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市場監管總局:市場主體十年淨增超1億戶

發布時間:2022-10-10 14:1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市場監管總局今天(10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十年來,我國市場主體(ti) 總量實現曆史性突破。截至2022年8月底,登記在冊(ce) 市場主體(ti) 達1.63億(yi) 戶,相比2012年底的5500萬(wan) 戶,淨增超1億(yi) 戶,年平均增幅12%。其中,企業(ye) 從(cong) 1300多萬(wan) 戶增加至5100多萬(wan) 戶,接近美國和歐盟企業(ye) 數量之和。千人企業(ye) 數由11.4戶提升至36.1戶。個(ge) 體(ti) 工商戶從(cong) 4060萬(wan) 戶增加至1.09億(yi) 戶,邁上曆史新台階。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由原來的不足70萬(wan) 戶增長至222.5萬(wan) 戶,增長了2倍多。

  截至2022年8月底,我國民營企業(ye) 從(cong) 2012年底的1000多萬(wan) 戶增長到4700多萬(wan) 戶,翻了兩(liang) 番多,民營企業(ye) 占比由不足8成提高到9成多。不僅(jin) 數量增加,民營企業(ye) 的整體(ti) 實力也大為(wei) 增強,不斷有民營企業(ye) 進入世界500強。我國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實施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麵清單製度。十年來,不管國際風雲(yun) 如何變幻,我國依然是吸引國際投資的熱土,外商投資企業(ye) 從(cong) 44.1萬(wan) 戶增長到66.8萬(wan) 戶,增幅超過50%,為(wei) 構建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多種所有製市場主體(ti) 的共同發展,充分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經濟製度的優(you) 勢和活力。

  伴隨市場主體(ti) 總量的持續增長,結構和質量的同步優(you) 化升級,成為(wei) 我國市場主體(ti) 發展的顯著趨勢之一。截至2022年8月底,全國第一、二、三次產(chan) 業(ye) 市場主體(ti) 數量比為(wei) 5∶10∶85,第一、二、三次產(chan) 業(ye) 企業(ye) 數量比為(wei) 3∶20∶77,第三產(chan) 業(ye) 占據主導地位。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登記在冊(ce) “四新經濟”企業(ye) 達2300多萬(wan) 戶,占全部企業(ye) 的46.4%,“四新經濟”年新設企業(ye) 也由2012年的74萬(wan) 戶持續增長至2021年的384萬(wan) 戶,不斷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zheng) 力提升積蓄新的動能。

  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產(chan) 生巨大衝(chong) 擊,我國市場主體(ti) 麵臨(lin) 前所未有的壓力。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環境,黨(dang) 中央、國務院把“六穩”“六保”作為(wei) 宏觀經濟的政策取向,緊密聯係微觀主體(ti) ,在稅收、金融、就業(ye) 、社保等方麵出台一攬子幫扶措施,千方百計為(wei) 市場主體(ti) 紓困解難,保市場主體(ti) 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以來,我國市場主體(ti) 繼續保持增長,淨增3700多萬(wan) 戶,占到過去十年淨增總量的35%,經濟展現更大韌性。

  市場監管總局介紹,市場主體(ti) 持續發展壯大的背後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深化過程中我國商事製度的根本性變革。作為(wei) 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先手棋,2014年3月商事製度改革全麵實施。注冊(ce) 資本實繳製改為(wei) 認繳製、簡化住所登記、名稱自主申報等一係列改革舉(ju) 措有效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先照後證”“多證合一”“證照分離”、全程電子化、注銷便利化等改革大幅削減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有序精簡涉企證照、有力壓減登記環節,極大提升了注冊(ce) 的便利化程度。我國企業(ye) 平均開辦時間由改革前的1個(ge) 多月壓縮至4個(ge) 工作日以內(nei) ,注銷平均時長由100天降至60天,簡易注銷則僅(jin) 需20天左右。改革以來,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從(cong) 第96位躍升至最新的第31位。開辦企業(ye) 便利度排名從(cong) 150位之後大幅躍升至第27位。我國成為(wei) 全球營商環境改善最大的經濟體(ti) 之一。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各類市場主體(ti) 的持續穩定增長夯實了經濟發展的微觀基礎,推動了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形成,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積蓄了重要的戰略資源。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