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喜迎二十大丨一切為了人民健康——醫衛工作者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發布時間:2022-10-09 11:19: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 題:一切為(wei) 了人民健康——醫衛工作者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新華社記者陳芳、董瑞豐(feng)

  門診病房、手術台前、鄉(xiang) 鎮衛生院……在救死扶傷(shang) 的第一線,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全國近1400萬(wan) 名衛生與(yu) 健康工作者支撐起世界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走進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區總醫院一樓大廳,“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一行大字躍入眼簾。在這裏的慢性病管理中心,係統正在對全區十幾萬(wan) 居民的健康數據進行動態分析、評估,並根據病情進行差異化管理。

  三明醫改,全國聞名。2012年以來,這裏以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為(wei) 切入點,在市、縣、鄉(xiang) 、村統籌推進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改革,體(ti) 現了人民至上、敢為(wei) 人先。

  “這些年,群眾(zhong) 感受最直觀的是藥價(jia) 降了、醫保報銷多了、看病方便了、健康更有保障了。”沙縣區總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萬(wan) 小英深有感觸,“麵對群眾(zhong) 的新需求,我們(men) 要想方設法當好健康‘守門人’,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人民健康是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重要標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不斷完善衛生健康體(ti) 係,我國衛生健康事業(ye) 從(cong) “以治病為(wei) 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轉變,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江蘇省鎮江市世業(ye) 鎮,浩浩長江中的“一座小島”。過去,全鎮約1.4萬(wan) 名群眾(zhong) “既怕病要命,也怕交通要命”。

  在世業(ye) 鎮衛生院,健康小屋裏的一張照片記錄著2014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前來考察時的情景。“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麵小康。”衛生院院長胡小忠說,這些年來,我們(men) 把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謹記在心,努力建設現代化衛生院,爭(zheng) 做示範,讓老百姓享受到更好的基本醫療服務。

  衛生院與(yu) 鎮江市級醫院聯動設立“全科—專(zhuan) 科聯合門診”,市級醫院專(zhuan) 家定期來島上服務;成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走村入戶定期開展居民健康管理幹預工作;成立視頻會(hui) 診中心,遇到疑難雜症,隨時能與(yu) 省、市級醫院開展多學科的“雲(yun) 會(hui) 診”……如今,世業(ye) 鎮居民在衛生院門診就診率達到83.7%,一年門診量有5.67萬(wan) 人次。

  放眼全國,一組組數據也勾勒出我國衛生健康事業(ye) 的十年飛躍:90%的家庭15分鍾內(nei) 能夠到達最近的醫療點,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超過13.6億(yi) ,孕產(chan) 婦、嬰兒(er) 、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率均降至曆史最低水平……

  9月28日,湖北武漢,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湖北展上,“人民英雄”張定宇的國家榮譽稱號證書(shu) 引人矚目。

  疫情發生後,張定宇衝(chong) 鋒在前身先士卒,帶領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幹部職工,共救治2800餘(yu) 名新冠肺炎患者,為(wei) 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作出突出貢獻。

  作為(wei) 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動身前往北京前,張定宇心中滿是使命感:“以身許黨(dang) ,將以堅忍執著的理想信念,為(wei) 黨(dang) 和人民的衛生健康事業(ye) 奉獻自己的一切。”

  建設健康中國,一個(ge) 都不能少。

  診斷難、治療難、費用高,曾經讓全國2000萬(wan) 名罕見病患者身陷困境。如何為(wei) 他們(men) 帶來希望之光?

  作為(wei) 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的國家級牽頭醫院——北京協和醫院致力於(yu) 不斷推進破解罕見病防治難題的“中國方案”。最新信息顯示,由北京協和醫院負責建設的中國國家罕見病注冊(ce) 係統目前已建立200餘(yu) 個(ge) 罕見病研究隊列,登記近7萬(wan) 名罕見病患者,“一站式救治方案”讓患者平均確診時間從(cong) 以往的4年縮短到不到4周。

  北京協和醫院院長、中國罕見病聯盟副理事長張抒揚說:“醫者每前進一步,就能多救一批患者!大醫為(wei) 民的情懷,就是我們(men) 永恒的追求。”

  醫者仁心,護佑生命。不管在戰“疫”一線,還是回歸到常態化的科學研究和醫療診治,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張伯禮院士始終滿懷激情。

  張伯禮說,中醫藥傳(chuan) 承是堅定文化自信的活態傳(chuan) 承,要讓這一中華文明瑰寶代代相傳(chuan) ,傳(chuan) 承人要持續學習(xi) 中醫經典,同時博采眾(zhong) 長,切實提高中醫臨(lin) 床療效,將學術思想、臨(lin) 床經驗和技術專(zhuan) 長整理升華以利後學,更好為(wei) 人民健康服務。

  堅持為(wei) 人民健康服務,是我國衛生與(yu) 健康事業(ye) 必須一以貫之的基本要求。要用精湛的醫術挽救更多病人——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醫院肝膽胰外科醫學部主任劉榮幾十年如一日,在肝膽胰腫瘤治療領域攀登醫學高峰。

  “老師吳孟超九旬高齡依然堅守在門診和病人的病床前,這給我們(men) 樹立了榜樣。做備受尊敬的‘大’醫生,不僅(jin) 要醫術精湛,更要時刻把患者裝在心裏,不斷為(wei) 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貢獻。”劉榮說。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國家衛健委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這是黨(dang) 和國家重視人民生命健康的鄭重承諾,也是醫務工作者的根本遵循。

  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廣大醫務工作者牢記囑托,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shang) 、甘於(yu) 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正奮力書(shu) 寫(xie) 守護人民健康的新篇章。

  在山東(dong) 省棗莊市婦幼保健院兒(er) 童ICU病房,醫護人員為(wei) 完成靶向治療藥物諾西那生鈉的4歲脊髓性肌萎縮症患兒(er) 加油鼓勁(2022年1月1日攝)。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我國首個(ge) 獲批治療脊髓性肌萎縮症的進口藥物,2019年進入中國市場時,每針價(jia) 格近70萬(wan) 元。在2021年國家醫保目錄藥品談判中,以3.3萬(wan) 元每針的價(jia) 格進入新版醫保藥品目錄。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