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為“筆”舞台為“卷” 千裏江山用交響樂繪出壯美河山
經全國多地巡演後,《千裏江山》終於(yu) 來到了北京。
9月24日晚,禮讚新時代——原創優(you) 秀交響作品展演音樂(le) 會(hui) 交響音詩《千裏江山》首次登上北京的舞台,餘(yu) 隆執棒中國愛樂(le) 樂(le) 團,攜手笙演奏家吳彤、琵琶演奏家趙聰、二胡演奏家陸軼文、鋼琴演奏家賀茗、女高音歌唱家方瓊、竹笛演奏家戴亞(ya) 一同,在保利劇院為(wei) 觀眾(zhong) 奉獻了一場絕佳的演出。本場音樂(le) 會(hui) 同時也是致敬北京國際音樂(le) 節創立25周年的特別演出。
靈感源於(yu) 《千裏江山圖》
作曲家趙麟曆時一年創作完成的這部交響音詩《千裏江山》,由中國音協交響音樂(le) 聯盟餘(yu) 隆主席倡導,全國各地23支交響樂(le) 團聯合委約,靈感來源於(yu) 北宋王希孟的畫作《千裏江山圖》。為(wei) 了用音符繪出自己心中的“千裏江山”,近一年多的時間裏,書(shu) 畫世家出身的趙麟將畫掛在自己的工作室潛心研究。從(cong) 現場的呈現效果來看,趙麟並非用音樂(le) 為(wei) 這幅名畫進行簡單的描摹,而是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詮釋。
趙麟將這部交響音詩《千裏江山》分為(wei) 六個(ge) 樂(le) 章,管弦樂(le) 演奏的樂(le) 章“雲(yun) 飛起,楚天千裏”用宏大的視角勾勒出全景式的山水畫卷,在隨後的5個(ge) 樂(le) 章中,笙、琵琶、二胡、鋼琴、女高音與(yu) 竹笛陸續呈現。
在作曲家的精心布局下,每一樂(le) 章都各自獨立,而“雲(yun) 飛起,楚天千裏”中的主題素材也在變換中反複出現,令各個(ge) 章節又有序地勾連在一起,讓觀眾(zhong) 從(cong) 不同層麵上感受到祖國河山的壯美和絢麗(li) 。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說,相比那幅眾(zhong) 所周知的千古名畫,交響音詩《千裏江山》不僅(jin) 讓觀眾(zhong) 感受到了畫麵豐(feng) 富的色彩和山水輪廓,也賦予了曆史的厚度與(yu) 文化的深度,其提供的豐(feng) 富的想象空間更加廣闊。
意境展現人的內(nei) 心和精神
趙聰談到自己剛拿到《千裏江山》樂(le) 譜時的情景時說,“正常情況下我拿到一首作品一定會(hui) 馬上聯係作曲家,但是我拿到了這個(ge) 作品以後,一直沒給趙麟先生打電話,因為(wei) 我在不停地感慨——為(wei) 什麽(me) 我提不出任何問題?我覺得特別奇怪,為(wei) 什麽(me) 他這麽(me) 了解琵琶的語言,了解古曲?而他對古曲的寫(xie) 作讓我非常驚奇,因為(wei) 古曲經常是很簡單的旋律,不停地重複,而趙麟先生音樂(le) 中每一次重複都有不同的意義(yi) ,還一層一層遞進。”
對於(yu) 這部作品的創作,作曲家趙麟有著明確的目標,“古畫中最多的是對意境的展現。通過意境展現人的內(nei) 心和精神,是這部作品我想要表達的。”令人尤為(wei) 心動的是,交響音詩《千裏江山》中觀眾(zhong) 既可以追尋古人的足跡,又能夠體(ti) 會(hui) 到現代人的心境,足見作曲家高超的音樂(le) 技巧和豐(feng) 富的內(nei) 心世界。
好的音樂(le) 一定要有好的指揮家和演奏家們(men) 的共同呈現。當晚,在餘(yu) 隆鏗鏘有力、富有激情的指揮下,中國愛樂(le) 樂(le) 團的演奏家,以及笙演奏家吳彤、琵琶演奏家趙聰、二胡演奏家陸軼文、鋼琴演奏家賀茗、女高音歌唱家方瓊、竹笛演奏家戴亞(ya) 共同讓這部作品呈現出了最好的狀態。
挖掘中國傳(chuan) 統音樂(le) 的能量
1998年,首屆北京國際音樂(le) 節與(yu) 觀眾(zhong) 見麵,此後的25年裏,北京國際音樂(le) 節與(yu) 觀眾(zhong) 們(men) 的約定成為(wei) 了北京在金秋時節最靚麗(li) 的文藝盛景。
“在曆史的長河中,25年,可能隻是短暫的一瞬;但是對於(yu) 一個(ge) 藝術機構而言,四分之一個(ge) 世紀,已經足夠值得回眸凝望、深情感懷。”音樂(le) 會(hui) 正式開始前,中國國際友好聯絡會(hui) 副會(hui) 長、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組委會(hui) 執行主席鄧榕登台致辭,她無比動容地細數北京國際音樂(le) 節25年一路走來的成果,“作為(wei) 中國第一個(ge) 專(zhuan) 業(ye) 化、國際化、職業(ye) 化的音樂(le) 節,北京國際音樂(le) 節留下了太多美好的時刻與(yu) 難忘的瞬間。無數大師、名團傾(qing) 情獻藝,經典傑作與(yu) 委約新篇交替奏響;全新的舞台理念引領行業(ye) 潮流,多元的音樂(le) 風貌讓藝術融入生活;青年藝術家們(men) 從(cong) 這裏啟航圓夢,全世界的觀眾(zhong) 從(cong) 這裏‘聽見’中國。”
25年來,北京國際音樂(le) 節致力於(yu) “用國際化的交響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傳(chuan) 遞中國聲音”。交響音詩《千裏江山》可以說是最好的範例,這部作品用交響樂(le) 作為(wei) 載體(ti) ,不斷挖掘中國傳(chuan) 統音樂(le) 的能量,將層巒疊嶂的自然風光與(yu) 詩情畫意的中華傳(chuan) 統美學融為(wei) 一體(ti) 。這不僅(jin) 是《千裏江山》所表達的主題,也是北京國際音樂(le) 節一直以來的追求。
本場演出後,致敬北京國際音樂(le) 節25周年的腳步不會(hui) 停息。9月28日,北京國際音樂(le) 節與(yu) 亞(ya) 洲協會(hui) 共同舉(ju) 辦的論壇將在美國紐約舉(ju) 辦,音樂(le) 評論人肯·史密斯與(yu) 音樂(le) 大師伯恩斯坦的女兒(er) 、音樂(le) 教育家傑米·伯恩斯坦,作曲家周龍、杜韻、周天等音樂(le) 家將在論壇現場共同回顧音樂(le) 節25年來的重要瞬間,暢聊音樂(le) 與(yu) 東(dong) 西方文化的深層交流。
文/本報記者 田婉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