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彩禮中的情理法碰撞:你的婚姻為何讓彩禮“作主”?

發布時間:2022-09-22 11:33: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你結婚到底是誰在作主

  彩禮中的情理法碰撞

  “還我18萬(wan) 彩禮!那是我的血汗錢!”近日,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青年小偉(wei) 在車上懸掛橫幅向女方討要彩禮的視頻,引發眾(zhong) 多關(guan) 注。

  據報道,2021年2月,小偉(wei) 和女方在媒人介紹下相識。當時25歲的小偉(wei) 在農(nong) 村已屬“大齡青年”,相識不到一個(ge) 月,雙方即敲定了婚事,小偉(wei) 家付給了女方一筆彩禮,其中部分為(wei) 借款。不料想,後來女方對婚事反悔,拉黑了小偉(wei) 微信,且拒不退還彩禮。小偉(wei) 一氣之下將未婚妻及其母親(qin) 起訴至法院,請求依法判決(jue) 女方返還彩禮款17.9萬(wan) 元。但女方拒不還款,小偉(wei) 遂拉條幅索要彩禮。

  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各地法院宣判多起因彩禮產(chan) 生的糾紛案件,其中不乏彩禮返還問題。近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街頭采訪時,了解到年輕人對彩禮的看法不盡相同:有青年直言,“彩禮可以收,但不要給對方家庭增添負擔、帶來麻煩”;有的青年則認為(wei) ,“彩禮不是必需品,沒必要非得給感情加上一個(ge) 價(jia) 碼”;也有年輕人表示,彩禮代表的是兩(liang) 個(ge) 家庭對即將走入婚姻的年輕人的祝福,但“天價(jia) 彩禮”就變了味兒(er) 。

  你的婚姻為(wei) 何讓彩禮“作主”?什麽(me) 是彩禮?彩禮和婚約的關(guan) 係是什麽(me) ?在何種法定情形下應當歸還彩禮?麵對彩禮中情、理、法的碰撞與(yu) 衝(chong) 突,該如何從(cong) 法律角度加以平衡?如何整治高價(jia) 彩禮、人情攀比等陋習(xi) ?為(wei) 此,記者進行了多方采訪。

  彩禮成了婚約的標配?

  9月11日11時18分,伴隨著親(qin) 朋好友的歡呼與(yu) 祝福,遼寧沈陽95後女孩小金身披白紗,與(yu) 相戀5年的男友走入婚姻殿堂。回想和男友一路走來的經曆,小金感慨道:“幾個(ge) 月前我們(men) 還差點兒(er) 因為(wei) 十幾萬(wan) 元的彩禮分手,還好,我們(men) 最後達成了共識。彩禮不在多少,隻當是一份心意”。

  對於(yu) 彩禮,廣西90後女孩張果認為(wei) ,“女生應該要彩禮,這關(guan) 乎男方及家庭對女生的認可和重視程度”。

  在街采中,記者了解到,受傳(chuan) 統觀念影響,“彩禮”在一些年輕人眼中是約定俗成的,一般為(wei) 10萬(wan) 元左右。“大家都拿,所以通常認為(wei) 拿彩禮理所應當”“隻要要求不太高,都是可以商量的,量力而行”“隻要雙方感情好,是能接受的”……

  在85後溫達的老家合肥,11萬(wan) 元的彩禮錢是標配,寓意萬(wan) 裏挑一。在他眼裏,“彩禮和婚姻半毛錢關(guan) 係都沒有”,但身邊卻有朋友因彩禮鬧了糾紛,導致兩(liang) 人分道揚鑣。

  溫達的高中同學花幾百萬(wan) 元在老家置辦了婚房,計劃婚後讓父母搬過來一起住,但女方卻表示不願與(yu) 其父母同住。女方認為(wei) ,婚房是彩禮的一部分,對其有支配權。“撕扯了一個(ge) 多月後,兩(liang) 人還是分手了,其實挺遺憾的”。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學者鄧麗(li) 分析,彩禮的給付源於(yu) 我國古代的嫁娶風俗——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qin) 迎,當然現在已經大大簡化了。從(cong) 習(xi) 俗來說,彩禮一般是雙方約定成婚時,男方給付女方的財物金錢等,小到金銀首飾,大到現金、汽車、住房等,“這種給付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財富在家庭間轉移”。

  “婚姻自由是婚姻家庭製度的基本原則,婚姻的締結是以婚姻登記為(wei) 準的,完成婚姻登記才能使婚姻關(guan) 係確立。”在鄧麗(li) 看來,這種所謂的訂婚、婚約,並沒有婚姻法律意義(yi) 上的約束力,而一旦因彩禮問題產(chan) 生糾紛,則需要法律加以介入、調解和界定。

  鄧麗(li) 直言,當前給付彩禮的風俗存在一定程度的異化,金額升高,互相攀比。對於(yu) 經濟能力不夠寬裕的年輕人來說,它不再是兩(liang) 情相悅之下心甘情願的贈與(yu) ,演化為(wei) 一項沉重的經濟負擔,有時是舉(ju) 全家之力而為(wei) ,甚至舉(ju) 債(zhai) 而為(wei) 。“那麽(me) 一旦雙方未能如預期步入婚姻,就會(hui) 產(chan) 生不可承受之損失,糾紛也就隨之而起。協商不成,就會(hui) 演變成對簿公堂”。

  借婚姻索取財物踩了法律的紅線

  2021年3月,吉林長春的小昊與(yu) 文婷相識,不久兩(liang) 人墜入愛河並訂婚。按照當地風俗,小昊給付文婷彩禮4.6萬(wan) 元,隨後兩(liang) 人開始同居生活。但因雙方性格不合時常激烈爭(zheng) 吵導致分手,小昊要求文婷返還彩禮錢,遭到拒絕。經親(qin) 友多次協調未果,小昊訴至長春市榆樹市人民法院請求依法判決(jue) 。

  榆樹市人民法院大嶺人民法庭庭長李道明主持庭審時,根據雙方共同生活時間、未登記結婚、彩禮數額和用途、回禮情況、雙方過錯程度、經濟水平、當地風俗習(xi) 慣等因素,進行情理法的詳細闡釋,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文婷返還小昊彩禮款1.5萬(wan) 元,糾紛得到解決(jue) 。

  近年來,彩禮價(jia) 碼在有些地方一路飆升,甚至出現“天價(jia) 彩禮”,還有地方的彩禮標準按女孩學曆和地域要價(jia) ,中專(zhuan) 10萬(wan) 元、大專(zhuan) 12萬(wan) 元、本科15萬(wan) 元,如一道道無情的屏障,讓不少步入婚戀年齡的青年長歎。

  最近,中央組織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開展高價(jia) 彩禮、大操大辦等農(nong) 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治理工作方案》,明確自今年8月至2023年12月開展專(zhuan) 項治理工作,重點整治高價(jia) 彩禮、人情攀比、厚葬薄養(yang) 、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xi) ,減輕農(nong) 民群眾(zhong) 在婚喪(sang) 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禮等的支出負擔。

  北京兩(liang) 高律師事務所律師、婚姻家事法律專(zhuan) 家張荊指出,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規定,禁止包辦、買(mai) 賣婚姻和其他幹涉婚姻自由的行為(wei) ,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張荊提醒,包辦、買(mai) 賣婚姻及以結婚名義(yi) 索取財物,將傳(chuan) 統習(xi) 俗當成斂財工具等行為(wei) ,都明確被法律所禁止。

  鄧麗(li) 解釋說,彩禮在學理上一般認為(wei) 是附條件的贈與(yu) ,即以與(yu) 對方締結婚姻組建家庭為(wei) 目的而給付的財物。當條件不成立時,對方不再具有合法依據保留該項財物,應予返還。

  張荊指出,在法律上有以下3種情形需要返還彩禮:雙方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如果雙方沒有登記結婚,不管是出於(yu) 什麽(me) 樣的原因,彩禮都應進行返還”;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婚姻的目的沒能實現,也需要返還”;雖然領證且共同生活,但婚姻存續時間較短,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卷著彩禮就要走,這種情況是法律所禁止的”。

  記者注意到,2020年,河南省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就專(zhuan) 門出台文件《商丘市中級人民法院關(guan) 於(yu) 審理婚約財產(chan) 糾紛案件的裁判指引(試行)》,明確規定,返還彩禮時,對超出10萬(wan) 元的部分全額返還,10萬(wan) 元以內(nei) 的部分按比例返還,並確定了彩禮的範圍,包括但不限於(yu) 見麵禮、聘禮、上車禮、下車禮、改口費及價(jia) 值較大的首飾、電器、通信工具、交通工具等貴重財物。

  移風易俗 讓彩禮的意義(yi) 回歸於(yu) “禮”

  “高價(jia) 彩禮物化了婚姻,讓婚姻蒙上了陰影,給雙方家庭帶來了許多困擾,損害了淳樸的社會(hui) 風氣,讓一些農(nong) 村家庭生活負擔不斷加重。”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民進江西省委會(hui) 副主委、江西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廳長盧天錫提交了《關(guan) 於(yu) 整治農(nong) 村高價(jia) 彩禮促進鄉(xiang) 風文明的建議》。

  盧天錫經過調研發現,導致農(nong) 村高價(jia) 彩禮的首要原因是男女比例失衡。加之隨著農(nong) 村勞務人口向城市流動,農(nong) 村年輕人尤其是女青年大多選擇留在城市工作或嫁到城市,加劇了農(nong) 村青年男女比例失衡。另外一些攀比觀念盛行等因素也導致彩禮金額逐年走高,讓一些家庭不堪重負。

  在盧天錫看來,今年2月22日發布的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開展高價(jia) 彩禮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治理”,是一場“及時雨”。他建議,從(cong) 國家層麵加大治理力度,讓彩禮的意義(yi) 回歸於(yu) “禮”。

  張荊分析,從(cong) 近20年的社會(hui) 發展情況看,由於(yu) 農(nong) 村人口結構的調整、社會(hui) 思想觀念的變化等因素,彩禮數額越來越高,但對婚姻的影響和約束反而在降低,尤其在農(nong) 村,女性“閃離”後,並不愁嫁,相反,男性家庭因為(wei) 給付高額彩禮,在離婚後,無力負擔再娶的彩禮,導致很多社會(hui) 問題的發生。

  9月8日,在“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上,民政部副部長詹成付在回應婚俗改革問題時表示,從(cong) 2018年起,民政部將婚俗改革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於(yu) 2021年4月、9月分兩(liang) 批次在全國確立了32個(ge) 婚俗改革實驗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也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一些地方性婚俗改革實驗區。

  “目前來看,各個(ge) 實驗區開展的改革工作確有成效,得到了社會(hui) 各方麵好評,最突出的是各個(ge) 實驗區的高價(jia) 彩禮、大操大辦等陋習(xi) 得到了有力遏製。”詹成付說。

  街采中,不少年輕人對彩禮更多理性色彩。90後山西青年李博說,他結婚時拿了13.8萬(wan) 元彩禮並購買(mai) 了一些首飾給女方,“我覺得一切還是要以感情為(wei) 基礎,如果太關(guan) 注錢、房子、車子,把重心都放在這些事上,感情肯定會(hui) 出現問題”。90後已婚青年劉澤認為(wei) ,“隻要感情到位,不會(hui) 因為(wei) 彩禮的問題而影響結婚”。

  (文中受訪青年均為(wei) 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韓颺 先藕潔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