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後漢書》:範曄的自信從何而來(子曰詩雲)

發布時間:2022-09-23 15:50:00來源: 光明網

  《後漢書(shu) 》:範曄的自信從(cong) 何而來(子曰詩雲(yun) )

  熊 建

  大部分作者,不會(hui) 猛誇自己的著作,那不成了王婆賣瓜了嗎?可南朝的範曄是例外。

  他這麽(me) 評價(jia) 自己寫(xie) 的《後漢書(shu) 》:“自古體(ti) 大而思精,未有此也。”從(cong) 古至今,沒有哪部書(shu) 像我這本書(shu) 一樣既規模宏大,又思慮精深。自此以後,體(ti) 大思精這個(ge) 成語就流傳(chuan) 開了。

  如此自信,並非自大狂,確實有根據,卓爾不群之處主要有三點:其一,範書(shu) 一出,其他寫(xie) 東(dong) 漢曆史的書(shu) 就“讓開大路,自居兩(liang) 廂”,並逐漸失傳(chuan) 了;其二,為(wei) 傑出女性鼓與(yu) 呼,理念遠超同時代人;其三,不為(wei) 威權所壓服,並不單單為(wei) 帝王將相做家譜,而是讓普通人也在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範曄開始寫(xie) 《後漢書(shu) 》時,東(dong) 漢已經滅亡200多年了。這麽(me) 一來,他就無法像司馬遷那樣,可以跟知情人士了解種種曆史的細節。很多鮮活的傳(chuan) 聞傳(chuan) 說,采訪不到,隻能依靠前人著述。

  但有弊就有利,正因為(wei) 時過境遷,各種史料得以在市麵上流傳(chuan) ,比當代人修當代史更有材料占有上的優(you) 勢。

  劉珍等《東(dong) 觀漢記》、謝承《後漢書(shu) 》、司馬彪《續漢書(shu) 》、華嶠《後漢書(shu) 》、謝沈《後漢書(shu) 》、袁山鬆《後漢書(shu) 》、薛瑩《後漢記》、張瑩《後漢南記》、張璠《後漢記》……這一係列散佚的後漢史書(shu) ,都是範曄的素材庫。

  範曄花了20多年的工夫,在這些素材裏殺了個(ge) 七進七出,終於(yu) 修成本紀10卷、列傳(chuan) 80卷,快寫(xie) 完時因政治鬥爭(zheng) 牽連下獄被殺。為(wei) 了讓《後漢書(shu) 》完整,有人用晉朝司馬彪《續漢書(shu) 》裏的10篇誌加以填補。

  與(yu) 《史記》《漢書(shu) 》這兩(liang) 座史學大山相比,《後漢書(shu) 》毫不示弱的地方在於(yu) 範曄新立的7種類傳(chuan) (就是把一類人放在一起作傳(chuan) )——《黨(dang) 錮列傳(chuan) 》《宦者列傳(chuan) 》《文苑列傳(chuan) 》《獨行列傳(chuan) 》《方術列傳(chuan) 》《逸民列傳(chuan) 》《列女傳(chuan) 》。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給傑出女性做的傳(chuan) ——《列女傳(chuan) 》。以前西漢劉向寫(xie) 過《列女傳(chuan) 》,但其中所寫(xie) 女性,好的多,不好的也有。範曄是第一次在正史中把女性地位提高到與(yu) 男性並列,而且所寫(xie) 的17名女性在各方麵都表現優(you) 異,有擇偶重品行輕富貴的桓少君,有為(wei) 兄長補齊《漢書(shu) 》的班昭,有斷機勸夫上進的樂(le) 羊子妻……就是不關(guan) 注古代人最看重的節操。

  比如其中有位蔡琰,就是蔡文姬,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le) 、書(shu) 法等,代表作《胡笳十八拍》。她的經曆很傳(chuan) 奇,最先是嫁給衛仲道,丈夫死後回家。東(dong) 漢末,中原大亂(luan) ,諸侯割據,原本歸降漢朝的南匈奴趁機叛亂(luan) 。蔡文姬為(wei) 匈奴左賢王強娶,為(wei) 他生育了兩(liang) 個(ge) 孩子。曹操統一北方後,花費重金贖回蔡琰,並把她許配給董祀。

  一女事過三夫,這在一腦門子女德的古人看來,蔡文姬實在是失節甚多。唐代學者劉知幾就反對把她列入《列女傳(chuan) 》。後來修的正史,幹脆把《列女傳(chuan) 》改為(wei) 《烈女傳(chuan) 》,單從(cong) 為(wei) 丈夫守節這一個(ge) 方麵考察,專(zhuan) 記嚴(yan) 守三綱五常的貞女烈婦,使得廣大婦女在曆史上的地位,大大降低了。比起範曄,他們(men) 的格局太小了。

  因此,從(cong) 讚美女性這一點能看出範曄的特立獨行,異於(yu) 常人。清代學者王鳴盛讀了《後漢書(shu) 》,大加讚揚:“這部書(shu) 推重德義(yi) ,貶抑勢利,推揚那些隱逸之士,痛斥那些奸佞之輩。宰相公卿不怎麽(me) 寫(xie) ,而特別著墨於(yu) 不願做官的清流。足見範曄這個(ge) 人的品行與(yu) 流俗不同。”

  王鳴盛的評價(jia) 很公允,舉(ju) 個(ge) 例子說明一下。範曄擅長彈琵琶,南朝宋文帝讓他為(wei) 自己彈奏一曲,範曄就不彈,公然抗命。南朝時佛教盛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朝野上下沒有不崇佛拜佛的,就範曄不信佛,天天與(yu) 丞相為(wei) 此大吵特吵。

  這樣的性格投射在《後漢書(shu) 》裏,可以看到,範曄對那些位居高官厚爵卻對社會(hui) 沒什麽(me) 貢獻的人,就不立傳(chuan) ,或者專(zhuan) 揭其短。

  東(dong) 漢重臣胡廣,性格圓滑,諂媚宦官,得以曆事六朝,為(wei) 官30餘(yu) 年。當時有諺語諷刺道:“天下中庸有胡公。”範曄在《胡廣傳(chuan) 》中寫(xie) 他越老越糊塗,越糊塗,越升官。這篇傳(chuan) 除了寫(xie) 他是個(ge) 大官僚、老糊塗,就沒別的了,連一些禮節上的好話都沒有,通篇貶斥。

  對於(yu) 那些剛正不阿的人,範曄就極力表讚。寫(xie) 楊震,“先公道而後身名”;寫(xie) 孔融,“與(yu) 琨玉秋霜比質可也”;寫(xie) 李膺,“振拔汙險之中,蘊義(yi) 生風”……即便是漢光武帝的對頭隗囂,範曄也說“知其道有足懷者”。

  這種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見解,是難能可貴的。因此,讀《後漢書(shu) 》,常常感覺很痛快,跟讀老成持重、固守繩墨的《漢書(shu) 》的感受真是不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