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生活沃土中開出的花——評長篇小說《花開如海》

發布時間:2022-09-28 16:23: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好書(shu) 薦讀·文學】

  作者:蔡家園(湖北省文聯文學藝術院院長)

  土家族作家田蘋的長篇小說《花開如海》(武漢出版社2022年3月出版)真實記錄了鄂西地區一個(ge) 扶貧“尖刀班”從(cong) 入村調查到完成扶貧任務轉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全過程。作家多年參與(yu) 脫貧攻堅工作,堅持深入山鄉(xiang) 采訪、調研,可以說基本摸熟了農(nong) 村、吃透了生活、讀懂了時代,終於(yu) 完成這樣一部散發著泥土芬芳的厚重之作。

  作品聚焦“尖刀班”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從(cong) “情”字入手,著力表現幹群情、父子情、同事情、男女情,以小見大,折射時代進步,以情動人,謳歌人性美好,唱響了一曲新時代的鄂西“情歌”。扶貧幹部用心用情為(wei) 高山上的孤寡老人們(men) 解決(jue) 後顧之憂,他們(men) 在搬遷前一定要親(qin) 手做頓飯表達感謝,“尖刀班”接受了邀請,卻自己帶去菜肴減輕他們(men) 的負擔;父子倆(lia) 共同參加“尖刀班”,兒(er) 子因為(wei) 事故犧牲,父親(qin) 將痛苦埋在心底,沒日沒夜投入工作寄托哀思;班長老漆把“尖刀班”的年輕人視若己出,既嚴(yan) 格要求,又寬厚包容,退休後“大人望過年”的一句感慨道出了隱藏的深情……閱讀《花開如海》的過程,就是接受情感潮汐激蕩、洗禮的過程。田蘋充分發揮女性作家敏感細膩的優(you) 勢,以情感觀照脫貧攻堅工作,在進行藝術轉化時以情主導、以情渲染,感人至深。譬如,向洪森的故事就將全書(shu) 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尖刀班”經過艱辛努力,修通了最偏遠的十戶山的公路。身患重病的85歲老黨(dang) 員向洪森為(wei) 通車獻上了一件特殊禮物,他將保存了幾十年的十幾個(ge) 黨(dang) 費證交給了葉副縣長。這位春樹坪黨(dang) 齡最長的黨(dang) 員堅持參加特殊主題黨(dang) 日活動,到了最後一個(ge) 環節,他顫顫巍巍站起來和大家一起重溫入黨(dang) 誓詞,“爺爺幾乎是半靠在蘇明兒(er) 身上,渾身都在顫抖,一旁的田子嫣幫著托起那隻枯瘦如柴的手”。當他念完“宣誓人:向洪森”時,旁邊的黨(dang) 員都落淚了。第二天,老人病逝……不需要議論或說明,黨(dang) 費證和莊嚴(yan) 舉(ju) 起的右手已表達了一切:既有對信仰矢誌不渝的堅守,也有身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驕傲,更有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承諾。

  這部小說以“雙向扶貧”的敘事方式,塑造了一群在時代浪潮中成長的“新人”。假如轉換一個(ge) 視角閱讀這部小說,會(hui) 發現它講述的是幾位性格各異的年輕人在“扶貧”中成長的故事。彭曉陽出身於(yu) 普通家庭,勤奮務實,渴望通過個(ge) 人奮鬥實現人生理想,在經曆了生死考驗和實踐教育之後,他深刻領悟到必須將個(ge) 人奮鬥與(yu) 國家發展、民族複興(xing) 融合到一起,才能真正實現人生價(jia) 值。田子嫣家境優(you) 渥,一貫缺乏主見,經曆了扶貧工作的風雨洗禮,她重新認識自己,活出了自我。富二代馬一龍玩世不恭,後來被同齡農(nong) 村女孩蘇明兒(er) 不屈服於(yu) 命運、永不言敗的精神所感染,變得富有社會(hui) 責任感。這群90後從(cong) 城市來到鄉(xiang) 村“扶貧”,幫助村民拔窮根、興(xing) 產(chan) 業(ye) 、易風俗、強文化;同時,人生閱曆和思想觀念“貧乏”的他們(men) 在複雜的鄉(xiang) 村工作中接受鍛煉和磨礪,重新認知社會(hui) 、認識自我、審視死亡,在反思中領悟生命的意義(yi) ,脫胎換骨成為(wei) “新我”。“尖刀班”的每個(ge) 年輕人都擁有雙重身份,既是社會(hui) 生活層麵的“扶貧”主體(ti) ,也是人生意義(yi) 層麵的“扶貧”對象。作家關(guan) 注個(ge) 體(ti) 在時代浪潮中的精神成長,巧妙地通過“雙向扶貧”敘事,為(wei) 當代文學畫廊貢獻了新的青年形象。

  《花開如海》敏銳地將地域文化、傳(chuan) 統文化融入時代價(jia) 值建構之中。田蘋沒有以獵奇目光孤立地審視民俗風情,靜止地描繪風情畫、風俗畫,而是將這些“奇觀”置於(yu) “觀看”的裝置之內(nei) ,融化在人物的情緒、情感和心理之中,力圖將古老的民俗風情與(yu) 時代精神接通,激活其內(nei) 在價(jia) 值。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