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賡續紅色血脈 譜寫發展新篇
【喜迎二十大】
10月1日,兵團第四師可克達拉市,兵地融合現代化農(nong) 業(ye) 休閑旅遊創業(ye) 就業(ye) 基地項目建設工地上,彩旗招展、機聲隆隆、車輛穿梭,一派搶時間、趕進度的火熱場麵。
前一天,兵團第四季度394個(ge) 、總投資1099.24億(yi) 元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項目中既有紡織服裝、新材料、農(nong) 副產(chan) 品加工等“一企帶一鏈”的產(chan) 業(ye) 項目,又有水利、交通、新能源等事關(guan) 長遠發展的民生項目,為(wei) 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兵團經濟、社會(hui) 、民生事業(ye) 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壯大。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千億(yi) 元起步,連跨2000億(yi) 元、3000億(yi) 元大關(guan) ,從(cong) 2012年的1195.95億(yi) 元,增加到2021年的3395.61億(yi) 元,年均增長9.7%。人均生產(chan) 總值由4.4萬(wan) 元增加到9.9萬(wan) 元,位列全國第七位,達到全國中上水平。
今年7月中旬,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新疆考察時強調,兵團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在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中發揮更大作用。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兵團持之以恒推進深化改革,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團場體(ti) 製機製實現了係統性革命性重塑,團場行政管理、經濟管理、財稅管理體(ti) 製進一步健全完善;國資國企打破“鐵飯碗”、啃下“硬骨頭”、蹚過“深水區”,政企、政資、政事、政社“四分開”加快推進,“主力軍(jun) ”“壓艙石”的地位日益凸顯。
在日前召開的兵團黨(dang) 委理論學習(xi) 中心組集體(ti) 學習(xi) 交流會(hui) 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兵團黨(dang) 委書(shu) 記、政委李邑飛表示,要聚焦增強兵團組織優(you) 勢和動員能力,抓住破解體(ti) 製性、機製性梗阻這一關(guan) 鍵,持續推進兵團深化改革,鞏固改革成果、完善改革配套,不斷增強兵團發展的動力和活力,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兵團瞄準職工“急難愁盼”發力,擦亮發展的民生底色。位於(yu) 南疆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的十四師昆玉市,是座年輕的沙漠新城。在北京援疆的支持下,昆玉市人民醫院、十四師婦幼保健院、24個(ge) 標準化連隊衛生室陸續建成投用,醫保聯網結算功能正式開通,借助“互聯網+醫療”,每一個(ge) 連隊衛生室都能與(yu) 昆玉市人民醫院、一師醫院、十四師皮山農(nong) 場醫院進行遠程會(hui) 診,讓“小病不出連、大病不出團”成為(wei) 現實。
“民生連著民心。我們(men) 將繼續推進民生工程、改善民生福祉,讓職工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兵團第十四師昆玉市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政委、宣傳(chuan) 部部長王建軍(jun) 說。
兵團主動推進兵地融合,在實現新疆工作總目標中發揮更大作用。一方園,百步景,千畝(mu) 畫廊,萬(wan) 頃碧林……十二師著力打造的頭屯河穀森林公園成了烏(wu) 昌兩(liang) 地市民休閑娛樂(le) 的好去處。十二師黨(dang) 委跳出一隅謀發展,主動融入以烏(wu) 魯木齊為(wei) 中心的都市圈建設,啟動兵團五一新區和兵團西山新區建設,在生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全麵與(yu) 烏(wu) 魯木齊市和昌吉市對接,攜手烏(wu) 昌兩(liang) 地共謀發展。
“作為(wei) 兵團在烏(wu) 魯木齊的唯一整建製師,十二師將按照‘兵地一盤棋’的發展思路,全麵推進兵地經濟、社會(hui) 、文化等方麵融合發展,實現設施共建、資源共享、深度嵌入、優(you) 勢互補。”兵團第十二師黨(dang) 委書(shu) 記、政委李斌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