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開封:一城宋韻寫春秋
中新網鄭州9月26日電 (記者 韓章雲(yun) )時下,河南開封滿城的菊花已露出花苞,再過不足一個(ge) 月,清明上河園、開封府、鐵塔公園等諸多景區將變成“菊花海洋”,在清雅的菊香中,開封的宋風宋韻也將會(hui) 愈加濃烈。
作為(wei) 中國古都,河南開封以古聞名,尤其是“上承漢唐、下啟明清、影響深遠”的宋文化,成為(wei) 開封最為(wei) 亮眼的文化標簽。
9月26日,在中共河南省委宣傳(chuan) 部舉(ju) 行的“河南這十年”主題係列發布會(hui) 上,古都開封公布了近十年來發揮文化資源優(you) 勢、推動文旅文創融合發展的“成績單”。
中共開封市委書(shu) 記高建軍(jun) 介紹,過去十年,開封扛牢傳(chuan) 承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個(ge) 曆史責任,深挖厚重的曆史文化資源,全力建設國家級宋都古城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持續釋放文旅強市的滿園芬芳。
作為(wei) 古都,開封有著豐(feng) 富的文物古跡,目前共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27項、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5處68項、A級以上景區21家,其中有14家景區以“宋文化”為(wei) 主題,包公、楊家將等宋代名人故事、曆史遺存,遍布大街小巷;清明上河園、萬(wan) 歲山大宋武俠(xia) 城、開封府等景區,仿宋建築盡顯宋風宋韻。
過去十年,在尊重曆史的基礎上,開封深挖千年傳(chuan) 承的民俗,通過不斷創新舉(ju) 辦清明文化節、菊花文化節等國家級節會(hui) ,讓“四月清明”“十月菊香”“大宋中國年”叫響全國。
“東(dong) 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數百年前,辛棄疾描繪的燈火如晝的宋代元宵夜引後人無數遐想,而今,這樣的盛景在開封已複現。
那麽(me) 如何讓曆史活起來?開封以科技賦能曆史文化,運用5G等技術手段,實施宋代可移動文物、文化遺址、文獻資料、文化記憶等四項宋文化數字化活化再現工程,激活沉睡的文化基因,形成了“地下北宋東(dong) 京城、地上現實開封城、雲(yun) 上風雅大宋城”的立體(ti) 多元展示格局。
“來到開封,遊客可以沉浸式感受宋式生活。”開封市政府市長李湘豫介紹,開封持續打造宋文化消費場景,堅持“文商旅”相結合,已培育29個(ge) 戲曲、雜技、非遺、建築、美學、美食等“宋潮生活體(ti) 驗之旅”基地。
目前,開封培育了8個(ge) 國家級、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以《大宋·東(dong) 京夢華》為(wei) 代表的夜間演藝,以鼓樓和小宋城為(wei) 代表的觀光夜市,以“大宋禦河”為(wei) 代表的水係夜遊等,形成了廣泛影響力的“大宋不夜城”夜遊品牌。
在盤活曆史資源的同時,開封也著重保護曆史遺跡。為(wei) 留住城市文化根脈,開封實施宋都古城保護與(yu) 修繕工程,實施城牆“五貫通”(城牆牆體(ti) 、綠道、內(nei) 外環路、人防設施、水係)、州橋—古汴河遺址考古發掘和保護利用,規劃布局“四廂二十坊”(宮城廂為(wei) :龍亭坊、東(dong) 華坊、艮嶽坊、清園坊、大興(xing) 坊、西北坊;左北廂為(wei) :雙龍坊、仁和坊、河大坊、開寶坊;左南廂為(wei) :汴河坊、信陵坊、鼓樓坊、水門坊、麗(li) 景坊、順河坊;右南廂為(wei) :包府坊、省府坊、禦河坊、青天坊),打造沒有門票的宋文化公園。
“我們(men) 將倍加珍惜厚重獨特的曆史文化資源,傳(chuan) 承好、弘揚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做大做強做優(you) ‘宋文化’文旅文創品牌。”李湘豫表示,目前,開封著力突出“一城宋韻、東(dong) 京夢華”主題形象,叫響“宋文化看開封”,讓宋文化走向世界、讓天下“宋粉”走進開封、讓宋代美學走入市民生活。(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