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藝術的想象(中文+藝術)》係列視頻為國際中文教育提供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2-10-25 09:4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與(yu) 中央美術學院聯合出品的《藝術的想象(中文+藝術)》係列視頻24日正式在海內(nei) 外社交媒體(ti) 平台發布,旨在通過“語言學習(xi) 和藝術教育”相融合的方式激發各國民眾(zhong) 學習(xi) 中文的興(xing) 趣。

  《藝術的想象(中文+藝術)》係列視頻從(cong) 中華傳(chuan) 統美學精神和當代文化思考結合處入手,以“中文+藝術”為(wei) 核心理念,視頻選取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家鄔建安、康蕾、盧征遠、張凡的藝術作品,以“藝術篇:《藝術的想象》”與(yu) “語言篇:《跟著藝術家學中文》”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充分解讀,向觀眾(zhong) 介紹藝術家“一人一品”的創作思考,展現藝術與(yu) 中文之美。

  24日發布的視頻為(wei) 第一集,聚焦藝術家鄔建安的作品《九重天》,視頻內(nei) 容基於(yu) 中國傳(chuan) 統宇宙觀念——九層天界,作品以手工鏤刻牛皮為(wei) 工藝手段,整體(ti) 表達出一種特殊的哲學觀念,即宇宙並非簡單的食物鏈關(guan) 係,它的規則在不斷發生變化。

  其它三集視頻將於(yu) 近期發布,陸續向觀眾(zhong) 介紹其他三位藝術家的作品和故事。

  康蕾的《小徑分岔的花園》作品名稱取自阿根廷文學家博爾赫斯的同名小說,創作源於(yu) 康蕾對時間概念的思考,畫的是她在世界各地不同時間、空間看到的景物,記錄不同時間的經曆和感受。作品中大開大合的結構同時體(ti) 現了藝術家對於(yu) 中國傳(chuan) 統繪畫的喜好與(yu) 研究,藝術家的時間觀念與(yu) 文學家產(chan) 生了共鳴。

  盧征遠的作品《固體(ti) 的液體(ti) 》,以中國五大名器之首——琉璃為(wei) 介質,輔以雕塑技法,作品以上百個(ge) 懸浮在空中的麵具的形式呈現,像一個(ge) 劇場,吸引觀眾(zhong) 走進來完整藝術作品,展現出當代中國藝術家的文化思考與(yu) 工匠精神。

  張凡的作品《天心》選用福建壽山石為(wei) 材料,輔以藝術家通過對中國傳(chuan) 統細金絲(si) 編織工藝的創造性轉換製作而成的金絲(si) ,兩(liang) 者纏繞、連綴、包裹,形成纏金流光的效果。玉石與(yu) 黃金作為(wei) 大自然的饋贈,具有自然屬性,與(yu) 人產(chan) 生互補並被賦予意義(yi) ,整件作品體(ti) 現出藝術家對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新性發展和“天人合一”的美學意味。

  此番《跟著藝術家學中文》和《藝術的想象》姊妹篇,是項目團隊積極探索的一種新型語言學習(xi) 模式。從(cong) 四位藝術家作品的靈感來源、創作理念、表達形式的展現過程中,國際中文教育專(zhuan) 家提取關(guan) 鍵詞語與(yu) 句型,國際中文教師負責對語言點進行講解。視頻內(nei) 容與(yu) 傳(chuan) 統文化在理念上一脈相承,展現了主創團隊在語言傳(chuan) 播、交流、學習(xi) 上積極尋求內(nei) 容創新和形式突破的實踐,使得語言學習(xi) 者和藝術愛好者輕鬆感受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