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數說十年】能源轉型持續推進 節能降耗成效顯著

發布時間:2022-10-09 14:40:00來源: 統計微訊

  能源轉型持續推進

  節能降耗成效顯著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就

  係列報告之十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麵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提出了“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wei) 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能源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多輪驅動的供應體(ti) 係基本建成,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能效水平穩步提升,節能降耗成效顯著,能源事業(ye) 取得新進展。

  一、能源供應保障能力持續增強,清潔能源占比不斷提升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堅持立足國內(nei) 多元供應,深化能源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優(you) 先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供應保障能力不斷提升,能源生產(chan) 清潔化進程加快。2021年[1],全國一次能源生產(chan) 總量43.3億(yi) 噸標準煤,比2012年增長23.2%,年均增長2.3%。

  (一)煤炭產(chan) 能結構大幅優(you) 化,供給保障能力增強

  截至2021年底,全國煤礦數量[2]減少至4500處以內(nei) ,年產(chan) 120萬(wan) 噸以上的大型煤礦產(chan) 量占85%左右,煤炭生產(chan) 中心加快向晉陝蒙新及優(you) 質企業(ye) 集中。原煤生產(chan) 自2017年連續5年增長,2021年產(chan) 量超過2013年39.7億(yi) 噸的曆史最高水平,達到41.3億(yi) 噸。

  (二)油氣開發力度不斷提升,增儲(chu) 上產(chan) 持續推進

  隨著油氣行業(ye) 增儲(chu) 上產(chan) “七年行動計劃”的製定與(yu) 實施,2019—2021年原油生產(chan) 連續回升,產(chan) 量穩步升至近2億(yi) 噸;天然氣尤其是非常規天然氣的勘探開發不斷取得突破,2017—2021年,天然氣連續5年增產(chan) 超百億(yi) 立方米,2021年產(chan) 量達2076億(yi) 立方米,比2012年增長87.7%,年均增長7.2%。

  (三)電力供應能力持續增強,電力生產(chan) 快速增長

  截至2021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3]23.8億(yi) 千瓦,比2012年增長1.1倍,年均增長8.4%。2021年發電量8.5萬(wan) 億(yi) 千瓦時,比2012年增長71.1%,年均增長6.1%。其中,火電比2012年增長49.1%,年均增長4.5%;水電增長53.5%,年均增長4.9%;核電增長3.2倍,年均增長17.2%;風電增長5.8倍,年均增長23.8%;太陽能發電由2014年251億(yi) 千瓦時提高至2021年3258億(yi) 千瓦時,增長12.0倍,年均增長44.2%。新能源(風電、太陽能及其他新能源)發電增長6.8倍,年均增長25.7%,占全部發電量比重達11.5%,比2012年提高9.0個(ge) 百分點。

  (四)能源生產(chan) 結構加速轉變,清潔能源占比持續提升

  2021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首次超過煤電,裝機容量達到11.2億(yi) 千瓦,占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wei) 47.0%。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均超過3億(yi) 千瓦,連續多年穩居世界首位。其中,水電39094萬(wan) 千瓦,比2012年增長56.7%,年均增長5.1%;並網風電32871萬(wan) 千瓦,增長4.4倍,年均增長20.5%;並網太陽能發電30654萬(wan) 千瓦,增長88.9倍,年均增長64.8%。天然氣、水電、核電、新能源發電等清潔能源在能源生產(chan) 結構中的占比持續上升。2021年,天然氣占一次能源生產(chan) 總量的比重達6.1%,比2012年提高2.0個(ge) 百分點,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比重上升到20.3%,提高9.1個(ge) 百分點;而原煤比重為(wei) 67.0%,較2012年下降9.2個(ge) 百分點;原油比重為(wei) 6.6%,下降1.9個(ge) 百分點。

  二、能源進口多元穩定,國際合作不斷深化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方位加強能源國際合作,有效利用國際資源,推進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亞(ya) —俄羅斯、中東(dong) 、非洲、美洲和亞(ya) 太五大油氣合作區開發建設持續推進,西北、東(dong) 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氣進口戰略通道基本形成,能源進口多元化持續增強,進口規模不斷擴大,為(wei) 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奠定堅實基礎。

  (一)能源進口穩步增長

  2021年,全國能源淨進口總量[4]11.2億(yi) 噸標準煤,比2012年增長83.2%,年均增長7.0%。原煤淨進口自2016年連續6年穩步上升,2021年淨進口3.2億(yi) 噸,創近年來新高,比2012年增長14.9%,年均增長1.6%。原油淨進口自2019年突破5億(yi) 噸後持續保持高位,2021年達到5.1億(yi) 噸,比2012年增長90.0%,年均增長7.4%。天然氣淨進口高速增長,2021年達到1620億(yi) 立方米,比2012年增長3.1倍,年均增長17.1%。

  (二)能源國際合作取得積極成效

  2021年,我國能源對外依存度為(wei) 20.6%,比2012年提高5.7個(ge) 百分點。隨著“一帶一路”能源合作務實推進,我國先後與(yu) 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建立政府間能源合作機製,與(yu) 多個(ge) 能源類國際組織和多邊機製建立合作關(guan) 係,能源領域國際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

  三、能源消費平穩增長,綠色低碳轉型加快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入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加快轉變用能方式,紮實開展重點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工作,加快推進天然氣在城鎮燃氣、工業(ye) 燃料、燃氣發電、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大規模高效科學利用,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能源消費結構優(you) 化成效明顯,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

  (一)能源消費平穩增長

  2021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52.4億(yi) 噸標準煤,比2012年增長30.4%,以年均3.0%的能耗增速支撐了年均6.6%的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增速。分品種來看,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費增速平緩,煤炭消費年均增長0.3%,石油消費年均增長3.9%;天然氣、水電、核電、新能源發電等清潔能源消費快速增長,天然氣消費年均增長10.5%,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消費年均增長9.3%。

  (二)能源消費清潔低碳加快推進

  2021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由2012年的68.5%降低到56.0%,下降12.5個(ge) 百分點;石油占比由17.0%上升到18.5%,提高1.5個(ge) 百分點;天然氣、水電、核電、新能源發電等清潔能源占比大幅提高,天然氣占比由4.8%上升到8.9%,提高4.1個(ge) 百分點;一次電力及其他能源占比由9.7%上升到16.6%,提高6.9個(ge) 百分點。

  (三)人均用能水平不斷提高

  2020年,我國人均能源消費量3531千克標準煤,比2012年增長18.9%,年均增長2.2%。民生用能保障有力。2020年,我國人均生活用能456千克標準煤,比2012年增長46.2%,年均增長4.9%;人均生活電力消費量年均增長7.3%,人均生活液化石油氣消費量年均增長6.7%,人均生活天然氣消費量年均增長8.1%。

  四、能效水平穩步提升,節能降耗成效顯著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落實節能優(you) 先方針,實行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製度,把節能指標納入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等績效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不斷健全節能法規標準,完善節能政策機製,持續淘汰落後產(chan) 能,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升級改造和培育新動能,切實推進工業(ye) 、建築、交通等重點領域節能減排,節能降耗取得顯著成效。

  (一)單位產(chan) 品能耗明顯降低

  通過推動工藝升級、更新改造用能設備、加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推廣高效節能技術,單位產(chan) 品綜合能耗不斷下降。2021年,在統計的重點耗能工業(ye) 企業(ye) 39項單位產(chan) 品生產(chan) 綜合能耗中,近九成比2012年下降。其中,噸鋼綜合能耗下降9.8%,火力發電煤耗下降5.8%,燒堿、機製紙及紙板、平板玻璃、電石、合成氨生產(chan) 單耗分別下降17.2%、16.8%、13.8%、13.3%、7.1%。

  (二)能源加工轉換效率整體(ti) 提高

  2021年與(yu) 2012年相比,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能源加工轉換效率提高1.8個(ge) 百分點。其中,火力發電提高2.3個(ge) 百分點,供熱提高4.8個(ge) 百分點,原煤洗選提高3.2個(ge) 百分點,煉焦提高1.5個(ge) 百分點。

  (三)單位GDP能耗保持下降

  2021年,我國單位GDP能耗比2012年累計降低26.4%,年均下降3.3%,相當於(yu) 節約和少用能源約14.0億(yi) 噸標準煤。其中,規模以上工業(ye) 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降低36.2%,年均下降4.9%,分別比單位GDP能耗累計和年均降幅高9.8和1.6個(ge) 百分點,工業(ye) 節能效果明顯。

  近年來,國際環境和全球能源格局發生深刻變革,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緣政治等因素影響,國際能源市場不確定性與(yu) 不穩定性增加,國內(nei) 能源市場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能源安全保障麵臨(lin) 新的挑戰。與(yu) 此同時,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將拉動能耗剛性增長,節能降耗麵臨(lin) 新的考驗。“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第一個(ge) 五年,也是實現碳達峰的關(guan) 鍵期和窗口期,我們(men) 要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四個(ge) 革命、一個(ge) 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統籌能源安全和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ti) 係,為(wei) 科學有序推動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注:

  [1]本文中2021年數據為(wei) 初步核算數。

  [2]數據來源於(yu) 中國煤炭工業(ye) 協會(hui) 。

  [3]數據來源於(yu) 中國電力企業(ye) 聯合會(hui) 。

  [4]本文中2021年分品種能源淨進口數據為(wei) 海關(guan) 快報數。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