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逐夢蒼穹 未來可期③】“中國紅”閃耀浩瀚太空,“飛天夢”築就幸福家園

發布時間:2022-10-13 11:53:00來源: 荊楚網

  10月9日,由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zhuan) 項研製的新一顆空間科學衛星——先進天基太陽天文台“誇父一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振奮人心的消息、舉(ju) 世矚目的成就,刷新了中國“航天夢”“飛天夢”新高度、新紀錄,標誌著中國航空航天事業(ye) 進入了新的曆史發展階段,揮毫出中國探索宇宙、逐夢太空新篇章。

  昔日“誇父逐日”釀佳話,今朝千年宏願夢成真。“誇父一號”的成功發射,是我國繼“悟空”“墨子號”“慧眼”等太陽探測衛星叩問蒼穹之後的又一次跨越式突破,這背後離不開無數航天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探索、辛勤付出,也生動詮釋了中國航天人自主創新、敢於(yu) 超越、勇攀高峰的進取意識,更彰顯出14億(yi) 中華兒(er) 女團結一心,奮力實現我國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堅定信念。換言之,“中國紅”再度閃耀浩瀚太空,開啟了中國綜合性太陽觀測的新時代,這是中國智慧昂首闊步、中國創新熠熠生輝、中國成功燭照寰宇的鏗鏘步履,也是偉(wei) 大載人航天精神璀璨星辰大海的外廓延伸。

  “誇父逐日”是如此,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e) 亦是如此。自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三十年間,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青春和汗水、智慧與(yu) 堅守的執著拚搏下,“利箭”刺破九天雲(yun) 霄,“天舟”滿載星河而往,“神舟”托舉(ju) 英雄歸來,“嫦娥”奔向天上宮闕,“天眼”凝望浩瀚蒼穹,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e) 每一步都走得異常艱辛,但都鼓舞人心、昂揚鬥誌。三十年間,從(cong) 停留在圖紙上的偉(wei) 大構想“曙光一號”,到“東(dong) 方紅”響徹太空、“北鬥聯網”“祝融探火”驚歎全球,再到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即將完成,每一個(ge) 佳話故事、每一項舉(ju) 世壯舉(ju) ,刷新了中國航天科技新高度,實現了我國載人航天事業(ye)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也有力推動著我國從(cong) 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跨越邁進。

  在慶祝首個(ge) “中國航天日”之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深刻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ye) ,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men) 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誠然,中國夢,說到底還是廣大人民群眾(zhong) 追求美好生活、築就幸福家園的“飛天夢”“強國夢”“民族夢”。回首這三十年,我們(men) 欣喜於(yu) 看到: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力奮鬥,“天問”“天和”“嫦娥”“誇父”等自主創新成果噴湧而出,國家創新能力綜合排名躍升至世界第11位,映照出追求科技自立自強的中國決(jue) 心、中國擔當、中國實力;迄今超過2000項航天科學技術服務國計民生,“天宮課堂”“趣味實驗”參與(yu) 廣泛、討論熱烈,“中國紅”布滿太空足跡,億(yi) 萬(wan) 百姓自豪感、幸福感、成就感不斷攀升,民族自信、使命光榮意識澎湃迸發。

  “一夢一諾一堅守,且吟且行且乘風”。中國載人航天事業(ye) 的發展能取得今天如此輝煌成就,實屬不易,我們(men) 每一個(ge) 中華兒(er) 女都倍感榮幸、引以為(wei) 傲。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世界科技日新月異,建設航天強國、圓夢千年夙願,仍需更多“後來者”接力這一抹“中國紅”,馳而不息、久久為(wei) 功。不久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通知,在全國範圍內(nei) 啟動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廣大心向浩瀚宇宙、矢誌投身報國的有誌青年當以此為(wei) 契機,聞令而動、勇當先鋒,以拚搏之姿、篤定之行攜手同心、厚積薄發,在奮力奔跑和接續奮鬥中成就夢想,讓青春色彩在逐夢蒼穹、探索宇宙的新征途上更加斑斕絢麗(li) 。

  星空燦爛無比,探索永無止境。走過非凡三十載風雨歲月,任憑宇宙浩瀚無垠、鬥轉星移,中國航天人始終賡續曆史精神、傳(chuan) 承民族血脈,用奮鬥書(shu) 寫(xie) 青春、用汗水凝聚征程,下一個(ge) 三十年必定碩果芬芳、葳蕤生香,這是中國航天造福世界人民、構築幸福家園的時代號角,也是助力中華民族實現“航天夢”“中國夢”的嘹亮音符。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