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演奏家趙聰國樂新作《三星堆·神鳥》“數實融合”限量發行3千份
中新網北京9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為(wei) 致敬三星堆文化,中央民族樂(le) 團團長、著名琵琶演奏家趙聰在三星堆博物館的指導下創作了首個(ge) 元宇宙概念音樂(le) 作品《三星堆·神鳥》。作品以“三星堆文化x國樂(le) 藝術x電子音樂(le) 藝術”的多元表達形式,呈現“三星堆”這一世界文化瑰寶穿越時空的魅力,感受國樂(le) 演奏的新潮演繹。
《三星堆·神鳥》完全顛覆往日曲風,是傳(chuan) 統藝術、現代電子與(yu) 未來科技的碰撞,以音樂(le) 的能量穿梭曆史與(yu) 現實。特殊電子音效與(yu) 精湛演奏技巧,呈現出融匯古今千年的恢弘氣勢,探尋往穿梭千年的文化連接,讓波瀾壯闊的中華文化躍然於(yu) 音符之上,通向令人神往的三星堆世界。
“當我第一次踏入三星堆博物館便為(wei) 千姿百態的文物所吸引,四千多年前的文化深深震撼著我,到底是怎樣的一段曆史留下了如此造型奇特而意蘊豐(feng) 富的物件?千年前的古蜀國留給我們(men) 太多謎題,又賦予我們(men) 龐大的探索空間,激發著我們(men) 無盡的想象。”2021年,第一次探訪三星堆博物館的趙聰萌生了強烈的創作願望,在她看來,曆史與(yu) 想象之間的“留白”就是創作者和演奏者可以發揮和值得發揮的地帶,她決(jue) 心用音樂(le) 的力量向曆史致敬。
為(wei) 此,趙聰邀約擅長電子音樂(le) 領域的作曲家劉思超共同完成創作。“我們(men) 從(cong) 時代角度切入曆史,提煉出一個(ge) 典型的音樂(le) 形象,將神鳥作為(wei) 旋律的子動機,通過三星的母體(ti) 圖騰,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組合碰撞,通過一係列隱喻,引起當代人的思考。”
作品運用處理後獨特的琵琶音色和特殊的音效技巧,將千年前的神秘與(yu) 浪漫、千年後的時尚與(yu) 炫酷交織纏繞,在神鳥傳(chuan) 說和樂(le) 器元素中創建出超世代貫通未知概念的神秘圖騰信號,已知結構組成全新未知領域,重現神鳥的神秘能量,勾勒出一幅流動波瀾的曆史幻境。
這種情境化的表達,既保證了藝術的虛擬性,也保持了曆史敘述的連貫性,聽眾(zhong) 甚至分不清身之所處、神之所往,漫長的歲月,用一把琵琶便連接起來,創作者用藝術的通感讓聆聽者可以觸及流淌數千年的文脈。
創作過程中還運用了不同的場景、頻率、速率使之跨越出不同的風格類界,通過左右聲道的切換營造錯綜複雜的神秘空間氛圍,讓音樂(le) 更具帶入感和立體(ti) 感。“我們(men) 希望能用音樂(le) 再現四千年前的神秘場景,將大家帶回遙遠的古蜀國,相信每一個(ge) 聽到它的人都會(hui) 結合自己的經曆看到不同的畫麵,這正是音樂(le) 的魅力所在。”
從(cong) 跨界民樂(le) 發燒碟《聆聽中國·月舞》到首個(ge) 元宇宙概念音樂(le) 數字黑膠《三星堆·神鳥》,趙聰以開放、包容、創新的態度,抓住每一次拓展音樂(le) 創新表達的機緣。
據悉,這次在線上平台發售的唱片,采取“數字黑膠+實體(ti) 黑膠+典藏卡”的全新“數實融合”形式,限量發行3000份,是趙聰的音樂(le) 世界中第一次嚐試探索元宇宙音樂(le) 概念。以中國傳(chuan) 統樂(le) 器為(wei) 媒介,拓展音樂(le) 的創新表達邊界,在數字文化時代下引領中國民樂(le) 更多元的可能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