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現代版“誇父”逐日 我國成功發射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

發布時間:2022-10-09 11:14: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2年10月9日7時43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二號丁型運載火箭,成功將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誇父一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簡稱ASO-S),是由中國太陽物理學家自主提出的綜合性太陽探測專(zhuan) 用衛星,是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zhuan) 項繼“悟空”“墨子號”“慧眼”“實踐十號”“太極一號”“懷柔一號”之後,研製發射的又一顆空間科學衛星,實現了我國天基太陽探測衛星跨越式突破。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以“一磁兩(liang) 暴”為(wei) 科學目標,將利用太陽活動第25周峰年的契機,對太陽上兩(liang) 類最劇烈的爆發現象——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以及全日麵矢量磁場開展同時觀測,研究“一磁”即太陽磁場,“兩(liang) 暴”即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的形成、相互作用及彼此關(guan) 聯,為(wei) 影響人類航天、通訊、導航等高科技活動的空間災害性天氣預報提供支持。

  發射現場。劉芃利 攝/視頻來源: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搭載了全日麵矢量磁像儀(yi) 、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和太陽硬X射線成像儀(yi) 三台有效載荷,三台載荷相互配合,將首次在一顆近地衛星平台上實現對太陽磁場、太陽耀斑非熱輻射、日冕物質拋射日麵形成和近日麵傳(chuan) 波的同時觀測。借助萊曼阿爾法太陽望遠鏡,將首次在萊曼阿爾法波段實現全日麵和近日冕的同時觀測。衛星設計壽命4年,運行在約720公裏的太陽同步晨昏軌道。

  將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命名為(wei) “誇父一號”有兩(liang) 層含義(yi) ,一方麵“誇父”是廣為(wei) 人知的中國神話人物,“誇父逐日”的故事表達了中國古代先民胸懷大誌、探索自然、英勇頑強的精神,蘊含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試圖揭開太陽神秘麵紗的不懈求索。另一方麵寓意著“誇父一號”將與(yu) 未來中國太陽探測衛星一道,開啟中國綜合性太陽觀測的新時代。“嫦娥奔月”對仗“誇父逐日”,完美地詮釋了中國人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情懷與(yu) 浪漫。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工程大總體(ti) 和地麵支撐係統的研製建設,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國家天文台、長春光機所和紫金山天文台負責衛星平台及有效載荷研製,科學應用係統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負責,測控係統由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負責實施,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八研究院研製生產(chan) 。此次發射是長征係列運載火箭的第442次飛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