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秘境深林 追猿之旅

發布時間:2022-10-09 17:06: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黃嵩和 撰文/攝影,作者係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副研究館員、中國攝影家協會(hui) 會(hui) 員

  世界最稀有猿類之一、曾被宣布滅絕的東(dong) 黑冠長臂猿,在廣西的密林深處擁有一處“中國方舟”。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和長臂猿擁有共同的祖先,一千多萬(wan) 年前分道揚鑣,各自開啟漫長進化。如今,我們(men) 直立行走於(yu) 大地之上,他們(men) 蕩躍在樹冠之巔。而現今棲息於(yu) 中國廣西境內(nei) 的這一支,就是全球極度瀕危物種——東(dong) 黑冠長臂猿。

  早在商周時期的文獻中,便有關(guan) 於(yu) 猿的記載。猿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傳(chuan) 統而又純粹的象征,既代表詩人、哲人超凡脫俗的理想,又充當著人類與(yu) 神秘自然間的紐帶。

  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李杜詩篇,例如:兩(liang) 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wan) 重山;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從(cong) 這些美好詩句不難看出猿在中國古代的文化地位。

  根據明朝中期的文獻記錄,長臂猿的分布區北抵甘肅慶陽,南至海南昌江,東(dong) 到浙江鎮海,西達雲(yun) 南隴川,在我國東(dong) 南沿海、廣東(dong) 北部、湖南中北部等地均有廣泛分布。然而到了清朝時期,中國人口大規模增長,大量森林被開墾成農(nong) 田,長臂猿的分布區急劇退縮。目前,長臂猿在中國僅(jin) 片段化分布於(yu) 雲(yun) 南、廣西和海南等地。其中,曾分布於(yu) 雲(yun) 南的北白頰長臂猿和白掌長臂猿已在野外滅絕。

  與(yu) 此同時,東(dong) 黑冠長臂猿這個(ge) 曾被國際靈長類專(zhuan) 家認為(wei) 已經滅絕了的物種,其實一直隱秘地棲息在廣西西南部的中越邊境線上——一片狹窄的喀斯特熱帶季雨林中。進入21世紀後,這些東(dong) 黑冠長臂猿才被重新發現,當時的數量僅(jin) 有3群19隻,當地政府隨即建立了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經過十幾年的大力保護,東(dong) 黑冠長臂猿在中國境內(nei) 的數量已增至5群33隻,但依然屬於(yu) 極度瀕危狀態。

  為(wei) 了捕捉到東(dong) 黑冠長臂猿的專(zhuan) 題影像,從(cong) 2018年起,我開啟了追猿之旅,屢次深入沒有電、沒有信號、靠雨水生存的無人區。在遮天蔽日的深林裏拍攝,沒辦法講究用光和構圖,滿目皆是尖銳鋒利的石山峭壁,無數次遭遇蜈蚣、螞蟥、毒蛇、滾石、雷暴天氣等危險。與(yu) 此同時,東(dong) 黑冠長臂猿蹤跡難覓,守著一棵樹,等上十天八天都不一定能按下一次快門。有人說,東(dong) 黑冠長臂猿是世界上最難拍攝的野生動物之一,一點也不為(wei) 過。

  廣西邦亮長臂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國內(nei) 已知唯一的東(dong) 黑冠長臂猿棲息地,其所屬的桂西南地區是中國14個(ge) 具有全球意義(yi) 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guan) 鍵地區之一。

  這段秘境深林追猿的苦旅曆經3年,耗時300餘(yu) 天,南寧到靖西往返行程2.4萬(wan) 公裏,行走攀爬3000多公裏……如今,每當回看在山裏手寫(xie) 下的7萬(wan) 餘(yu) 字日記、拍攝的3萬(wan) 多幅照片和數百條視頻時,我早已忘記當時的危險與(yu) 艱辛,隻覺得美好與(yu) 牽掛。願這些生靈在這片無人打擾的秘境之中,逍遙自在,世世代代繁衍下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