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新學期,如何上好法治教育這堂課
光明日報記者 楊颯 王金虎
9月14日,湖南省懷化市新晃縣興(xing) 隆中學迎來秋季開學的第一堂法治課——新晃縣人民法院禾灘人民法庭庭長楊俊作為(wei) 學校的法治副校長,以“防範校園欺淩”為(wei) 主題,通過以案釋法、以案學法的方式,讓學生“零距離”接受普法教育。隨著秋季學期正式開學,不少學校紛紛把法治教育作為(wei) “開學第一課”,一批法治副校長正式走上崗位,在新學期伊始開展法治教育。
今年年初,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法治副校長聘任與(yu) 管理辦法》,要求每所中小學校至少配備1名法治副校長,該辦法於(yu) 今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
此前,教育部印發《全國教育係統開展法治宣傳(chuan) 教育的第八個(ge) 五年規劃(2021—2025年)》,主要目標為(wei) :到2025年,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明顯增強,教育係統法治素養(yang) 和依法治理水平顯著提升,廣大幹部師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
采訪中記者發現,很多法治教育僅(jin) 限於(yu) 聽講座,學生、家長表示獲益有限。當前,法治教育如何“講”出新意,還有哪些短板待補齊?記者采訪了相關(guan) 專(zhuan) 家。
1 網絡環境下 未成年人保護更應引起重視
除了在學校課堂上的傳(chuan) 統講授模式,中小學法治教育正在不斷拓展新的形式和內(nei) 容。
暑假期間,浙江寧海實驗小學城西校區的同學們(men) 走進寧海縣人民檢察院,參觀了檢察院的審訊室、談話室、院史榮譽室等,並聆聽了關(guan) 於(yu) 民法典的精彩講座。
杭州江南實驗學校楓樹班的學生們(men) 和部分家長則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在杭州濱江法院七號法庭旁聽了一起電信詐騙案的審訊。聽完庭審,魏苒同學說:“這是我第一次旁聽真正的庭審,國徽高掛牆上,法官坐在國徽下敲響法槌,莊嚴(yan) 而肅穆。通過庭審,我們(men) 大致了解了法庭審理的程序,更讓我們(men) 銘記要好好學習(xi) 、知法懂法守法,永遠做一個(ge) 遵紀守法的人。”
在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副院長沈波看來,中小學生法治教育的意義(yi) 不僅(jin) 體(ti) 現在預防違法犯罪、提高法治意識上,更體(ti) 現在麵對時代發展、網絡興(xing) 起的未成年人自我保護上。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1年,北京市法院判處未成年罪犯人數大幅下降,中小學法治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仍然時有發生,尤其是網絡時代,侵犯未成年人案件更具有隱蔽性,比如“涉網絡隔空猥褻(xie) ”的案件亟待警惕。
“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社交軟件,引誘多名未成年人與(yu) 其裸聊,通過拍裸照進行威脅等方式,線下實施性侵,嚴(yan) 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沈波說,此類案件的發生,固然與(yu) 不法分子罔顧法律、道德泯滅密不可分,但網絡環境下未成年人性保護、性教育問題更應引起各方重視。
沈波表示,通過全方位的“家庭教育指導”、多角度的“雲(yun) 端法治教育”、沉浸式的“法治宣傳(chuan) 模式”,中小學法治教育得以不斷創新形式,比如開展法治講座、法院開放日、旁聽庭審、模擬法庭、線上遊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等,大大激發了中小學生學習(xi) 法律知識、提高法治意識的興(xing) 趣與(yu) 積極性,也產(chan) 生了引導家長“依法帶娃”的積極效果。
“在《中小學法治教育實踐模式範例》一書(shu) 裏,展示了各個(ge) 學校開展法治教育的方式,形式靈活、主題鮮明,學生可以沉浸式參與(yu) 其中。”華東(dong) 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任海濤說,“學生還可以拍攝法治劇,編排法治相聲、法治繞口令、法治戲曲等文藝節目。或者組織法治教育研學旅遊,比如去湖州市吳興(xing) 區的沈家本紀念館,了解中國法治現代化的曆程;去杭州五四憲法紀念館,學習(xi) 中國憲法誕生的曆史;還可以到更遠的地方,西安商鞅變法發生地、撫州王安石紀念館、湖北張居正紀念館等地方,學習(xi) 中國古代如何實現法治。”
“形式可以豐(feng) 富多彩、靈活多變,重要的是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學習(xi) 過程中有參與(yu) 感、獲得感;更為(wei) 重要的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法律條文,而是真實地感受到法治素養(yang) 和法治精神。”任海濤說。
2 中小學法治教育體(ti) 係需繼續完善
盡管法治講座等活動在各中小學開展得越來越多,但仍有不少聲音表示,中小學生的法治意識依然有待提高。
對此,沈波表示,目前,我國中小學法治教育體(ti) 係已經初步建立,但還有一些工作需要繼續完善。“首先,在教材方麵,對於(yu) 不同年齡段應設置有針對性的普法教材,使法治教育體(ti) 係化、規範化。其次,在課程體(ti) 係建設方麵,不同年齡段學生均應該設置係統的法律知識課程,講授理論知識、具體(ti) 法律條文、法治的形成和演變等,使學生們(men) 懂得基本行為(wei) 準則,養(yang) 成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行為(wei) 習(xi) 慣,不斷提高法律意識。再次,在師資來源方麵,在選聘法治副校長的基礎上,應加強對學校教師的培養(yang) ,尤其是道德與(yu) 法治的授課教師,應定期組織培訓,做學生們(men) 身邊的‘法律明白人’。”沈波說。
我國中小學裏擔任法治課教師且學過法律者不足1%,中小學《道德與(yu) 法治》課程的教師普遍缺乏完整法律知識體(ti) 係的構建和研究,這是當前中小學法治教育開展的短板之一。任海濤根據調研數據指出:“這個(ge) 問題很急切,我想在此呼籲,在師範學校裏開設法治教育專(zhuan) 業(ye) 或學位,對應培養(yang) 法治教育領域的教師人才,使得中小學法治教育更為(wei) 專(zhuan) 業(ye) 。”
任海濤表示,學生和家長也需更加重視法治教育。相對於(yu) 學科類科目,學生和家長對法治教育的認知依然比較薄弱。在中小學階段,學生應該做到學習(xi) 相關(guan) 法律知識,不僅(jin) 能弄懂,而且在現實中也要會(hui) 用、能用。此外,當前還比較缺乏完整的、係統的法治教育相關(guan) 資源,在法治教育的教學方式方法上,也需要開展更豐(feng) 富、更多元的教學實踐,而不是簡單地讀課本、滿堂灌。
3 法治副校長可以擴大人選範圍
“新學期開始,房山區法院第一批已有近20名幹警擔任轄區多所中小學的法治副校長,化身青少年法治教育從(cong) 法院到校園的橋梁,成為(wei) 連接學校、家庭、社區‘三位一體(ti) ’法治教育機製的紐帶。”沈波表示,目前,房山區法院正在聯合區教委積極開展“法治副校長”的選聘工作,實現轄區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全覆蓋。
任海濤介紹,法治副校長一般由法院、檢察院的法官、檢察官擔任,他們(men) 定期到學校給學生做法治相關(guan) 的報告。任海濤認為(wei) ,法治副校長的設立,對中小學法治教育的開展來說好處很明顯,讓行業(ye) 內(nei) 人士到學校去普法,能讓法治教育更加專(zhuan) 業(ye) 。不過法官、檢察官等多是就違法犯罪問題展開教育,比如哪類違法犯罪行為(wei) 將受到怎樣的懲罰等,應在此之外多給學生進行權利與(yu) 義(yi) 務等知識的普及。同時,法治副校長的人選範圍還可以不僅(jin) 限於(yu) 司法部門,比如行業(ye) 裏的律師、高校裏的法學專(zhuan) 家,甚至大學裏讀法律專(zhuan) 業(ye) 的學生等,都可納入篩選範圍。人選範圍擴大後,對偏遠欠發達地區的學校來說,也有更大機會(hui) 選擇到專(zhuan) 業(ye) 的、懂法的人員來擔任法治副校長。
中小學法治教育為(wei) 何如此重要?任海濤說,學校法治教育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建設民主法治國家的基礎條件。現代法治政府的運轉需要政府官員懂法、用法、敬法,在處理事件中,法治思維尤為(wei) 重要。社會(hui) 上,解決(jue) 矛盾糾紛需要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jue) ,這就要求普通公民也要具備法治思維、法治能力和法律素養(yang) 。法治教育,不應僅(jin) 僅(jin) 是法律知識的傳(chuan) 授,更應注重法治思維和法律精神的培養(yang) 。從(cong) 小培養(yang) 學生的法治素養(yang) ,能讓學生知道哪些事情可為(wei) ,哪些事情不可為(wei) ;觸犯法律會(hui) 有何種後果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