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九九重陽:孝道文化古今談

發布時間:2022-10-24 14:08:00來源: 人民網、新華網、光明日報、央視百家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重陽時節,秋葉滿園,菊酒散香,宜佩萸歸鄉(xiang) ,孝親(qin) 敬老。

  在兩(liang) 千多年的綿延演變中,重陽節被賦予了多元的主題和文化內(nei) 涵、注入了深沉的情感寄托,承載著中華兒(er) 女亙(gen) 古不變的家國情懷。其中一個(ge) 特別重要的主題在現代文化中被發揚光大,那就是“敬老”。

  “九”和“久”是諧音,有長壽之意。九九重陽就有長長久久、長壽尊貴的隱喻在裏麵,重陽節因此被賦予了祈祝老人長壽安康的節日寓意。中國的傳(chuan) 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chuan) 統的敬老節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nong) 曆九月初九為(wei) 老年節”。這既是對傳(chuan) 統孝文化的承續,又賦予重陽節關(guan) 愛老人的新內(nei) 涵。

  “孝文化”的起始

  孝道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滲透到了幾千年來中國社會(hui) 生活的方方麵麵。在某種意義(yi) 上,中國文化可謂“孝的文化”。孝在中國文化中的作用之大、地位之高,以至於(yu) 如果談中國文化而忽視孝,即非於(yu) 中國文化真有所知。

  “孝”的觀念,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中國的傳(chuan) 說中,舜由一個(ge) 平民成為(wei) 帝王就是純由他的孝心所致。4000多年前,一位種地的普通農(nong) 夫,其生母早逝,後媽性情粗暴、凶狠,同父異母的弟弟蠻橫、無理,但這位農(nong) 夫始終如一,不怨天尤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加倍關(guan) 心、照顧。他身上表現出的超常孝心,感動上天。他在山下種田時有大象幫助耕地,有小鳥幫忙除草。這位農(nong) 夫就是“舜”,他的孝行被列入中國古代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動天”。當時的堯帝聽說舜的孝行,將自己的兩(liang) 個(ge) 女兒(er) 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為(wei) 妻,並把帝位也“禪讓”給他。

  曆史上的孝順人物

  接下來,我們(men) 再來一同看看曆史人物的孝順故事~

  漢文帝劉恒

  劉恒的母親(qin) 薄氏是一位猶如孟母的賢德之人,教子有方,劉恒的學識修養(yang) 大多受其母的影響。劉恒登基為(wei) 帝後,薄氏臥病三年,劉恒不顧自己帝王的身份,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親(qin) 自侍奉母親(qin) 。母親(qin) 所服的湯藥,他總要親(qin) 口嚐過後,冷熱相宜才放心讓母親(qin) 服用。作為(wei) 一個(ge) 皇帝,按說他隻要發一道聖旨,不知有多少太監、宮女前來伺候,但他不,唯有如此,才顯示出他孝的真心。俗語說:“忠臣孝子人人敬,佞黨(dang) 奸賊留罵名”。劉恒的做法得到了眾(zhong) 多臣子由衷的擁戴,輔佐他開創了“文景之治”的大好局麵。後有詩頌曰︰

  仁孝聞天下,

  巍巍冠百王。

  母後三載病,

  湯藥必先嚐。

  曾子

  “父母在,不遠遊。”曾子是孔子道業(ye) 的傳(chuan) 承者,他自己也是一個(ge) 非常孝順的人。

  一次,曾子和父親(qin) 在瓜田除草,他一不小心卻把瓜苗給鋤掉了。父親(qin) 很生氣,覺得他做事不專(zhuan) 心,盛怒之下,就舉(ju) 起鋤頭打了曾子,沒想到一下子就把他打昏了。曾父在盛怒之下把兒(er) 子給打昏了,他也很後悔、很不安。曾子醒來之後,為(wei) 了讓父親(qin) 安心,就特意“援琴而歌”。他開始彈琴,表示身體(ti) 沒事,讓父親(qin) 不用擔心。

  後來,這件事傳(chuan) 到孔夫子那裏,夫子聽了非常生氣,並對身邊的弟子說:“你們(men) 去對曾子說,他以後不是我的學生了,以後不要再見我了。”曾子很老實,即使孔子這樣地對他生氣,甚至都不願意要他了,他仍然恭恭敬敬地來向老師請教。他說:“老師,我對父親(qin) 如此恭敬,為(wei) 什麽(me) 您還對我不滿意,還說不要我這個(ge) 學生了呢?”這時孔子就說:“如果你的父親(qin) 在盛怒之下一下子把你給打死了,你就會(hui) 陷你的父親(qin) 於(yu) 不義(yi) 。大家都會(hui) 責怪他,說他把自己的兒(er) 子都給打死了。你這樣做就會(hui) 陷父母於(yu) 不義(yi) 之中,這不是真正的孝道。”曾子緊接著問:“那我應該怎麽(me) 做呢?”孔夫子教他說:“大杖則走,小杖則受。”如果你的父親(qin) 是拿著像鋤頭這樣很厲害的東(dong) 西打你,你就趕緊跑,不要在那兒(er) 一直承受。如果拿的是像小柳條這些不是很重的東(dong) 西打你,那你就可以接受。

  曾子明白了,原來孝敬父母並不是要一味地順從(cong) ,還要懂得變通,否則就會(hui) 陷父母於(yu) 不義(yi) 之中。

  花木蘭(lan)

  “唧唧複唧唧,木蘭(lan) 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

  木蘭(lan) 從(cong) 小練習(xi) 騎馬,長大後更加精通於(yu) 騎術,正逢可汗征兵,她的父親(qin) 的名字也在名冊(ce) 上,和同村的許多年輕人都在此次出征中。然而她的父親(qin) 年老多病、不能行軍(jun) ,木蘭(lan) 便換上男裝,買(mai) 了駿馬和馬鞍,替父親(qin) 出征。

  “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據國家衛健委,預計2035年我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hui) 。如何讓老人安度晚年,除家庭之外,政府和社會(hui) 也需要共同努力,醫療改革、有病可醫、營造關(guan) 愛老人的社會(hui) 氛圍。

  尊老敬老還要對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給予特別的關(guan) 注。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到異地甚至異國求學或工作,闔家團聚的機會(hui) 越來越少,空巢老人的孤獨已成為(wei) 顯著的社會(hui) 問題。對於(yu) 不少老人而言,最盼望的是子女能夠“常回家看看”。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在重陽節之際,讓我們(men) 傳(chuan) 承發揚尊老敬老的傳(chuan) 統美德,讓孝文化深入人心,讓天下老人安享幸福祥和的晚年。

  

  作者:羅新雨

  編 輯:單路

  資料來源:人民網、新華網、光明日報、央視百家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