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永遠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堅持“兩(liang) 創” 書(shu) 寫(xie) 史詩·非凡十年)
任姍姍
核心閱讀
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新時代的恢弘畫卷裏,人民群眾(zhong) 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最美最動人的風景,也是廣大文藝工作者致力書(shu) 寫(xie) 的時代篇章。
各類藝術作品真實地反映了許多一線基層黨(dang) 員與(yu) 生活奮鬥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融為(wei) 一體(ti) ,披荊斬棘、真抓實幹、同甘共苦,成為(wei) 奮鬥征程上堅強的力量。
駐村兩(liang) 個(ge) 月,走遍全村195戶貧困戶,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le) 業(ye) 縣百坭村第一書(shu) 記黃文秀在日記本上寫(xie) 下:“隻有紮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黃文秀的駐村日記,一筆一畫記錄了基層工作的點點滴滴,也反映了當地百姓對脫貧致富的期盼之情。電視劇《大山的女兒(er) 》以一個(ge) 平凡又傑出的青年黨(dang) 員為(wei) 例,為(wei) 我們(men) 還原了基層幹部的工作狀態和魚水情深的幹群關(guan) 係。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這個(ge) 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全黨(dang) 同誌一定要永遠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小康夢、強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夢”。新時代的恢弘畫卷裏,人民群眾(zhong) 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最美最動人的風景,也是廣大文藝工作者致力書(shu) 寫(xie) 的時代篇章。
記錄黨(dang) 員幹部的奉獻、苦幹、實幹
在國家體(ti) 育場“鳥巢”,寧夏閩寧鎮湧泉村村民和遠道而來的福建扶貧幹部,端起一碗碗甘甜的黃河水;湖南十八洞村圍攏而坐的父老鄉(xiang) 親(qin) ,舉(ju) 杯同飲共同致富的慶功酒;14個(ge) 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脫貧致富代表走上舞台,齊聲說:“感謝黨(dang) !我們(men) 過上了好日子!”這一刻,全場沸騰。
這是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wei) 大征程》中令人難忘的一幕。
從(cong) 山寨到草原,從(cong) 雪域到海疆,真實動人的脫貧故事每天都在發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現行標準下9899萬(wan) 農(nong) 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ge) 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wan) 個(ge) 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ti) 貧困得到解決(jue) ,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一項彪炳史冊(ce) 的偉(wei) 業(ye) ,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問題,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紀錄片《擺脫貧困》、電影《十八洞村》、電視劇《花繁葉茂》、民族歌劇《扶貧路上》《馬向陽下鄉(xiang) 記》、豫劇《重渡溝》,各類藝術創作自覺對焦,用藝術的方式,真實、生動地記錄了這一人類反貧困曆史上的偉(wei) 大實踐。數百萬(wan) 扶貧幹部同群眾(zhong) 想在一起、幹在一起,為(wei) 中華民族千年夙願的實現傾(qing) 力奉獻、苦幹實幹,1800多名同誌為(wei) 了山鄉(xiang) 巨變,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
“黨(dang) 員同誌24小時待命,你入黨(dang) 的時候怎麽(me) 樣說的,現在就怎麽(me) 樣做。為(wei) 了保護我們(men) 的國家,保衛我們(men) 的城市,保護我們(men) 的親(qin) 人,同誌們(men) ,我們(men) 責無旁貸!”病房不夠,氧氣儲(chu) 備不夠,人手嚴(yan) 重不夠,麵對大量湧入的病人,院長在全院動員大會(hui) 上擲地有聲。電影《中國醫生》以武漢金銀潭醫院為(wei) 大背景,以身患漸凍症的抗疫英雄張定宇等醫務工作者為(wei) 原型,真情謳歌了偉(wei) 大抗疫精神。
黨(dang) 旗在抗疫第一線高高飄揚,“天使白”“橄欖綠”“守護藍”“誌願紅”的集結畫麵如在眼前,“我是黨(dang) 員我先上”的鏗鏘誓言猶在耳畔,2.5萬(wan) 多名優(you) 秀分子在火線上宣誓入黨(dang) 。他們(men) ,生動詮釋了初心和使命。電影《穿過寒冬擁抱你》《你是我的春天》、電視劇《在一起》、話劇《社區居委會(hui) 》等同樣取材自真人真事,從(cong) 不同視角切入,真切還原遭遇突發性疫情之際,黨(dang) 員幹部自覺擔當,與(yu) 人民同舟共濟、攻堅克難。
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正式設立三江源等第一批國家公園,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近萬(wan) 處……紀錄片《長江之歌》中,新時代長江的萬(wan) 裏畫卷、建設者們(men) 的時代氣度,在雄渾開闊的視覺畫卷中鋪展開來。我們(men) 從(cong) 中看到黨(dang) 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保護和修複工作的決(jue) 心。
鬆濤起伏、冰川巍峨、江河纏綿;斑頭雁如約而至,與(yu) 攝影師一年一會(hui) ;植物自成其形,成為(wei) 學者的“荒野向導”;年輕牧人回到家鄉(xiang) ,他說,這是人生跋涉,也是精神回歸……紀錄片《青海·我們(men) 的國家公園》,從(cong) 物理空間到精神世界,生動呈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麵。
“還是要修渠”,黃大發在電影《天渠》中反複述說。修渠為(wei) 了誰?村裏的年輕一代大都外出務工,留守的老人、婦女和兒(er) 童不分晝夜排隊等待,才能打到一挑渾濁的黃泥水,而這水“吃都不夠,更別說澆地了”。麵對村民生活的剛需,麵對惡劣自然環境的挑戰,貴州省遵義(yi) 市播州區草王壩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黃大發決(jue) 心改變鄉(xiang) 村。
電視劇《春風又綠江南岸》中,堅持人民利益至上的縣委書(shu) 記嚴(yan) 東(dong) 雷向我們(men) 走來。他在田間地頭、山野河邊留下身影:走馬上任第一天,就到縣經濟開發區考察,聆聽散養(yang) 戶的心聲;自掏腰包購買(mai) 黑豬養(yang) 殖戶家做的臘肉請大家品嚐;時隔多年重返潘山村,依然能脫口叫出老鄉(xiang) 的姓名,記得他們(men) 的個(ge) 人喜好。
各類藝術作品真實地反映了許多一線基層黨(dang) 員與(yu) 生活奮鬥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融為(wei) 一體(ti) ,披荊斬棘、真抓實幹、同甘共苦,成為(wei) 奮鬥征程上堅強的力量。
講述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安得廣廈千萬(wan) 間”,住有所居,關(guan) 乎尊嚴(yan) 、關(guan) 乎幸福感。10年來,全國城鎮棚戶區改造惠及9000多萬(wan) 居民,老舊小區改造惠及2000多萬(wan) 戶,舊改工作讓越來越多人感受到城市的美好,收獲到幸福與(yu) 喜悅。從(cong) 話劇《萬(wan) 家燈火》到電視劇《安居》《心居》,我們(men) 看到人民群眾(zhong) 夢圓新居,以及黨(dang) 和政府做出的不懈努力。
“既然為(wei) 官,解決(jue) 不了老百姓的問題,就不是好官。”已患胃癌的吉春市委書(shu) 記兼市長周秉義(yi) ,爭(zheng) 分奪秒推進棚戶區“光字片”的改建。他對群眾(zhong) 掏心窩子,做調研、嘮家常,他懂“光字片”“冬天不抗雪、夏天不抗雨”裏有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電視劇《人世間》中的“光字片”,折射出千家萬(wan) 戶的“安居夢”。
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依、老有所為(wei) ,考驗大社會(hui) 、小家庭,事關(guan) 每一個(ge) 人的幸福指數。電視劇《幸福院》《八零九零》《老閨蜜》,讓我們(men) 看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從(cong) 家庭到社會(hui) 對於(yu) 養(yang) 老問題越來越重視,老年人的生活進入社會(hui) 關(guan) 注視野。
“老頭”劉二鐵和劉海皮最早像敵人,後來成為(wei) 一起麵對生活的朋友和戰友,再後來,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老頭”劉二鐵成了劉海皮的“兒(er) 子”,劉海皮則成了劉二鐵的“爸爸”。電視劇《嘿,老頭!》聚焦父子情感,演繹“老有所依”,直麵和探討養(yang) 老問題。
電視劇《小歡喜》《小別離》《小舍得》裏,“學有所教”,追求高質量的教育;電視劇《急診科醫生》《關(guan) 於(yu) 唐醫生的一切》裏,“病有所醫”,講述醫者仁心;電視劇《你遲到的許多年》、電影《峰爆》裏,退役軍(jun) 人在新崗位有了新作為(wei) ……
文藝作品聚焦千家萬(wan) 戶的柴米油鹽、民生熱點難點、人民所思所盼,講述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發展穩定離不開法治護航,經濟社會(hui) 建設需要法治保護,百姓平安福祉要靠法治守衛。檢察官馮(feng) 森追求的公平正義(yi) ,體(ti) 現在大案上,更體(ti) 現在每一個(ge) 小案上,因為(wei) 他知道,任何一個(ge) 案件,對於(yu) 群眾(zhong) 都是“天大的案子”。電視劇《巡回檢察組》將巡回檢察這一檢察機關(guan) 對刑罰執行工作進行監督的重大創新推向公眾(zhong) 視野,講述新時代檢察官維護人民利益和法律權威的生動實踐。
在電視劇《小鎮大法官》《警察榮譽》《掃黑風暴》中,我們(men) 看到,各項製度不斷健全,執法者為(wei) 人民守護美好生活,積極回應人民群眾(zhong) 對公平正義(yi) 的追求,普通人自覺遵紀守法,群眾(zhong) 安全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不僅(jin) 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yi) 、安全、環境等方麵的要求也日益增長。
號聲嘹亮,樂(le) 曲《我和我的祖國》在國家體(ti) 育場“鳥巢”回蕩。一麵鮮豔的五星紅旗,在100多名來自全國各行各業(ye) 優(you) 秀代表以及56個(ge) 民族代表的手中相傳(chuan) 托舉(ju) ,向著國旗班的方向穩穩前進。
從(cong) 2008年北京奧運會(hui) 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從(cong) “鳥巢”回到“鳥巢”,導演張藝謀感慨:“我們(men) 更加自信、從(cong) 容!普通人的每一步,似乎微小、平凡、腳踏實地、不動聲色,但回望我們(men) 國家走過的腳印,你會(hui) 驚歎它的灑脫、傳(chuan) 奇、偉(wei) 大、日新月異。”
奮鬥未有窮期,趕考仍在路上。新時代文藝作品展現的溫暖人心的時代畫卷告訴我們(men) ,隻要深深紮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奮鬥力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定會(hui) 變成現實。
趙偲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