人收到體(ti) 檢報告,麵對晦澀的醫學術語與(yu) 密密麻麻的數字時,仍是一頭霧水,如果看到指標後麵再帶有上下浮動的箭頭更會(hui) 緊張不安,刺激度堪比“開盲盒”。如何正確解讀體(ti) 檢報告?接下來,手把手教您看懂常見指標的意義(yi) 。

  指標一:血壓

  收縮壓正常值上限為(wei) 140毫米汞柱,舒張壓正常值上限為(wei) 90毫米汞柱,超過這個(ge) 標準就認為(wei) 血壓高於(yu) 正常。

  體(ti) 檢時需注意提前靜坐10分鍾,保持情緒穩定,此外一次血壓增高,不能確診高血壓,確診需經過至少三次不同日期的血壓測量。

  健康處方:低鹽飲食,適當鍛煉,戒煙限酒;應定期監測血壓,遵醫囑服用降壓藥,避免突然停藥或減藥。

  指標二:血糖

  血糖檢測主要包含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糖化HGB)。空腹血糖(8小時內(nei) 無糖及任何含糖食物攝入)正常值是3.9-6.1毫摩爾/升。當空腹血糖高於(yu) 正常範圍6.1毫摩爾/升,稱為(wei) 高血糖。

  糖化HGB反映的是過去90天血糖控製的平均水平,用於(yu) 評價(jia) 長期血糖的控製情況。

  血糖非固定值,受多種因素影響,一次放縱餐、高強度運動或情緒激動都會(hui) 引起血糖增高,這些情況都屬於(yu) 一過性高血糖,但如果長期處於(yu) 高血糖狀態並不加以控製,最終可能就會(hui) 戴上“糖尿病”帽子。

  健康處方:控製總熱量,少食多餐,戒煙限酒,避免過度勞累;監測血糖,遵醫囑長期藥物治療,定期門診隨訪。

  指標三:轉氨酶

  轉氨酶是最直接反映肝細胞正在受傷(shang) 害的指標,主要關(guan) 注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

  ALT正常值範圍為(wei) 0U/L-40U/L。不過,ALT缺乏特異性,疲勞、飲酒、感冒、情緒因素等多種原因都可造成肝細胞膜通透性改變,但由此造成的轉氨酶增高一般不會(hui) 高於(yu) 60U/L。一旦ALT值高於(yu) 80U/L,就有診斷價(jia) 值,需前往醫院就診。

  AST正常值範圍為(wei) 0U/L-40U/L。AST升高的意義(yi) 在診斷肝炎方麵與(yu) ALT相似。一般情況下,AST的升高幅度不及ALT。一旦AST值高於(yu) ALT值,說明肝細胞損傷(shang) 和壞死程度較嚴(yan) 重,此時測定同功酶(ASTs與(yu) ASTm)的意義(yi) 更大,輕度肝損時僅(jin) 有AST升高,重度肝損時ASTm明顯升高。

  這兩(liang) 項指標增高明顯多見於(yu) 肝炎、肝髒腫瘤、使用肝損害藥物等。不過有些生理情況下也會(hui) 出現“假陽性”,需排除大量飲酒、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發熱、妊娠等情況。

  肝功能檢查為(wei) 空腹時抽血,空腹時間一般為(wei) 8-12小時。建議檢查前一天晚上21點後不能進食,晚餐要避免進食高脂肪、高蛋白,以及富含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的食物,並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檢查當天,在檢查前不能吃早餐、喝水,也不能開展體(ti) 育鍛煉或劇烈運動。抵達醫院後,應安靜休息20分鍾,再抽血化驗。

  喝酒會(hui) 影響肝功能中轉氨酶的指標,檢查前一晚不能飲酒。同時,要盡量避免在靜脈輸液期間或在用藥4小時內(nei) 做肝功能檢查。若身體(ti) 條件允許,最好在做肝功能檢查前3-5天停藥。

  健康處方:避免使用肝髒毒性藥物,戒煙限酒,勞逸適度;兩(liang) 周後門診複查。

  指標四:腫瘤標記物

  甲胎蛋白(AFP):常用於(yu) 原發性肝癌、消化道腫瘤肝轉移的監測。肝癌的診斷標準之一為(wei) AFP≥400微克/升,乙肝、肝硬化、妊娠或生殖腫瘤亦可出現AFP不同程度增高。對於(yu) 甲胎蛋白低度升高的患者,應結合影像學做動態觀察。

  癌胚抗原(CEA):廣譜性腫瘤標誌物,在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中均可升高。臨(lin) 床上主要用於(yu) 監測胃腸道腫瘤的複發和轉移。

  糖類抗原CA153:乳腺癌特異性標誌物,30%-50%乳腺癌患者可見CA153增高,但乳腺癌早期時CA153陽性率低。

  健康處方:多數腫瘤標誌物特異性、敏感性有限,如僅(jin) 一次升高無需過於(yu) 驚慌,建議1個(ge) 月後腫瘤專(zhuan) 科就診,動態監測指標。

  結節、息肉、占位性病變是什麽(me) ?

  -結節/包塊

  結節是體(ti) 積比較小的腫物,稍大一些的稱為(wei) 包塊,可發生於(yu) 身體(ti) 的任何部位。大部分結節屬良性,定期隨訪即可。

  體(ti) 檢中,甲狀腺結節十分常見,平均每五個(ge) 中國人就有一人罹患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結節是否需要治療,主要由結節性質決(jue) 定。體(ti) 檢中發現的甲狀腺結節絕大多數是良性的,不過,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與(yu) 放射性接觸、自身免疫、遺傳(chuan) 等因素有關(guan) ),所以鑒別結節的良、惡性十分重要,最主要的方法是通過超聲檢查來判斷。

  如在體(ti) 檢中發現結節/包塊,需要關(guan) 注其硬度、活動度、邊界和生長速度。中老年人群體(ti) 檢時如發現結節/包塊,即使不痛不癢、沒有症狀,也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治療。

  -息肉

  息肉是指生長在人體(ti) 黏膜表麵上的贅生物,多屬良性,少部分有惡變傾(qing) 向。以膽囊息肉為(wei) 例,非腫瘤性息肉占90%,基本不會(hui) 癌變。65%的非腫瘤性息肉屬於(yu) 膽固醇息肉,與(yu) 飲食高度相關(guan) ,高膽固醇飲食或有脂肪肝的患者特別容易得膽固醇息肉。

  膽固醇息肉多在1厘米以內(nei) ,以多發形態常見。對於(yu) 1厘米以下的膽固醇息肉可以每半年到一年複查B超,觀察其大小、形態、數量的變化,無需手術。如果膽固醇息肉合並膽囊結石膽囊炎症,則建議手術切除。如果息肉直徑大於(yu) 1厘米,同時年齡大於(yu) 50歲者,建議盡快就醫,可考慮手術治療。

  -占位性病變

  通常出現在B超、CT、MRI等影像學結果中,占位性病變泛指腫瘤(良性/惡性)、寄生蟲、結石等,針對不同部位的占位,情況各有不同,建議專(zhuan) 科進一步檢查。

  需要注意的是,體(ti) 檢報告上的某些指標有異常並不意味著與(yu) “有病”畫等號,完全沒有必要一看體(ti) 檢報告就擔驚受怕。對於(yu) 體(ti) 檢中發現的各類結節、息肉、占位性病變等,該隨訪還是要隨訪。尤其是患有形態不規則有細碎鈣化的甲狀腺結節、逐步增大的膽囊息肉等,這往往是惡變的證據,應及時就醫,請專(zhuan) 業(ye) 醫生製定具體(ti) 治療方案。

  另外,可將曆年體(ti) 檢報告收集起來,每年進行“連連看”觀察指標變化,按期複查、進一步檢查就診,讓體(ti) 檢真正為(wei) 健康把好關(guan) 。

  (作者吳晶心為(wei)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健康體(ti) 檢科副主任醫師,範晶炎為(wei) 健康體(ti) 檢科主治醫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