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書本意象呈現“悅讀殿堂”
浦東(dong) 航頭鎮的工作室裏,畫家金祥龍拿出十幾張草稿、小圖,把它們(men) 按照時間順序一一攤開在桌麵上。
這些圖片的尺寸大小、畫麵細節都不完全相同,但每一張圖片都指向了同一幢建築——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
在工作室的一側(ce) ,一幅122厘米×180厘米的版畫已經完成。以金色為(wei) 主基調的畫麵上,一幢宏敞軒昂的建築物拔地而起,仿佛要躍出畫麵。
金祥龍給它取名為(wei) 《悅讀殿堂——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這是他最新的版畫作品。
2017年,作為(wei) “十三五”時期上海文化設施建設重大項目,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在浦東(dong) 正式開工建設,並於(yu) 2021年竣工。這是一座乳白色、狀如璞玉的建築。因為(wei) 其位於(yu) 浦東(dong) 新區迎春路、合歡路、錦繡路與(yu) 世紀大道圍合的成片樹林中,也被形容為(wei) “漂浮在樹冠上的玉石”。
這是目前國內(nei) 單體(ti) 建築麵積最大的圖書(shu) 館。它落地浦東(dong) ,讓出生在浦東(dong) ,在浦東(dong) 生活、工作了幾十年的金祥龍期待不已。“以前經常去位於(yu) 浦西的上海圖書(shu) 館查閱資料,有時就會(hui) 想,要是浦東(dong) 也有,就太好了。”
準備“十年·海上風華”的參展選題時,他第一時間就鎖定了它。為(wei) 此,金祥龍數次來到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工地附近。對一個(ge) 畫家來說,寫(xie) 生是第一步。
“最早的一次是去年10月,當時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的外立麵被包得嚴(yan) 嚴(yan) 實實。我隻好想辦法去附近更高處的浦東(dong) 展覽館,登高望遠,隻為(wei) 了看一眼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的樣子。”金祥龍說。
今年3月,金祥龍再一次來到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此時,這幢建築物已經竣工。它的外觀展露無遺,給了金祥龍極大的衝(chong) 擊力。因為(wei) 當時還未開放,金祥龍圍繞著建築物來來回回地走了無數次,觀察一切他能看到的細節。“隻有熟悉它,才能畫好它。”金祥龍說。
他直言:“單純畫圖書(shu) 館的建築外立麵,沒有太大意思。行萬(wan) 裏路,讀萬(wan) 卷書(shu) 。圖書(shu) 館應該是一個(ge) 人文薈萃的地方,也是育人、育城市、育世界的藝術殿堂。”
事實也是如此。作為(wei) 新一代實體(ti) 圖書(shu) 館,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從(cong) 傳(chuan) 統的藏書(shu) 、閱讀場所,升級為(wei) 激揚智慧、交流創新、共享包容的“知識交流共同體(ti) ”,成為(wei) 市民樂(le) 享其中的“書(shu) 房、客廳、工作室”。
不久前,上海圖書(shu) 館館長陳超表示,上圖東(dong) 館的建設目標是“全媒體(ti) 時代的複合型圖書(shu) 館”“大數據時代的智慧圖書(shu) 館”。
這是一個(ge) 與(yu) 時代同行的圖書(shu) 館。如何下筆?在確定最後一遍小稿前,金祥龍已經出了十幾遍小稿。“一直想不好如何下筆。之前的版本上,我想在畫麵空白處畫上向日葵、植物、小路、交通等各種意象,考慮的元素很多,想借此表達更多元、包容的內(nei) 容。後來覺得畫麵太亂(luan) ,不聚焦,索性做了減法。”
從(cong) 閱讀到悅讀,無論形式如何變化,圖書(shu) 館“讀萬(wan) 卷書(shu) ”的本質不會(hui) 變化。金祥龍決(jue) 定去繁就簡,回到單純的書(shu) 本意象上。他采用透視畫法來創作這幅版畫作品。畫麵上,在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的建築基礎上,其內(nei) 部嵌入了各種書(shu) 籍。站在畫作前,可以依稀辨認出《浦東(dong) 開發史》《中國當代美術》《古埃及大觀》等中外書(shu) 籍。這些書(shu) 也真實存在,在金祥龍家的書(shu) 房裏就可以找到。
為(wei) 了凸顯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位於(yu) 浦東(dong) 的地理位置,金祥龍在畫麵上加入了上海中心等陸家嘴地標及浦西的海關(guan) 大樓等元素。“我把這些地標現實中的地理距離拉近了,這樣可以一目了然。”
如今已經完成的《悅讀殿堂——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整幅畫構圖一目了然,含義(yi) 和細節依然豐(feng) 富——金色的主基調明亮溫暖,既像指引人們(men) 方向的光,又暗含了“書(shu) 中自有黃金屋”之意;兩(liang) 個(ge) 衣著時尚的年輕人沐浴著光芒走向圖書(shu) 館……
從(cong) 落筆到完成,這幅版畫的創作曆時3個(ge) 月。金祥龍用了絕版木刻的方法,作品僅(jin) 有四張。金祥龍說:“我想把其中一張贈送給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
如今,上海圖書(shu) 館東(dong) 館開放在即,金祥龍很快就可以到裏麵去看一看。這次,他的身份是一個(ge) 普通讀者。李君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