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追光》第十二集:淬煉大國利刃

發布時間:2022-10-10 11:27:00來源: “央視軍事”微信公眾號

  瞄準明天的戰爭(zheng)

  緊盯對手之變

  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

  未來會(hui) 有更多大國重器

  發展更先進的轟炸機

  是每一個(ge) 中國人的期盼

  空軍(jun) 某基地殲-20飛行員陳瀏

  他駕駛的飛機

  從(cong) 飛行院校的初教-6、教-8

  到作戰部隊的殲-7、蘇-27

  國產(chan) 新型戰機殲-16

  再到試訓殲-20

  10年來

  殲-20已經和殲-16、殲-10C代次搭配

  形成了實戰能力

  體(ti) 係能量成倍增長

  如今換發擁有“中國心”的殲-20

  在試訓武器裝備

  創新戰術戰法上完全自主可控

  陳瀏說:

  “發展更先進的轟炸機

  這是每一個(ge) 中國人的期盼”

  中國航空工業(ye) 集團總工程師朱謙:

  “中國人研發新戰機的腳步從(cong) 未停歇

  我們(men) 在進步

  對手也在變化

  我們(men) 不能也不會(hui) 躺在

  殲-20、運-20、直-20的功勞簿上

  我們(men) 還要研發出更好、更先進的戰機!”

  中國航天科工三院某所副所長劉小勇:

  “我們(men) 是同聲音賽跑的人

  為(wei) 飛行器打造‘中國心’

  實現‘颶風中點火’

  跨越極端‘熱門檻’

  讓飛行器飛得更高、更遠、更快”

  期待新型艦載機

  在福建艦上降落

  山東(dong) 艦副艦長徐英

  是中國首批自主培養(yang) 的

  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徐英說:

  “能夠駕駛戰鬥機

  降落在自己國家的航母上

  是王偉(wei) 的夙願

  也是我們(men) 的心願

  更是人民海軍(jun) 核心戰鬥力

  生成的關(guan) 鍵一環”

  徐英和戰友們(men)

  一起從(cong) 裝備使用者、試驗者

  成為(wei) 裝備驗證者、改進者

  他飛行生涯中的很多個(ge) 圓夢時刻

  都是在遼寧艦上

  “我還不知道艦載機在福建艦上降落

  是什麽(me) 感受

  但總有人會(hui) 知道!”

  徐英說:

  “聽,這是新型航母停不下來的心跳

  看,這是彈射世界裏最炫的戰鷹”

  中國人搞導彈行不行

  以前行,現在更行

  火箭軍(jun) 某部副所長楊必武

  是研究導彈武器的科技人員

  他要用智能化為(wei) 戰鬥力服務

  要讓導彈主戰裝備車輛

  躲開衛星、雷達、無人機的眼睛

  圖片

  楊必武的奶奶八十多歲

  在觀看國慶閱兵後很興(xing) 奮:

  “導彈車真威風

  不過我看了半天,怎麽(me) 沒有找到你”

  楊必武說:

  “在未來的戰場上

  對手不僅(jin) 看不到我們(men)

  也將看不到它們(men) ”

  他說:

  “中國人搞導彈行不行

  以前行,現在更行

  我們(men) 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給咱們(men) 國家提供

  更多、更新、更強的武器裝備支撐”

  經中央軍(jun) 委批準,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網信辦和中央軍(jun) 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出品的思想解讀類融媒體(ti) 特別節目《追光》,10月4日起在央視新聞頻道20點檔首播,央視國防軍(jun) 事頻道重播。中央主要新聞網站、重點門戶網站和“學習(xi) 強國”“學習(xi) 強軍(jun) ”平台等同步推出。

  該片共15集,本集為(wei) 第12集,圍繞加快構建適應信息化戰爭(zheng) 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ti) 係,主要講武器裝備上存在代差仗就很難打,設計武器裝備就是設計未來戰爭(zheng) ,加強武器裝備體(ti) 係化檢驗、實戰化運用,讓武器裝備活起來、動起來,全麵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打造決(jue) 勝疆場的大國重器。

  監製丨馬燁

  主編丨孫毛寧 馬文麗(li)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