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人的故事|二十大代表潘從明:變廢為寶!他是從廢棄礦渣裏提煉貴金屬的“創新達人”

發布時間:2022-10-13 16:00: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編者按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黨(dang) 章規定和黨(dang) 中央統一部署,全國38個(ge) 選舉(ju) 單位選舉(ju) 產(chan) 生了2296名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是共產(chan) 黨(dang) 員中的優(you) 秀分子,具有先進性和廣泛代表性,是經各級黨(dang) 組織逐級遴選產(chan) 生,肩負著9600多萬(wan) 名黨(dang) 員、490多萬(wan) 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的重托,凝聚著全黨(dang) 的意誌,承載著人民的期望,將光榮地出席黨(dang) 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hui) 。他們(men) 中很多是來自生產(chan) 和工作第一線、在各行各業(ye) 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範黨(dang) 員。本欄目重點介紹生產(chan) 和工作第一線黨(dang) 員代表的先進模範事跡,以學習(xi) 和弘揚他們(men) 的優(you) 秀品質和精神風範。

  在金川集團,潘從(cong) 明是出了名的“拚命三郎”,也是成就卓著的“創新達人”。

  參加工作26年來,潘從(cong) 明紮根貴金屬生產(chan) 一線,致力於(yu) 各類一、二次資源物料中貴金屬清潔、高效提取技術及裝備的研發與(yu) 應用。他多次主持並參與(yu) 國家級重大科技攻關(guan) 項目,完成各類創新項目218項,擁有國家授權專(zhuan) 利34項,為(wei) 推動貴金屬綠色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貴金屬是精密電子、航空發動機、燃料電池等國家戰略高科技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鍵基礎材料。我國貴金屬資源儲(chu) 量僅(jin) 占全球的0.39%,90%的貴金屬需要從(cong) 廢棄礦渣裏提煉。

  “貴金屬的提煉需要精湛的技藝,經過800多個(ge) 化學方程式,可其中七成以上無法在課本中找到。”憑借堅持不懈地學習(xi) 和鑽研,潘從(cong) 明圍繞這800多個(ge) 方程式,不斷推出多套新工藝、新裝備。

  鎳陽極泥是提取鉑鈀銠銥的主要原料之一,但鎳陽極泥中鉑鈀銠銥的清潔高效回收,一直是困擾貴金屬冶煉高質量發展的難題。

  在攻克這個(ge) 難題的4年多時間裏,潘從(cong) 明曾多次日夜守在實驗室,無暇顧及正備戰高考的女兒(er) ,將患重病的父母托付給妻子,全身心投入“鎳陽極泥中鉑鈀銠銥綠色高效提取技術”的研發。

  潘從(cong) 明累計開展了2000多次試驗研究,終於(yu) 完成整套工藝研發並實現工業(ye) 化應用,解決(jue) 了沿用38年的傳(chuan) 統工藝存在的原料適應性差、資源利用率低、清潔性差等問題。2018年,經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e) 協會(hui) 組織專(zhuan) 家鑒定,該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創新是提升效益的最佳驅動力,而專(zhuan) 注、堅持是創新的動力之源。”這些年來,潘從(cong) 明帶領團隊衝(chong) 破傳(chuan) 統工藝束縛,突破性地提出以“高效分離”“深度除雜”“快速提取”等為(wei) 關(guan) 鍵詞的一係列新工藝,使鉑族金屬生產(chan) 線年產(chan) 能由400公斤提升至4500公斤以上。

  針對貴、賤金屬等幾十種雜質元素共存的銠銥物料,潘從(cong) 明經過上千次試驗探索,最終開發出一套回收率指標高、加工成本低、生產(chan) 周期短、環保性能好的複雜銠銥物料分離精煉全新工藝,解決(jue) 了多年來困擾同行專(zhuan) 家的世界性難題。這項成果是我國銠銥資源高效綜合利用的一個(ge) 重要裏程碑。

  在金川集團公司銅業(ye) 有限公司貴金屬冶煉分廠,99.99%是貴金屬產(chan) 品的出廠標準,提純1克貴金屬,需要用60多種化學試劑,在至少5噸的鎳礦廢渣反複萃取,直至剩餘(yu) 萬(wan) 分之一的雜質。而每一次從(cong) 廢渣變成液體(ti) 、又從(cong) 液體(ti) 變成貴金屬都要經過20多道工序,有200多個(ge) 技術控製指標,這對技術和工序有著嚴(yan) 苛的要求。

  潘從(cong) 明從(cong) 生產(chan) 組織、工藝改進和人員管理等多方麵入手,將質量管理拓展到生產(chan) 流程的各個(ge) 環節,經他發現並完善細化的質量控製條件達280餘(yu) 項,組織攻關(guan) 質量管理、質量控製類課題近18項。他還總結出“辨色”的方法,通過每過濾一次後的顏色變化,來判別還有哪些雜質。這個(ge) 絕活顛覆了過去的提煉經驗,為(wei) 貴金屬提純開創了新篇章,使金川貴金屬產(chan) 品創造了連續35年保持99.99%純度的質量奇跡,生產(chan) 的金、鉑、鈀主產(chan) 品被授予“甘肅省名牌產(chan) 品”稱號。

  國內(nei) 大量汽車、電子產(chan) 品、石油催化劑等麵臨(lin) 報廢高峰期,各類二次資源中的貴金屬就是一座移動的“城市礦山”,成了國內(nei) 外同行關(guan) 注的焦點。“我們(men) 的資源絕對不能讓別人拿去。”潘從(cong) 明和團隊成員重新出發,著手研發各類二次資源綜合回收技術。2020年,他們(men) 新建的一、二次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再次將鉑族金屬年產(chan) 量提升到7000公斤以上,為(wei) 保障國家貴金屬資源供給作出了貢獻。

  一點一滴的積累、一步一步的創新,潘從(cong) 明科研創新碩果累累。如今,這個(ge) 從(cong) 車間裏成長起來的創新達人有了很多耀眼的“頭銜”——國家級技能大師、貴金屬冶煉特級技師、有色冶金正高級工程師、甘肅省技術技能領域拔尖領軍(jun) 人才、金川集團銅業(ye) 有限公司貴金屬冶煉分廠提純工序工序長、西北地區首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一線產(chan) 業(ye) 工人。

  記者:馬富春

  統籌:劉世昕 楊月 安俐

  製圖:韓伊博(實習(xi) )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