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麵推進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
秋色宜人,河南省安陽市滑縣河西村玉米地裏,收割機、拉糧車來回奔忙,村民杜印石喜上眉梢,“這些年可是趕上了好時候,好政策一個(ge) 接一個(ge) ,種糧越來越有奔頭。”
笑聲爽朗,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界牌村文化廣場上,村民閆書(shu) 蘭(lan) 和夥(huo) 伴們(men) 開心地跳起廣場舞,“家門口上班,掙錢顧家兩(liang) 不誤,老人看病、孩子上學都方便,生活真的很安逸。”
田疇沃野盡豐(feng) 景,鄉(xiang) 村氣象新,農(nong) 民日子美,一個(ge) 個(ge) 田間村裏的小故事,匯聚成鄉(xiang) 村振興(xing) 這篇大文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從(cong)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看,民族要複興(xing) ,鄉(xiang) 村必振興(xing) ”“舉(ju)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之力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鄉(xia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持把解決(jue) 好“三農(nong) ”問題作為(wei) 全黨(dang) 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贏脫貧攻堅戰,啟動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動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黨(dang) 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並寫(xie) 入黨(dang) 章。我國舉(ju) 全黨(dang) 全社會(hui) 之力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闊步前行。
10年來,我國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上了大台階,糧食產(chan) 量站穩1.3萬(wan) 億(yi) 斤新台階;曆史性解決(jue) 絕對貧困問題,脫貧攻堅成果得到鞏固拓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實現良好開局;鄉(xiang) 村發展、鄉(xiang) 村建設、鄉(xiang) 村治理全麵推進,廣袤鄉(xiang) 村處處呈現山鄉(xiang) 巨變、山河錦繡的時代畫卷。
——生產(chan) 綠起來,質量提起來,農(nong) 業(ye) 成為(wei) 越來越有奔頭的產(chan) 業(ye) 。
“我們(men) 成立合作社,發展‘稻田養(yang) 蟹’‘鴨稻共生’綠色生產(chan) ,生態大米通過電商銷往全國,每公斤賣到15元。”吉林省和龍市東(dong) 城鎮光東(dong) 村村支書(shu) 玄傑說,依托有機大米、民俗風情等特色優(you) 勢資源,村裏成為(wei) 熱門打卡地,年均接待遊客30萬(wan) 人次。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吉林持續打造“吉林大米”品牌,促進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中高端大米年產(chan) 量由11億(yi) 斤增長到20億(yi) 斤以上,全省水稻加工業(ye) 產(chan) 值由140億(yi) 元增加到260億(yi) 元。
“吉林大米”是個(ge) 縮影。進入新時代,各地區各部門深入推進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我國糧食和重要農(nong) 產(chan) 品供給穩定,品種更加豐(feng) 富,品質持續提升,很好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從(cong) “有沒有”到“好不好”的需求升級。
10年來,我國從(cong) 農(nong) 業(ye) 大國向農(nong) 業(ye) 強國大步邁進,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全環節升級、全價(jia) 值提升、全產(chan) 業(ye) 融合,現代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10年來,我國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營業(ye) 收入近25萬(wan) 億(yi) 元。
——基礎設施強起來,公共服務優(you) 起來,美麗(li) 鄉(xiang) 村成了農(nong) 民安居樂(le) 業(ye) 的幸福家園。
沿著山東(dong) 省東(dong) 營市龍居鎮興(xing) 龍路西行,一個(ge) 個(ge) 美麗(li) 鄉(xiang) 村在萬(wan) 畝(mu) 生態林裏次第顯現,仿佛一幅水墨畫。“硬化道路組組通,改水改廁環境美,日子越過越紅火。”談起現在的鄉(xiang) 村生活,朱家村村民朱祖兵滿臉笑容。龍居鎮黨(dang) 委書(shu) 記隋海偉(wei) 介紹,鎮裏實施鄉(xiang) 村建設行動,各村整治提升人居環境,黨(dang) 群服務中心裏文化廣場、愛心食堂、兒(er) 童之家等一應俱全,大事小情鄉(xiang) 親(qin) 們(men) 家門口就能辦理。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聚焦群眾(zhong) 的急難愁盼問題,加快補齊農(nong) 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短板,鄉(xiang) 村麵貌煥然一新。全國95%以上的村莊開展了清潔行動,基本實現幹淨整潔有序。全國有條件的建製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通郵路。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農(nong) 村互聯網普及率較10年前提升了33.9個(ge) 百分點。農(nong) 村民生事業(ye) 不斷取得新進展,鄉(xiang) 親(qin) 們(men) 看病、上學、辦事都更加方便。鄉(xiang) 村宜居又宜業(ye) ,吸引各類要素不斷聚集,全國返鄉(xiang) 入鄉(xiang) 創業(ye) 創新人員達1120萬(wan) 人。
——口袋鼓,腦袋富,農(nong) 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區長塘鎮陳家村的精品油茶園裏,鄉(xiang) 親(qin) 們(men) 正忙著采摘油茶果。“高品質茶油每斤賣到了200元,今年油茶園畝(mu) 均產(chan) 值能超過1萬(wan) 元。”油茶園負責人晏滿飲喜滋滋地說。家門口的油茶園,為(wei) 附近村民提供了就業(ye) 增收的機會(hui) 。“管護、采摘,一年下來打工能掙個(ge) 萬(wan) 把塊錢。”陳家村脫貧戶晏明開說。
希望的田野上,一個(ge) 個(ge) 農(nong) 特產(chan) 品做成富民產(chan) 業(ye) ,帶動鄉(xiang) 親(qin) 們(men) 就業(ye) 創業(ye) 、持續增收,全國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7917元增加到2021年的18931元,翻了一番多,農(nong) 民生活水平上了一個(ge) 大台階。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xing) 為(wei) 鄉(xiang) 村發展注入新活力。
貴州省修文縣龍場街道沙溪村村民吳光華家屋外,“星級文明戶”標識格外顯眼,“我家現在有9顆星,下一步我要把公益奉獻星也拿到。”吳光華笑著說。修文縣大力評選“星級文明戶”,“小評比”促進鄉(xiang) 風文明“大提升”,現在鄉(xiang) 親(qin) 們(men) 比衛生、講文明,爭(zheng) 相為(wei) 鄉(xiang) 村發展出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深入推進農(nong) 村精神文明建設,紮實推進移風易俗,全國所有行政村都有了農(nong) 家書(shu) 屋、電子閱覽室和文化活動室,廣大農(nong) 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feng) 富。各地通過先進評比、文明積分等方式弘揚時代新風,鄉(xiang) 風文明不斷煥發新氣象。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關(guan) 鍵在人、關(guan) 鍵在幹。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億(yi) 萬(wan) 農(nong) 民以更大的決(jue) 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ju) 措,在廣袤田野繪就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壯美畫卷,以實際行動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