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貿易強國,拓展外貿發展空間(評論員觀察)
7月30日閉幕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hui) ,共有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的2800餘(yu) 個(ge) 品牌參展,進場觀眾(zhong) 超28萬(wan) 人次。9月5日閉幕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hui) 共達成各類成果1339個(ge) ,百餘(yu) 項新產(chan) 品、新技術首發首秀。在百年變局疊加世紀疫情、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我國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引領創新的重要平台,為(wei) 促進全球貿易發展、推動世界經濟複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貿易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我國成為(wei) 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但與(yu) 一些國家相比,我國外貿在產(chan) 業(ye) 基礎、創新能力、市場主體(ti) 、國際經貿規則製定能力等方麵還有差距,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著眼推動形成全麵開放新格局,作出“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ye) 態新模式,推進貿易強國建設”的重要指示。建設貿易強國,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以及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的必然舉(ju) 措,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的重要內(nei) 容和迫切要求。隻有實現從(cong) 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不斷提升外貿質量效益,才能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錨定貿易強國建設目標,我國加快推進外貿轉動力、調結構。2021年,我國貨物貿易總額達到6.05萬(wan) 億(yi) 美元,服務貿易突破8000億(yi) 美元,較2012年分別增長56%和70%;2017年以來,我國已經連續5年保持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在過去5年增長近10倍……十年砥礪前行,出口產(chan) 品的質量檔次和附加值不斷提高、進口規模不斷擴大、貿易夥(huo) 伴多元發展、外貿企業(ye) 數量快速增加、外貿發展新動能不斷激發,既有量的穩步增加,又有質的顯著提升,更有結構的不斷優(you) 化,見證我國不斷向貿易強國邁進。
今天的中國,不僅(jin) 是“世界工廠”,也成為(wei) “世界市場”,為(wei) 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中國市場發展機遇。當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麵沒有變,外貿發展韌性足、利用外資“磁力”強的綜合競爭(zheng) 優(you) 勢沒有變。特別是在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發展麵臨(lin) 三重壓力背景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9.4%,交出了一份亮麗(li) 成績單。事實證明,隻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挖掘外貿增長潛力,促進內(nei) 需和外需、進口和出口、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協調發展,就一定能夠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為(wei) 推動國際貿易增長、世界經濟複蘇作出積極貢獻。
貿易是連接各國利益的紐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我們(men) 要有‘向外看’的胸懷,維護多邊貿易體(ti) 製,推動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當然,我們(men) 也要著力解決(jue) 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分配差距等問題,建設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從(cong) 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各方全麵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到支持以世界貿易組織為(wei) 核心的多邊貿易體(ti) 製,維護全球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中國堅持以開放求發展,主張共建開放合作的世界經濟,努力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中國向著貿易強國不斷邁進,努力做大合作蛋糕,推動全球價(jia) 值鏈、供應鏈更加完善,本身就是對全球發展的一個(ge) 重大貢獻。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中國將堅定不移全麵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為(wei) 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向著貿易強國的目標穩步前行,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