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書寫新篇章(國際社會看中國這十年)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洞察國際國內(nei) 大局大勢,高瞻遠矚、運籌帷幄,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引領中國經濟巨輪沿著高質量發展新航道破浪向前、行穩致遠,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奠定了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
踐行新發展理念,全麵開啟關(guan) 係全局的深刻變革
近期,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hui) 、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hui) 相繼舉(ju) 辦,一場場國際盛會(hui) 吸引八方賓客,成為(wei) 世界觀察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窗口。
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經濟穩步向前,為(wei) 高質量發展寫(xie) 下生動注腳——
近10年來,中國經濟平均增長率為(wei) 6.6%,居世界主要經濟體(ti) 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和第一大貿易國;具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ye) 體(ti) 係、強大的生產(chan) 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
俄羅斯聯邦共產(chan) 黨(dang) 中央委員會(hui) 主席久加諾夫表示,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下,新時代中國取得輝煌的高質量發展成就,成為(wei) 令人印象深刻的學習(xi) 榜樣。
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引領,一場關(guan) 係中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全麵開啟,中國經濟走上高質量發展的寬闊大道——
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2012年至2021年,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與(yu) 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的比例由1.91%提高到2.44%;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十一位,是世界各國中唯一持續快速上升的國家……
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縱橫聯動……
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超過25%的國土麵積劃為(wei) 生態保護紅線,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執行情況好於(yu) 全球平均水平。中國森林麵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保持“雙增長”,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ti) 布局,成為(wei) 世界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
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10年來,中國外貿經營主體(ti) 增長1.7倍,外貿“朋友圈”不斷擴大;與(yu) 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規模占外貿總值比重從(cong) 2013年的25%提升到2021年的29.7%……
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麵勝利,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形成超4億(yi) 人的世界最大規模中等收入群體(ti) ……共享發展持續加強,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巴基斯坦可持續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勒·拉邁表示,隨著協調發展的穩步推進,中國逐漸形成相互支撐、優(you) 勢互補的區域經濟新格局,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展現強大韌性與(yu) 活力。
美國國家人文科學院院士小約翰·柯布認為(wei) ,中國兼顧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走出了高質量的綠色發展之路,為(wei) 全球可持續發展帶來深刻啟迪。
南非大學姆貝基非洲領導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譚哲理表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立足自身、造福世界,為(wei) 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實現共同繁榮注入強大正能量。
以人民為(wei) 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始終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全體(ti) 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2021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萬(wan) 元,比2012年增長近八成,城鄉(xiang) 居民收入比顯著縮小;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義(yi) 務教育入學率接近100%……一項項覆蓋麵更廣、針對性更強的舉(ju) 措接連出台,一樁樁民生實事穩步推進,一幅幅人民幸福生活的美麗(li) 畫卷,正在新時代中國徐徐鋪展。
——決(jue) 戰脫貧攻堅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後,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良好開局,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韓國韓中城市友好協會(hui) 會(hui) 長權起植認為(wei) ,消除貧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中國高質量發展成果普遍惠及廣大民眾(zhong)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與(yu) 人民一條心,贏得了人民極高的信賴和擁護。
——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中國政府啟動多條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全民免費接種疫苗,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美國共產(chan) 黨(dang) 聯合主席羅莎娜·康布隆表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方麵取得巨大成效,為(wei) 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穩步前行創造良好條件。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與(yu) GDP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3年;在“十四五”規劃經濟社會(hui) 發展設置的20項主要指標中,民生福祉類指標多達7項,占比為(wei) 曆次五年規劃最高,指標和任務也更加細化。菲律賓“亞(ya) 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馬林博格—烏(wu) 伊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努力帶領全體(ti) 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讓民眾(zhong) 在高質量發展中享有更高品質生活。
…………
一份份人民滿意、舉(ju) 世矚目、載入史冊(ce) 的民生答卷,見證了百姓越過越紅火的日子,也蘊含著中國不斷進步的密碼。波蘭(lan) 前副總理格熱戈日·科沃德科表示:“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並得到人民的支持,是中國能夠持續取得發展成就的關(guan) 鍵。”
統籌兩(liang) 個(ge) 大局,把握機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企業(ye) 展簽約麵積約占規劃麵積的90%,參展世界500強和行業(ye) 龍頭企業(ye) 超過280家、“回頭率”近90%……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即將舉(ju) 行,海外企業(ye) 踴躍參展,折射出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魅力。隨著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紮實推進,中國市場潛力正不斷激發,同世界各國實現更大互利共贏。
加快形成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根據中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jue) 策,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對於(yu) 推動中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促進世界經濟繁榮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
格林納達財政部前常務秘書(shu) 、聖喬(qiao) 治大學教授韋恩·桑迪福德認為(wei) ,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將進一步激發內(nei) 需潛力,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wei) 世界經濟複蘇注入強勁動力。
經濟循環的暢通無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guan) 鍵。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快完善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生產(chan) 、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更加暢通;持續推進以人為(wei) 核心的城鎮化,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向縱深推進……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國際問題專(zhuan) 家伊格納西奧·馬丁內(nei) 斯表示,中國采取一係列舉(ju) 措確保經濟暢通運行,有效維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穩定,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基礎。
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10年來,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越走越寬廣,科技實力正在從(cong) 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cong) 點的突破邁向係統能力提升。印度尼西亞(ya) 智庫亞(ya) 洲創新研究中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認為(wei) ,中國創新發展動能不斷增強、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將使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可持續、更具活力和動力。
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打造合作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統籌推進21個(ge) 自貿試驗區及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連續5年縮減外資準入負麵清單;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擴至149個(ge) 國家、32個(ge) 國際組織……“中國不斷擴大開放,成為(wei) 拉動世界貿易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全球經濟複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古巴國際政治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zhuan) 家愛德華多·雷加拉多說。
征程萬(wan) 裏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進。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題,把新發展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不斷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you) 勢,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經濟定能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書(shu) 寫(xie) 新篇章,迎來更加光明的美好前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