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400餘件文物亮相遼博展現“和合中國”之美

發布時間:2022-10-08 17: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沈陽10月8日電 (記者 韓宏)由國家文物局與(yu) 中共遼寧省委宣傳(chuan) 部共同主辦的“和合中國”展覽,8日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北宋宋徽宗草書(shu) 千字文卷》《明仇英清明上河圖》等國寶級文物在展覽中齊聚亮相。

  據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劉寧介紹,此次展覽意在通過文物之美解讀“和合”文化所蘊涵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hui) 觀、道德觀,展現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和合”精神、文明價(jia) 值,展示中華民族的獨特精神標識,在“和合”文化傳(chuan) 承與(yu) 涵養(yang) 中增強文化自信。

  作為(wei) 遼寧省博物館史上規模最大的特展,此次展覽展出“和合”文化有關(guan) 文物、古籍402件/組(436單件),其中一級文物88件/組,在遼寧首次展出的文物197件/組,外借文物121件/組(177單件)。當天,元織錦百鳥朝鳳圖卷、遼三彩釉印花太極圖執壺等遼博館藏國寶級文物均有呈現。湖南博物院藏《唐摹蘭(lan) 亭序(黃絹本)》、吉林省博物院藏《金張瑀文姬歸漢圖》、南京博物院藏《明坤輿萬(wan) 國全圖》等國寶級文物也在展覽中呈現。同時,展出的展品綜合運用彩陶、青銅器、瓷器、絲(si) 繡、書(shu) 法、繪畫、古籍、碑刻拓片等各類文物,以各自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來分別闡釋主題。

  此次展覽包括“天人合一”“人心和善”“和而不同”“協和萬(wan) 邦”四個(ge) 部分,其中在“協和萬(wan) 邦”部分展出了“東(dong) 羅馬鎏金銀盤”“鎏金人物故事紋銀壺”“長沙窯青釉貼花舞蹈人物瓷壺”等不同地域的文物。劉寧說,這些文物體(ti) 現了文明的交流互鑒,中華文明在這種“和合”的理念中、在包容並蓄中不斷衍生發展。

  當天的展覽還結合數字化場景營造、展廳氛圍渲染、網紅打卡地設計、互動體(ti) 驗等多樣化、高科技的展陳手段,讓人們(men) 沉浸式感悟“和合”文化。文博愛好者李涵參觀展覽後說,從(cong) “和合”的角度看這些傳(chuan) 世書(shu) 畫作品,仿佛能更深刻地感悟到人與(yu) 自然的和諧相處,體(ti) 會(hui) 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懷。

  劉寧表示,人類世界因“和”而存在,因“合”而發展。希望借助一件件傳(chuan) 世重器、一幅幅精品書(shu) 畫、一部部縹緗翰墨,讓人們(men) 在宏觀曆史脈絡中了解“和合”文化,感悟“和合”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曆史及蘊含的中國智慧。(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